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83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织机梭子,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改变了纡子在梭子上的安装结构,由传统的平行安装改为现在的垂直安装,从而使梭子的长度可以不受纡子长度的影响,使梭子的长度做的更短。一种圆织机,包括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所述上门环和下门环之间设置扣门环,所述上门环下端、下门环上端以及扣门环之间形成环形梭道;所述环形梭道内安装多个上述的圆织机梭子。圆织机的转速可以相应调低,减少易损件,降低了噪声,增加了圆织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织机梭子及其圆织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织机梭子以及圆织机。
技术介绍
圆织机的梭子上载有纡子并引导纬纱进入梭道的机件,在圆织机上作连续圆周运动。传统纡子在梭子上都是沿梭子长度方向安装的,纡子的长度的都是按照经编行业标准来的,因此,梭子为了能安装纡子,梭子的长度都是大于纡子的长度,可以这么说,纡子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梭子的长度。圆织机内形成环形正弦梭道,当环形梭道周长一定的情况下,梭道内梭子的安装数量取决于梭子的长度;目前为了提升圆织机的织布产能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提升各个梭子在梭道内的移动速度,第二种是增加梭道内的梭子,目前第二种方式因为梭子的长度受限于纡子长度而无法实现,现在也只能通过第一种提速的方式来增加产能,但提速之后圆织机的故障率、噪音就都相应的增加了,部件磨损也加快了,圆织机寿命大大缩短。综上所述,目前梭子存在的问题就是;梭子的长度受限于纡子的长度,致使梭子长度太长,无法做短。目前圆织机存在的问题就是:圆织机梭道内因为梭子长度受限而不能安装更多数量的梭子来提升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织机梭子,解决以往梭子长度受限于纡子长度的缺陷;同时,提供一种圆织机,解决目前圆织机梭道内因为梭子长度受限而不能安装更多数量的梭子来提升产能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织机梭子,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弹性旋转设置的前纬轮以及旋转设置的后纬轮,所述前纬轮与后纬轮之间形成纡子安装区。进一步的,所述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前安装座、前安装杆、前纬轮、前弹簧、前限位筒以及前锁紧螺栓;所述前安装座与梭体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的前端与前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上套接前限位筒、前弹簧以及前纬轮,所述前锁紧螺栓旋接在前安装杆后端,适于挡住前纬轮脱离前安装杆;所述前限位筒内设置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二台阶孔前方,所述第一台阶孔内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台阶孔内设置第二轴承,所述前限位筒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纬轮内设置第三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弹簧前端抵接第二轴承,所述前弹簧后端抵接第三轴承,所述前纬轮的前端位于前限位筒内,所述前限位筒适于限制前纬轮径向位置;所述后纬轮旋转机构包括后安装座、后纬轮、后锁紧螺栓以及后隔圈,所述后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梭体上,所述后纬轮内安装第四轴承,所述后锁紧螺栓依次穿过第四轴承、后隔圈与梭体旋紧,所述后纬轮经第四轴承在后锁紧螺栓上做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梭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前跑轮和至少一个后跑轮,所述前跑轮和后跑轮适于与圆织机的扣门环内壁形成滚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梭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与圆织机上门环配合的上梭轮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圆织机下门环配合的下梭轮。进一步的,所述梭体前端安装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前端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圆织机内轨道滚动支撑配合的调节滚轮。进一步的,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侧向压紧纡子上纱线的压纱板。另外方面,提供一种圆织机,包括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所述上门环和下门环之间设置扣门环,所述上门环下端、下门环上端以及扣门环之间形成环形梭道,所述环形梭道呈正弦曲线状分布,所述内轨道设置在上门环和下门环中心处;所述环形梭道内安装多个上述的圆织机梭子,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前跑轮和后跑轮均与扣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上梭轮均与上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下梭轮均与下门环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调节滚轮均与内轨道形成滚动配合,各个所述圆织机梭子的梭体围绕内轨道做周向均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圆织机梭子,改变了纡子在梭子上的安装结构,由传统的平行安装改为现在的垂直安装,从而使梭子的长度可以不受纡子长度的影响,使梭子的长度做的更短。