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64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底座上表面沿定位杆正后方的位置设有支撑杆,所述驱动杆朝向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安装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冲击钻打孔方式对于有些区域空间狭小,不具备搭设平台的条件,采用人字梯的话存在站立不牢靠,容易倾翻的安全隐患,再者每打完一排孔,需要工人下来移动平台或人字梯,操作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对提升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提升装置能够对冲击钻进行提升,且这种提升装置使用方便,对楼板底钻孔不需要搭设平台或架设人字梯,也不需要人工攀爬,且能灵活移动位置,不受空间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提升工具
,具体为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冲击钻依靠旋转和冲击来工作。单一的冲击是非常轻微的,但每分钟40000多次的冲击频率可产生连续的力。可用于天然的石头或混凝土。冲击钻工作时在钻头夹头处有调节旋钮,可调普通手电钻和冲击钻两种方式。但是冲击钻是利用内轴上的齿轮相互跳动来实现冲击效果,冲击力远远不及电锤。它不适合钻钢筋混凝土。常规楼板钻孔,要采用搭设平台或人字梯,工人站在上面才有足够高度进行钻孔,但是这种钻孔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冲击钻打孔方式对于有些区域空间狭小,不具备搭设平台的条件,采用人字梯的话存在站立不牢靠,容易倾翻的安全隐患,再者每打完一排孔,需要工人下来移动平台或人字梯,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冲击钻打孔方式对于有些区域空间狭小,不具备搭设平台的条件,采用人字梯的话存在站立不牢靠,容易倾翻的安全隐患,再者每打完一排孔,需要工人下来移动平台或人字梯,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设有定位杆,定位杆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驱动杆,底座上表面沿定位杆正后方的位置设有支撑杆,驱动杆朝向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杆顶端设有安装盒,安装盒两侧设有压紧螺栓,且安装盒后端设有挡板;底座便于安装整个提升装置的零部件,方便整个提升装置的使用,定位杆便于对和驱动杆连接,从而方便配合驱动杆将支撑杆提起,从而达到对冲击钻提升的目的,支撑杆便于对冲击钻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冲击钻能够稳定的提升,安装盒便于安装冲击钻,从而方便冲击钻的使用,压紧螺栓便于将冲击钻压紧在安装盒内部,从而方便冲击钻能够稳定的进行使用,挡板便于对安装盒后端进行遮挡,从而方便对冲击钻进行限位,同时挡板便于拆卸,从而方便冲击钻的安装盒拆卸,便于冲击钻的使用。进一步的,底座底面前端对称设有两个万向轮,且底座底面后端对称设有两个滚轮;这种结构方便整个提升装置的移动和转向,便于整个提升装置的使用。进一步的,底座上表面沿支撑杆和定位杆之间的位置设有滑槽,且底座前端两侧对称设有把手,定位杆中部设有连接孔;滑槽便于在支撑杆升起时,导向杆能够随支撑杆的移动而移动,从而方便导向杆对支撑杆进行导向,避免支撑杆容易倾斜而造成意外,连接孔便于销钉穿过,从而方便定位杆和驱动杆之间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驱动杆前段设有踏板,且驱动杆对齐定位杆和支撑杆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对齐连接孔的位置也设有连接孔;踏板便于工作人员踩踏驱动杆,从而方便驱动杆后端往上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杆往上移动,便于冲击钻进行打孔,连接杆便于驱动杆和定位杆以及支撑杆转动连接,连接孔便于销钉穿过。进一步的,支撑杆对齐定位杆的连接孔的位置也设有连接孔,且支撑杆底端设有插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底端设有和滑槽相匹配的滑块;连接孔便于支撑杆和驱动杆后端相连接,导向杆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导向,便于支撑杆始终处于垂直的状态,便于支撑杆能够带动冲击钻稳定的打孔,滑块便于导向杆和底座滑动连接,从而方便支撑杆升起时支撑杆相对于底座的位置要向前移动的同时导向杆跟所支撑杆移动。进一步的,安装盒前端底部设有出线孔,且安装盒后端内部两侧对齐挡板的位置设有滑槽;出线孔便于冲击钻的导线从安装盒中导出,便于对冲击钻进行导电,滑槽便于配合挡板,从而方便挡板的对安装盒后端进行封口。进一步的,压紧螺栓插入安装盒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板,挡板两侧对齐滑槽的位置设有滑轨,且挡板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提口;压板便于在压紧螺栓旋转时压板不跟随压紧螺栓旋转,从而避免压紧螺栓对冲击钻造成伤害,滑轨便于挡板配合滑槽,从而方便挡板稳定的安装在安装盒后端,提口方便将安装板提起,从而方便挡板的安装盒拆卸。使用时将挡板拆卸下来,然后将冲击钻的导线从出线孔穿出,然后将冲击钻插入安装盒内,并使得冲击钻的输出端从安装盒顶端探出,然后拧紧压紧螺栓,使得压紧螺栓能够压紧冲击钻,之后将挡板插入其对应的位置即可,之后工作人员只需推动冲击钻到达指定位置,然后用脚踩住踏板,使得驱动杆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冲击钻向上移动对打孔的位置进行打孔,使用简单且操作方便,杜绝了以往打孔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提升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提升装置能够对冲击钻进行提升,且这种提升装置使用方便,对楼板底钻孔不需要搭设平台或架设人字梯,也不需要人工攀爬,且能灵活移动位置,不受空间限制,不需要重复搭设平台,节省大量人工及费用,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升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升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盒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盒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万向轮;12-滚轮;13-滑槽;14-定位杆;141-连接孔;15-把手;2-驱动杆;21-踏板;22-连接杆;3-支撑杆;31-导向杆;32-滑块;4-安装盒;41-出线孔;42-压紧螺栓;421-压板;43-挡板;431-提口;432-滑轨;4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定位杆14,定位杆14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底座1上表面沿定位杆14正后方的位置设有支撑杆3,驱动杆2朝向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支撑杆3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杆3顶端设有安装盒4,安装盒4两侧设有压紧螺栓42,且安装盒4后端设有挡板43;底座1便于安装整个提升装置的零部件,方便整个提升装置的使用,定位杆14便于对和驱动杆2连接,从而方便配合驱动杆2将支撑杆3提起,从而达到对冲击钻提升的目的,支撑杆3便于对冲击钻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冲击钻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所述底座(1)上表面沿定位杆(14)正后方的位置设有支撑杆(3),所述驱动杆(2)朝向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支撑杆(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顶端设有安装盒(4),所述安装盒(4)两侧设有压紧螺栓(42),且安装盒(4)后端设有挡板(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驱动杆(2),所述底座(1)上表面沿定位杆(14)正后方的位置设有支撑杆(3),所述驱动杆(2)朝向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支撑杆(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顶端设有安装盒(4),所述安装盒(4)两侧设有压紧螺栓(42),且安装盒(4)后端设有挡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前端对称设有两个万向轮(11),且底座(1)底面后端对称设有两个滚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沿支撑杆(3)和定位杆(14)之间的位置设有滑槽(13),且底座(1)前端两侧对称设有把手(15),所述定位杆(14)中部设有连接孔(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声海李万旺韩奎伟郝常岗周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