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锚固领域,具体涉及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
技术介绍
旋喷自携式伞状扩大头结构及工艺一般适用于柔性的钢绞线,而难于适用于刚性的钢筋,而在浅基坑支护、浅丘地区边坡防护特别是抗浮锚杆工程中,以钢筋笼或单根钢筋做锚筋的做法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防腐处理便捷的特点,在锚杆工程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在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伞状扩大头相关专利中尚未进行相应的结合;同时,在硬质岩土介质中钻孔时,垮孔并不严重,而(包括各种锚筋在内的)预扩孔后植式膜袋型伞状扩大头在大多数情况下灌浆固结体会因为膜袋造成隔阂,所以无膜袋的扩大头仍然有很多市场需求,故仍需研发在(中铰链部位)扶壁情形下后植入无膜袋的单根锚筋或锚筋笼的伞状扩大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以实现将伞状扩大头技术运用到后植式无膜袋锚杆索设计、施工中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包括伞状扩体装置和若干根锚筋,所述伞状扩体装置包括由若干根折叠杆组成的伞状折叠杆组,以及从前向后依次套设在锚筋上的荷载转换装置、拉筋盘、穿筋盘;所述伞状折叠杆组为正向折叠或反向折叠;每一根所述锚筋的前端均从后向前依次活动贯穿穿筋盘、拉筋盘;所述荷载转换装置固定在锚筋的前端,荷载转换装置与拉筋盘前侧表面接触且无法穿过拉筋盘;荷载转换装置的功能是将锚筋所承受的拉力转换为对拉筋盘和整个扩大头的压力;每一根所述折叠杆的前端均与拉筋盘连接,后端均与穿筋盘连接;每 ...
【技术保护点】
1.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扩体装置和若干根锚筋(1),所述伞状扩体装置包括由若干根折叠杆组成的伞状折叠杆组,以及从前向后依次套设在锚筋(1)上的荷载转换装置(2)、拉筋盘(3)、穿筋盘(4);/n所述伞状折叠杆组为正向折叠或反向折叠;/n每一根所述锚筋(1)的前端均从后向前依次活动贯穿穿筋盘(4)、拉筋盘(3);/n所述荷载转换装置(2)固定在锚筋(1)的前端,荷载转换装置(2)与拉筋盘(3)前侧表面接触且无法穿过拉筋盘(3);/n每一根所述折叠杆均包括长杆(5)、短杆(6),长杆(5)的后端和短杆(6)的前端通过中铰链(39)铰接,长杆(5)的前端均通过前铰接装置(7)与拉筋盘(3)铰接,短杆(6)的后端均通过后铰接装置(8)与穿筋盘(4)铰接;/n当锚筋(1)有多根时,各锚筋(1)、折叠杆均环绕拉筋盘(3)、穿筋盘(4)的中轴线分布;当锚筋(1)只有一根时,所述锚筋(1)位于拉筋盘(3)、穿筋盘(4)的中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扩体装置和若干根锚筋(1),所述伞状扩体装置包括由若干根折叠杆组成的伞状折叠杆组,以及从前向后依次套设在锚筋(1)上的荷载转换装置(2)、拉筋盘(3)、穿筋盘(4);
所述伞状折叠杆组为正向折叠或反向折叠;
每一根所述锚筋(1)的前端均从后向前依次活动贯穿穿筋盘(4)、拉筋盘(3);
所述荷载转换装置(2)固定在锚筋(1)的前端,荷载转换装置(2)与拉筋盘(3)前侧表面接触且无法穿过拉筋盘(3);
每一根所述折叠杆均包括长杆(5)、短杆(6),长杆(5)的后端和短杆(6)的前端通过中铰链(39)铰接,长杆(5)的前端均通过前铰接装置(7)与拉筋盘(3)铰接,短杆(6)的后端均通过后铰接装置(8)与穿筋盘(4)铰接;
当锚筋(1)有多根时,各锚筋(1)、折叠杆均环绕拉筋盘(3)、穿筋盘(4)的中轴线分布;当锚筋(1)只有一根时,所述锚筋(1)位于拉筋盘(3)、穿筋盘(4)的中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其特征在于,所有折叠杆通过若干层箍筋(18)实现周向拉结,每根折叠杆与每一层箍筋(1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其特征在于,拉筋盘(3)能够以构造构件(21)作为滑轨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且/或穿筋盘(4)能够以锚筋(1)和/或构造构件(21)作为滑轨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
