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066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涉及废水回收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蓄存建筑废水的污水集水池、用于蓄存雨水的雨水集水池、以及管道连接于污水集水池和雨水集水池的处理池,还包括用于检测处理池内离子浓度的离子浓度检测模块、与离子浓度检测模块电性相连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性相连的用于控制雨水和建筑废水混合的流速控制模块。其技术效果是能够将池水的离子浓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在保证离子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更节约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工地施工时使用传统混凝土,一般需要大量的洁净水或自来水与水泥进行混合反应,直至混凝土凝固后还需要在一段周期内对混凝土表面持续洒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发生开裂。同时,工地施工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水,人们通常将其直接排放或初步处理后排放到市政管道。综上,工地在供水和排水上处于矛盾的状况,需求大量水的同时也排出大量水,不仅浪费资源,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人们通常使用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对建筑废水进行处理。废水回收利用系统通常包括若干个用于蓄存雨水的清水池、若干个用于蓄存建筑废水的污水集水池、以及与清水池和污水集水池相连通的处理池,处理池将流入的清水和污水进行混合,来调节建筑废水杂质的浓度使之适用于与水泥混合,从而实现建筑废水的再利用。这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虽然可以将建筑废水回收以用于混凝土的调配,但是建筑废水的离子浓度通常不稳定,会根据废水的种类而有较大的差别。根据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混凝土调配时对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酸碱离子等的要求尤为严格,当对建筑废水稀释程度较低时,将会导致水质不达标,当对建筑废水稀释程度过高时,又会导致清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其具有能够将池水的离子浓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在保证离子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更节约用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污水集水池;雨水集水池;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包括与污水集水池管道连接的高浓度处理区、与雨水集水池管道连接的低浓度处理区、以及将高浓度处理区和低浓度处理区分隔开来的分隔墙,所述分隔墙上设置有连通高浓度处理区和低浓度处理区的通道;离子浓度检测模块,所述离子浓度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低浓度处理区池壁上的离子传感器,用于检测低浓度处理区内污水的离子浓度,并基于检测结果输出离子浓度检测信号;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离子检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将离子浓度检测信号与预设离子浓度信号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以及流速控制模块,所述流速控制模块包括设置于通道内的抽水泵,所述流速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流速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抽水泵的开启或关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和雨水进入处理池,并在低浓度处理池中混合,使得建筑废水内的离子浓度降低,pH值趋于中性。当低浓度处理区内污水的离子浓度检测信号高于预设离子浓度信号时,控制模块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流速控制模块,使得抽水泵关闭,减缓高浓度处理池中的污水流入低浓度处理池,避免低浓度处理池中污水离子浓度过高而影响用该水调配的混凝土质量;当低浓度处理区内污水的离子浓度低于预设离子浓度时,控制模块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抽水泵,抽水泵开启,加速高浓度处理池中的污水流入低浓度处理池,避免低浓度处理池中污水离子浓度过低而降低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对雨水造成浪费。综上,将池水的离子浓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在保证离子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更节约用水。进一步设置:所述低浓度处理区的池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管,所述低浓度处理区设置有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水位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处理池池壁的水位传感器、控制单元、以及设置于排水管中的排水泵,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池水接触后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排水泵通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处理池上的排水管半径一定,在自然流动时处理池的排水速度稳定,而当抽水泵开启时,流向低浓度处理区的池水增加,低浓度处理区的水位上升,如果不及时排出则有溢出的风险。抽水泵处于常断的状态,当水位到达并浸没水位传感器时,水位传感器触发排水泵通电,此时低浓度处理区的池水加速从排水管排出,水位下降。进一步设置:所述高浓度处理区的池壁上连通有自来水进水管。