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宇宾专利>正文

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63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包括:车身和旋转座椅;所述车身的下方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所述车身内设有柴油机和电动机,所述车身上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所述旋转座椅设置在驾驶室的中间部;所述车身的前端设有升降导轨,所述车身的前端设有横向驱动缸,所述横向驱动缸位于升降导轨的一侧,所述横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导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升降导轨上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叉臂,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设有纵向驱动缸,所述纵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可调头的狭小空间内无需倒车而反向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
技术介绍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叉车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露天货场的中型货物搬运提升和集装箱作业。在很多操作人员使用叉车时,当装完货物后,由于空间限制,不便于调头时,操作人员常常需要倒挡开车,且需要将目光转向后方观察,这时就存在安全隐患,首先操作人员的注意力分散,即顾前难顾后,其次,此时操作人员的方向感是不好的,方向盘可能会不稳,从而可能导致货物歪斜甚至倒塌,十分危险。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包括:车身、旋转座椅和升降导轨;所述车身的下方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所述车身内设有柴油机、电动机和电池,所述车身上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所述旋转座椅设置在驾驶室的中间部,所述旋转座椅可通过旋转面向前方或后方;所述升降导轨的下端可旋转地设置在车身的前端,所述车身的前端设有横向驱动缸,所述横向驱动缸位于升降导轨的一侧,所述横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导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升降导轨上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固定设有挡架,所述挡架上固定地设有叉臂,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设有纵向驱动缸,所述纵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操纵杆、第一油门和第一刹车,所述第一方向盘控制第一动力轮的转向,所述第一操纵杆控制叉臂的动作,所述第一油门通过档位控制第一动力轮的正转或反转,所述第一刹车控制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制动;所述反向行驶操控单元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操纵杆、第二油门和第二刹车,所述第二方向盘控制第二动力轮的转向,所述第二操纵杆控制叉臂的动作,所述第二油门通过档位控制第二动力轮的正转或反转,所述第二刹车控制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制动。优选地,所述驾驶室的中间部竖直地设有一根轴,所述轴上套设有法兰轴承,所述法兰轴承上固定设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椅固定设置在旋转座上。优选地,所述轴位于旋转座椅的偏右侧。优选地,所述横向驱动缸和纵向驱动缸为液压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通过在驾驶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使得操作员在不可调头的狭小空间内不用倒车而反向驾驶,防止了操作人员注意力分散而导致安全隐患,其次防止了操作人员倒车时方向盘可能会不稳,从而可能导致货物歪斜甚至倒塌,同时,使用起来也是十分方便;本技术中所述柴油机控制第一动力轮的转动,所述电动机控制第二动力轮的转动,所述正向行驶操控单元控制柴油机工作,所述反向行驶操控单元控制电机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正向行驶操控单元的转向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反向行驶操控单元的转向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旋转座椅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车身;2、旋转座椅;3、正向行驶操控单元;4、反向行驶操控单元;5、升降导轨;6、升降架;7、挡架;8、叉臂;9、横向驱动缸;10、纵向驱动缸;11、第一动力轮;12、第二动力轮;13、法兰轴承;14、第一方向机;15、第一转向器;16、第二方向机;17、第二转向器;18、旋转座;19、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4,本技术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包括:车身1、旋转座椅2、升降导轨5、第一方向机14、第一转向器15、第二方向机16和第二转向器17;所述车身1的下方设有两个第一动力轮11和一个第二动力轮12;所述车身1上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正向行驶操控单元3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4;所述正向行驶操控单元3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