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97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该结构包括:锚索成孔套管、锚索、注浆管、锚索定位托架、锚具;其中,锚索成孔套管设置于土层中锚索孔内且外壁抵接在土层上,用以临时支撑土层以保证锚索孔的直线性;锚索、注浆管和锚索定位支架设置在锚索成孔套管内,并且,锚索的尾部伸出冠梁并连接在锚具上锁定;若干个锚索定位托架在锚索成孔套管内沿锚索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用以固定锚索以防止锚索在土层中下沉或者下挠;注浆管进行锚索的注浆,用以固定锚索在土层中的位置,锚具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和复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制锚索的变形并减少预应力损失,且施工速度快且操作方便,锚索变形小,基坑边坡变形及安全有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桩+搅拌桩止水帷幕+预应力锚索的基坑支护型式是比较经济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由于河流及沿海冲积区有深厚的软土层,锚索总长度较长,锚固段及自由段位于软弱土层,在锚索施工成孔、下锚索、注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锚索的变形值及伸长值都会偏大,同时由于土层软弱、土体变形及应力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锚索预应力损失的情况。因此,沿海软土地区桩锚支护型式的深基坑容易出现基坑变形偏大,从而造成重大基坑安全隐患,影响基坑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河流及沿海冲积区有深厚的软土层导致锚索的变形值及伸长值偏大且锚索预应力损失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该结构包括:锚索成孔套管、锚索、注浆管、锚索定位托架、锚具;其中,所述锚索成孔套管设置于土层中锚索孔内且外壁抵接在所述土层上,用以临时支撑所述土层以保证锚索孔的直线性;所述锚索、所述注浆管和所述锚索定位托架设置在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并且,所述锚索的尾部伸出冠梁并锁定在锚具上,所述锚具用以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和复拉以达到预设要求;若干个所述锚索定位托架在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沿所述锚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并排设置,并且,所述锚索定位托架的轴向设置有若干缺口,用以固定所述锚索以防止锚索在土层中下沉或者下挠;所述锚索定位托架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定位孔,用以固定所述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用以进行所述锚索的注浆以固定所述锚索在土层中的位置。进一步地,上述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所述土层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护止水结构,用以对所述土层进行支护和止水。进一步地,上述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所述冠梁设置在所述支护止水结构的上方,并且,所述冠梁的侧壁抵压在所述土层上,用以固定所述锚具。进一步地,上述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所述冠梁和所述锚具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垫板。进一步地,上述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所述锚索的尾部自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伸出并依次穿设于所述冠梁和所述垫板。进一步地,上述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所述锚索为多根钢绞线组成的线束。本技术提供的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通过在锚索孔内设置锚索成孔套管,以对锚索孔的内壁上的土层进行临时支撑以保证锚索孔的直线性,保障成孔质量,减少对软土层的扰动破坏,避免塌孔;同时锚索成孔套管刚度大,可以减少成孔过程的因钻头钻杆自重造成的锚索孔线性弧度,避免对软土层的扰动破坏,进而避免在成孔、下锚索、注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锚索的变形值及伸长值的变大,且可避免锚索的预应力的损失;采用锚具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和复拉以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锚索上设置有锚索定位托架,以固定支撑锚索和注浆管,以防止锚索在土层中下沉或者下挠;采用注浆管进行所述锚索的注浆,用以固定锚索在土层中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控制锚索的变形并减少预应力损失,且施工速度快且操作方便,标准化构件快速安装;同时,锚索变形小,基坑边坡变形及安全有保证。