其中所述构造构件(21)的结构为:在拉筋盘(3)和穿筋盘(4)上穿设有若干构造构件(21),构造构件(21)的前端固定在拉筋盘(3)上或活动穿过拉筋盘(3)并向前延伸,构造构件(21)的后端固定在穿筋盘(4)上或活动穿过穿筋盘(4)并向后延伸;
所述构造构件(21)的连接结构为:若干构造构件(21)环绕拉筋盘(3)、穿筋盘(4)的中轴线分布,或构造构件(21)套设在锚筋(1)外面,或构造构件(21)位于拉筋盘(3)、穿筋盘(4)的中轴线上并被若干根锚筋(1)和若干根折叠杆环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其特征在于,
在拉筋盘(3)前侧、拉筋盘(3)与穿筋盘(4)之间、穿筋盘(4)后侧中的一处或多处设置有复位弹簧;当伞状折叠杆组在预钻孔非扩孔段内推进时,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中铰链(39)扶靠孔壁,伞状折叠杆组呈被动收缩状态;当伞状折叠杆组进入预扩孔段内时,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中铰链(39)远离拉筋盘(3)与穿筋盘(4)的中轴线,伞状折叠杆组恢复扩张状态;
当构造构件(21)活动穿过拉筋盘(3)并向前延伸时,在拉筋盘(3)与穿筋盘(4)之间和/或拉筋盘(3)前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在拉筋盘(3)的前侧设置复位弹簧时,还包括先导板(10):所述先导板(10)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前侧的构造构件(21)上,或先导板(10)与位于拉筋盘(3)前侧的导向帽(22)合并设置;
当构造构件(21)活动穿过穿筋盘(4)并向后延伸时,在拉筋盘(3)与穿筋盘(4)之间和/或穿筋盘(4)后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在穿筋盘(4)的后侧设置复位弹簧时,还包括后托板(9):所述后托板(9)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后侧的构造构件(21)或锚筋(1)上;
当仅以锚筋(1)作为穿筋盘(4)前后移动的滑轨,且在穿筋盘(4)的后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时,在该复位弹簧后侧的锚筋(1)上固定连接有后托板(9);
当构造构件(21)活动穿过拉筋盘(3)并向前延伸,但在拉筋盘(3)前方未设置复位弹簧和先导板(10),延伸段作为拉筋盘(3)前后移动的滑轨;
当构造构件(21)活动穿过穿筋盘(4)并向后延伸,但在穿筋盘(4)后方未设置复位弹簧和后托板(9),延伸段作为穿筋盘(4)前后移动的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预扩孔后植扶壁式伞状扩大头,其特征在于,当伞状折叠杆组采用正向折叠时:设置有若干个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拉筋盘(3)后侧和/或穿筋盘(4)前侧;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前限位装置(14)、后限位装置(15)、整体式限位装置(25)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限位装置无法穿过拉筋盘(3)、穿筋盘(4);
当伞状折叠杆组采用反向折叠时: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止退组合装置,所述限位止退组合装置位于拉筋盘(3)前侧和/或穿筋盘(4)后侧;所述限位止退组合装置包括前止退装置(47)、后止退装置(48)、前反向限位装置(45)、后反向限位装置(46);或在拉筋盘(3)前侧和穿筋盘(4)后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止退组合装置;当拉筋盘(3)向前移动时,能单向通过前止退装置(47),但被前反向限位装置(45)阻挡;当穿筋盘(4)向后移动时,能单向通过后止退装置(48),但被后反向限位装置(46)阻挡;
或将限位装置与构造构件(21)合并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