进一步设置:所述流速控制模块还包括设置于自来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流速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低浓度处理区内污水的离子浓度检测信号高于预设离子浓度信号时,控制模块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电磁阀,电磁阀开启,自来水流入高浓度处理区中,对高浓度处理区中的污水进行稀释,降低了高浓度处理区中污水离子浓度过高而超出低浓度处理区的稀释能力的风险。当低浓度处理区内污水的离子浓度检测信号低于预设离子浓度信号时,控制模块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电磁阀,电磁阀关闭。进一步设置:所述高浓度处理区和低浓度处理区分别设置有搅拌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迅速地使得高浓度处理区的污水和自来水充分混合,低浓度处理区内雨水与污水充分混合,避免由于不均匀的混合水中离子浓度局部偏高或偏低,导致离子传感器对水中离子浓度的测量偏高或偏低,从而影响对水中离子浓度的调节。进一步设置:所述雨水集水池连通于处理池的管道口为雨水出水口,所述雨水出水口处设置有雨水篦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常较为清洁,但是通常混有枯叶等漂浮物,使用雨水篦子能够有效地阻挡这些杂质进入处理池中。进一步设置:所述污水集水池连通于处理池的管道口为污水出水口,所述污水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不溶物的过滤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废水通常不含有漂浮物,但是其中含有较多的固体颗粒物,比如砂石粉末等,通过过滤器能够有效滤除这些不溶物,既能避免其对进入处理池后发生沉淀,也能使得过滤后的水内的不溶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池水的离子浓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在保证离子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更节约用水;2、能够去除水中多种杂质,使得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标准;3、结构简单,能够避免溢出和堵塞等常见问题,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离子浓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水位检测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水位检测模块、控制单元和排水泵的电路图。图中,1、污水集水池;11、污水出水口;12、过滤器;2、雨水集水池;21、雨水出水口;22、雨水篦子;3、处理池;31、高浓度处理区;32、低浓度处理区;33、分隔墙;34、通道;35、排水管;36、自来水进水管;37、搅拌器;4、离子浓度检测模块;41、离子传感器;5、控制模块;51、预设离子浓度输出源;6、流速控制模块;61、抽水泵;62、电磁阀;63、可控开关;7、水位检测模块;71、水位传感器;8、控制单元;9、排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参考图1和图2,包括用于蓄存建筑废水的污水集水池1、用于蓄存雨水的雨水集水池2、以及管道连接于污水集水池1和雨水集水池2的处理池3,还包括用于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污水集水池(1);/n雨水集水池(2);/n处理池(3),所述处理池(3)包括与污水集水池(1)管道连接的高浓度处理区(31)、与雨水集水池(2)管道连接的低浓度处理区(32)、以及将高浓度处理区(31)和低浓度处理区(32)分隔开来的分隔墙(33),所述分隔墙(33)上设置有连通高浓度处理区(31)和低浓度处理区(32)的通道(34);/n离子浓度检测模块(4),所述离子浓度检测模块(4)包括设置于低浓度处理区(32)池壁上的离子传感器(41),用于检测低浓度处理区(32)内污水的离子浓度,并基于检测结果输出离子浓度检测信号;/n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与离子检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5)将离子浓度检测信号与预设离子浓度信号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以及/n流速控制模块(6),所述流速控制模块(6)包括设置于通道(34)内的抽水泵(61),所述流速控制模块(6)与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流速控制模块(6)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抽水泵(61)的开启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集水池(1);
雨水集水池(2);
处理池(3),所述处理池(3)包括与污水集水池(1)管道连接的高浓度处理区(31)、与雨水集水池(2)管道连接的低浓度处理区(32)、以及将高浓度处理区(31)和低浓度处理区(32)分隔开来的分隔墙(33),所述分隔墙(33)上设置有连通高浓度处理区(31)和低浓度处理区(32)的通道(34);
离子浓度检测模块(4),所述离子浓度检测模块(4)包括设置于低浓度处理区(32)池壁上的离子传感器(41),用于检测低浓度处理区(32)内污水的离子浓度,并基于检测结果输出离子浓度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与离子检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5)将离子浓度检测信号与预设离子浓度信号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流速控制模块(6),所述流速控制模块(6)包括设置于通道(34)内的抽水泵(61),所述流速控制模块(6)与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流速控制模块(6)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抽水泵(61)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浓度处理区(32)的池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管(35),所述低浓度处理区(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裕星俞建松许广森陈经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星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