进一步地,通过注浆管将水泥浆液注入锚索孔内,水泥浆液应将锚索的锚固段和自由段全部充分注满,并在注浆过程中结合注浆情况缓慢抽出锚索成孔套管,并且,在注浆过程中,为避免因锚索孔塌孔和锚索束下陷造成的锚索束下挠,临时固定锚索束,以减小锚索的变形和基坑边坡变形,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尤其是,通过土层侧壁设置的支护止水结构和冠梁,以承受水平挤靠力和竖向剪力避免土层产生坍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控制锚索的变形并减少预应力损失,且通过该结构施工速度快且操作方便,标准化构件快速安装;同时,锚索变形小,基坑边坡变形及安全有保证。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结构包括:锚索成孔套管1、锚索2、注浆管3、锚索定位托架4、垫板5、锚具6、支护止水结构7和冠梁8;其中,锚索成孔套管1设置于土层中锚索孔内且外壁抵接在土层上,用以支撑土层。具体地,锚索成孔套管1设置在锚索孔内,以对锚索孔的内壁上的土层进行支撑以保证锚索孔的直线性,进而保障成孔质量,减少对软土层的扰动破坏,避免塌孔;同时锚索成孔套管1刚度大,可以减少成孔过程的因钻头钻杆自重造成的锚索孔线性弧度。其中,锚索成孔套管1可以为钢套管,以保证其刚度,尤其是对于河流及沿海冲积区有深厚的软土层而言,可进一步确保成孔质量,避免对软土层的扰动破坏,进而避免在成孔、下锚索、注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锚索2的变形值及伸长值的变大,且可避免锚索2的预应力的损失。锚索2、注浆管3和锚索定位托架4均设置在锚索成孔套管1内,并且,锚索2的尾部伸出冠梁8并锁定锚具6上,锚具6用以进行锚索2的张拉锁定和复拉以达到预设要求。具体地,锚索20从尾部至前端依次分为张拉段、自由段以及锚固段。自由段以及锚固段埋设于锚索成孔套管1即锚索孔的内部。锚索2为多根钢绞线组成的线束。在自由段的区间内每根钢绞线的侧面可以包裹有管软。软管的设置使得自由段22区间的钢绞线不会被锚索成孔套管1固定,这样在对锚索2进行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自由段区间的钢绞线可以在软管内进行拉伸。自由段区间的钢绞线之间可以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优选地,钢绞线可呈圆形均匀排布。锚索2的尾部自锚索成孔套管1内伸出并依次穿过冠梁8和垫板5后连接在锚索成孔套管1外的锚具6上,以通过锚具6对锚索2进行张拉锁定和复拉,进而确保锚索2可达到预设要求,预设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对其不做任何限定。注浆管3设置在锚索成孔套管1内且设置在多根钢绞线围设的圆形结构的内部,且与钢绞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若干个锚索定位托架4在锚索成孔套管1内沿锚索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锚索定位托架4的轴向设置有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成孔套管、锚索、注浆管、锚索定位托架、锚具;其中,/n所述锚索成孔套管设置于土层中锚索孔内且外壁抵接在所述土层上,用以临时支撑所述土层以保证锚索孔的直线性;/n所述锚索、所述注浆管和所述锚索定位托架设置在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并且,所述锚索的尾部伸出冠梁并锁定在锚具上,所述锚具用以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和复拉以达到预设要求;/n若干个所述锚索定位托架在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沿所述锚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并排设置,并且,所述锚索定位托架的轴向设置有若干缺口,用以固定所述锚索以防止锚索在土层中下沉或者下挠;所述锚索定位托架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定位孔,用以固定所述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用以进行所述锚索的注浆以固定所述锚索在土层中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失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成孔套管、锚索、注浆管、锚索定位托架、锚具;其中,
所述锚索成孔套管设置于土层中锚索孔内且外壁抵接在所述土层上,用以临时支撑所述土层以保证锚索孔的直线性;
所述锚索、所述注浆管和所述锚索定位托架设置在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并且,所述锚索的尾部伸出冠梁并锁定在锚具上,所述锚具用以进行锚索的张拉锁定和复拉以达到预设要求;
若干个所述锚索定位托架在所述锚索成孔套管内沿所述锚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并排设置,并且,所述锚索定位托架的轴向设置有若干缺口,用以固定所述锚索以防止锚索在土层中下沉或者下挠;所述锚索定位托架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定位孔,用以固定所述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用以进行所述锚索的注浆以固定所述锚索在土层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锚索变形和预应力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毅郝非李宗鹏杜士亮毋铭彭建民何冠儒黄镜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