提供一种圆织机,在梭道安装上述的梭子,梭子的安装数量可以相应的增加,圆织机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可以得到提高。同理,在保持原有产量的情况下,圆织机的转速可以相应调低,减少易损件,降低了噪声,增加了圆织机的使用寿命。圆织机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梭子数量,改进后的梭子对于圆织机凸轮曲线的坡度要求与原来一致,只是减少凸轮平端长度,增加曲线等分数量,从而满足增加梭子的要求,提高产量。圆织机所要求的梭子数不变时,改进后的梭子对于圆织机凸轮曲线的坡度要求就会变小,凸轮曲线上下坡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水平方向的长度,曲线坡度变缓,减少梭子的冲击力,减少易损件,降低噪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圆织机梭子(未安装纡子)示意图;图2是圆织机梭子(安装纡子)示意图;图3是图1中梭子的仰视图;图4是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示意图;图5是后纬轮旋转机构示意图;图6是梭子与圆织机中上门环、下门环、扣门环以及内轨道之间的配合图;图7是圆织机俯视图;其中,1、梭底板,2、梭体,3、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31、前纬轮,32、前安装座,33、前安装杆,34、前限位筒,35、第一轴承,36、第二轴承,37、第三轴承,38、前弹簧,39、前锁紧螺栓;4、后纬轮旋转机构,41、后纬轮,42、后安装座,43、后隔圈,44、第四轴承,45、后锁紧螺栓;51、前跑轮,52、后跑轮;61、上梭轮,62、下梭轮;7、调节滚轮;81、上门环,82、下门环,83、扣门环,84、内轨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圆织机梭子,包括梭底板1以及梭体2,所述梭体2与梭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梭体2相对梭底板1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安装角度优选90°,即梭体2相对梭底板1之间呈垂直安装。所述梭体2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2长度方向安装。具体的,安装机构包括弹性旋转设置的前纬轮31以及旋转设置的后纬轮41,所述前纬轮31与后纬轮41之间形成纡子安装区。具体的,如图4所示,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3包括前安装座32、前安装杆33、前纬轮31、前弹簧38、前限位筒34以及前锁紧螺栓39;所述前安装座32与梭体2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33的前端与前安装座32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33上套接前限位筒34、前弹簧38以及前纬轮31,所述前锁紧螺栓39旋接在前安装杆33后端,适于挡住前纬轮31脱离前安装杆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包括梭底板以及梭体,所述梭体与梭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梭体相对梭底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为90±15°,所述梭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纡子的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适于使纡子沿梭体长度方向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弹性旋转设置的前纬轮以及旋转设置的后纬轮,所述前纬轮与后纬轮之间形成纡子安装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梭子,其特征是,所述前纬轮弹性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前安装座、前安装杆、前纬轮、前弹簧、前限位筒以及前锁紧螺栓;
所述前安装座与梭体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的前端与前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杆上套接前限位筒、前弹簧以及前纬轮,所述前锁紧螺栓旋接在前安装杆后端,适于挡住前纬轮脱离前安装杆;所述前限位筒内设置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二台阶孔前方,所述第一台阶孔内设置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台阶孔内设置第二轴承,所述前限位筒经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纬轮内设置第三轴承与前安装杆之间形成滚动配合,所述前弹簧前端抵接第二轴承,所述前弹簧后端抵接第三轴承,所述前纬轮的前端位于前限位筒内,所述前限位筒适于限制前纬轮径向位置;
所述后纬轮旋转机构包括后安装座、后纬轮、后锁紧螺栓以及后隔圈,所述后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梭体上,所述后纬轮内安装第四轴承,所述后锁紧螺栓依次穿过第四轴承、后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民马胜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永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