操纵杆、第三操纵杆、第一油门和第一刹车,所述第一方向盘通过第一方向机14和第一转向器15控制所述第一动力轮11的转向,所述第一油门通过档位控制第一动力轮11的正转和反转,所述第一刹车实现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制动;所述第三操纵杆控制叉臂的动作;所述反向行驶操控单元4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操纵杆、第四操纵杆、第二油门和第二刹车,所述第二方向盘通过第二方向机16和第二转向机17控制所述第二动力轮12的转向,所述第二油门通过档位控制第二动力轮12的正转和反转,所述第一油门控制第一动力轮11正转等同于第二油门控制第二动力轮12反转,即所述可双向行驶的叉车运动方向一致,相同地,所述第一油门控制第一动力轮11反转等同于第二油门控制第二动力轮12的正转;所述第二刹车控制所述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制动;所述第四操纵杆控制叉臂的动作;所述正向行驶操控单元3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4均为左舵驾驶;所述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驱动桥内设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可使得转向时外侧第一动力轮11转速大于内侧第一动力轮11的转速,从而实现转弯;所述车身1的内部设有柴油机(未示出)和电动机(未示出)和电池19;所述柴油机控制第一动力轮的转动,所述电动机控制第二动力轮12的转动,所述电动机通过电池19供电;所述驾驶室的中间部竖直地设有一根轴,所述轴上套设有法兰轴承13,所述法兰轴承13上固定设有旋转座18,所述旋转座椅2固定设置在旋转座18上,所述旋转座椅2可180°旋转,所述轴位于旋转座椅2的偏右侧,使得操作员无论是正向驾驶还是反向驾驶都与第一方向盘或第二方向盘对齐;所述升降导轨5的下端的两侧通过旋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车身1的前端;所述车身1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横向驱动缸9,所述横向驱动缸9为液压缸或电推杆,本实施例中,横向驱动缸9为液压缸,所述横向驱动缸9位于升降导轨5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驱动缸9的活塞杆分别与升降导轨5的两侧通过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升降导轨5上设有升降架6,所述升降架6上固定设有挡架7,所述挡架7上固定设有叉臂8,所述升降导轨5的一侧设有纵向驱动缸10,所述纵向驱动缸10为液压缸或电推杆,本实施例中,纵向驱动缸10为液压杆,所述纵向驱动缸10的活塞杆与升降架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操纵杆与第四操纵杆功能一致,都可以通过横向驱动缸9和纵向驱动缸10控制所述叉臂8的上升或是下降以及倾斜。使用时,当操作员正向行驶装载完货物后,不便于调头时,将所述旋转座椅2旋转180°,并将正向行驶操控单元挂入空挡,然后通过所述反向行驶操控单元4开始反向行驶,行驶到卸货区时,操控所述第三操纵杆或是第四操纵杆使得货物置于卸货区,即可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旋转座椅和升降导轨;所述车身的下方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所述车身内设有柴油机、电动机和电池,所述车身上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所述柴油机为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正向行驶提供动力,所述电动机为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反向行驶提供动力;所述旋转座椅设置在驾驶室的中间部,所述旋转座椅可通过旋转面向前方或后方;所述升降导轨的下端可旋转地设置在车身的前端,所述车身的前端设有横向驱动缸,所述横向驱动缸位于升降导轨的一侧,所述横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导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升降导轨上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固定设有挡架,所述挡架上固定地设有叉臂,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设有纵向驱动缸,所述纵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旋转座椅和升降导轨;所述车身的下方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所述车身内设有柴油机、电动机和电池,所述车身上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和反向行驶操控单元;所述柴油机为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正向行驶提供动力,所述电动机为可双向行驶的叉车的反向行驶提供动力;所述旋转座椅设置在驾驶室的中间部,所述旋转座椅可通过旋转面向前方或后方;所述升降导轨的下端可旋转地设置在车身的前端,所述车身的前端设有横向驱动缸,所述横向驱动缸位于升降导轨的一侧,所述横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导轨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升降导轨上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固定设有挡架,所述挡架上固定地设有叉臂,所述升降导轨的一侧设有纵向驱动缸,所述纵向驱动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行驶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行驶操控单元包括:第一方向盘、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宾
申请(专利权)人:陈宇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