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75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包括PET基材层、设置于PET基材层上下表面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膜层、以及设置于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亚克力胶层,各层之间依次粘合并压延呈一体片状结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均具有凹凸连接结构,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外表面压设有若干加强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PET基材的上下表面设置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并在表面设置高抗压性能的具有加强凸起的聚四氟乙烯膜,能够有效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受保护材料表层所受到的压力,防止表层中的材料出现损坏和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为高聚合物,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所得;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由于其具有以上的优良特性,现有技术中,PET经常会被用作保护膜,以此来起到保护材料的目的。但是现有的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抗压能力不足,不能给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导致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美观度降低,使其失去了使用价值,从而造成经济的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包括PET基材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上表面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亚克力胶层,各层之间依次粘合并压延呈一体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均具有凹凸连接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外表面压设有若干加强凸起。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状连接结构。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总厚度占所述保护膜厚度的1/3~1/2。因为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优良的缓冲、抗压性能,这样设置可以保证保护膜具有良好抗压效果,有效降低材料表层的受力。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厚度均为1~5mm。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0.1~2mm。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厚度为0.5~2mm。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胶层的厚度为0.1~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包括PET基材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上表面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亚克力胶层,各层之间依次粘合并压延呈一体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均具有凹凸连接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外表面压设有若干加强凸起。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PET基材的上下表面设置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能够有效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受保护材料表层所受到的压力,防止表层中的材料出现损坏和变形,而在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设置凹凸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加强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保护膜出现层间脱离;此外,本技术在保护膜表面设置的聚四氟乙烯膜具有高抗压性能,并在其表面压设加强凸起,从而进一步提升保护膜整体的抗压性能,对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聚四氟乙烯膜层;11-加强凸起;2-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3-PET基材层;4-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5-亚克力胶层;51-齿状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包括PET基材层3、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3上表面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2、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3下表面的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设置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2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膜层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外表面的亚克力胶层5,各层之间依次粘合并压延呈一体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2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的表面均具有凹凸连接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1的外表面压设有若干加强凸起11。优选地,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2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的总厚度占所述保护膜厚度的1/3~1/2。因为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优良的缓冲、抗压性能,这样设置可以保证保护膜具有良好抗压效果,有效降低材料表层的受力。优选地,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2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4的厚度均为1~5mm;所述PET基材层3的厚度为0.1~2mm;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1的厚度为0.5~2mm;所述亚克力胶层5的厚度为0.1~1mm。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在PET基材的上下表面设置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能够有效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受保护材料表层所受到的压力,防止表层中的材料出现损坏和变形,而在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设置凹凸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加强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保护膜出现层间脱离;此外,本技术在表面设置的聚四氟乙烯膜具有高抗压性能,并在其表面压设加强凸起11,从而进一步提升保护膜整体的抗压性能,对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也就是说,本技术通过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耐压聚四氟乙烯+表面加强凸起11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加固材料表层的作用,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表层所受到的压力,防止表层中的材料出现损坏和变形,解决了抗压性能不足,导致对材料冲压时出现变形的问题。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亚克力胶层5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状连接结构51。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加保护膜与材料的粘接面积,提高保护膜与材料的粘接强度,防止对材料冲压过程中保护膜容易掉落的问题。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上表面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亚克力胶层,各层之间依次粘合并压延呈一体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均具有凹凸连接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外表面压设有若干加强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上表面的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PET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膜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外表面的亚克力胶层,各层之间依次粘合并压延呈一体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表面均具有凹凸连接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层的外表面压设有若干加强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性强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状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性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