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51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源容器生成待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包括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括容器的名称和所述容器的IP,且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该源容器通过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向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发送数据包;其中,交换机用于将数据包发送至目的容器。采用上述方法,本申请实现在交换机中进行网络配置,将网络管理与容器管理解耦,便于网络技术领域和容器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分别展开工作;且实现容器IP的固定;提高容器间数据传输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的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业正在逐步向金融科技(Fintech)转变,但由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也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计算机
中,容器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Kubernetes是Google开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在应用容器引擎Docker技术的基础上,为容器化的应用提供部署运行、资源调度、服务发现和动态伸缩等一系列完整功能。Flannel则是CoreOS团队针对Kubernetes设计的一个网络规划服务,简单来说,它的功能是让集群中的不同节点主机创建的Docker容器都具有全集群唯一的IP地址。现有技术中,容器是配置在一个overlay网络中;而Overlay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子网,用于内部分配IP地址,且由于Overlay网络中的Docker容器的IP由该Docker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段确定,因此,Docker容器的IP是无法固定的;容器的IP地址会随着容器的漂移或容器的重启等丢失。另外,由于Flannel为软件实现的网络,容器间若进行数据传输,需要基于物理设备架构在上层进行传输,且传输过程中需要多次编解码和转发,性能较差。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增加容器间数据传输速度,固定容器的IP,防止容器IP丢失而造成容器间数据无法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增加容器间数据传输速度,固定容器的IP,防止容器IP丢失而造成容器间数据无法传输。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源容器生成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括容器的名称和所述容器的IP,且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所述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向所述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发送所述数据包;所述交换机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容器。采用上述方法,源容器生成包括源容器IP和目的容器IP的数据包,通过源容器所在宿主机发送至交换机。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含容器名称和该容器的IP;网络配置是由容器所在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该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该容器的IP是根据交换机网段确定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事先在交换机中设置交换机的网段,以及交换机的网段中的每个IP对应的子网掩码、网络设备代码等配置信息。交换机可以将该配置信息发送到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根据该配置信息中交换机的网段,为创建的容器确定交换机的网段中的各IP中的一个IP,分配为容器IP;并将该IP在配置信息中对应的子网掩码、网络设备代码等配置信息作为该容器的网络配置。或者,交换机中也可以设置有程序以确定在一定周期内采用哪种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至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根据该配置信息为创建的容器分配网络配置。因此,交换机中含有容器的网络配置,在接收到源容器发送的数据包后,可以将该数据包准确路由到目的容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宿主机上直接进行容器管理和网络配置,且容器的IP来自于该容器所属的宿主机的网段,容器一旦漂移到另一个宿主机上,由于宿主机间的网段不同,容器的IP无法在当前宿主机上使用。本申请实现容器的IP由交换机的网段确定,并在网络平台中记录了容器的名称和该容器的IP。因此,当容器在该交换机的机架下发生重启或漂移,仍然可以获取原IP,在该交换机下的宿主机中仍可使用该原IP,实现了容器IP的固定。此外,事先在交换机中设置配置信息,并将该配置信息发送至网络平台,无须在网络平台中设置配置信息。如此,将网络管理与容器管理解耦,防止了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即使一个平台有问题,另一个平台也不会受到影响,便于快速定位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又由于容器间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需要将数据包封装以及解封装,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占用的宿主机资源。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向所述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发送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源容器依次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连接、所述宿主机的网桥及所述宿主机的网卡,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交换机;所述第一连接为所述源容器的网卡与所述宿主机的网桥之间的连接。采用上述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使得源容器与网桥形成通道,进一步,与宿主机的网卡形成通道,实现了容器所在的宿主机与交换机之间建立了通信的通道,以使容器之间可以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相比于传统的容器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无法固定容器的IP),本实施例中,结合网络平台进行IP分配,再结合交换机实现容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整体上保证了容器IP的固定,防止漂移。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交换机接收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括容器的名称和所述容器的IP,且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容器。采用上述方法,交换机接收包含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的数据包。由于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该容器所在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且容器的IP为根据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因此,交换机根据目的容器的IP可以确定目的容器,进而向目的容器发送数据包。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在物理设备的上层进行数据传输,容器的IP根据宿主机的网段确定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交换机中设置配置信息并存储,进一步使得网络平台根据该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容器的网络配置,以使得在容器漂移或重启等情况下,该容器可以在网络平台中重新获取该容器的原IP,在该交换机的机架下,继续使用原IP,实现容器IP的固定。且由于容器间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需要将数据包封装以及解封装,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占用的宿主机资源。另外,由于在交换机中设置配置信息,使得网络管理与容器管理解耦,防止了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即使一个平台有问题,另一个平台也不会受到影响,便于快速定位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交换机接收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发送的数据包,包括:所述交换机通过第一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数据包,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依次包括所述源容器的网卡、第一连接、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桥及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卡;所述第一连接为所述源容器的网卡与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桥之间的连接;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容器,包括:所述交换机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所述数据包给所述目的容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源容器生成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括容器的名称和所述容器的IP,且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n所述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向所述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发送所述数据包;所述交换机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容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容器生成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括容器的名称和所述容器的IP,且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
所述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向所述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发送所述数据包;所述交换机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向所述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发送所述数据包,包括:
所述源容器依次通过预先建立的第一连接、所述宿主机的网桥及所述宿主机的网卡,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交换机;所述第一连接为所述源容器的网卡与所述宿主机的网桥之间的连接。


3.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交换机接收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容器的IP和目的容器的IP;其中,容器的网络配置包括容器的名称和所述容器的IP,且容器的网络配置是根据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
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容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交换机接收源容器通过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发送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交换机通过第一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数据包,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依次包括所述源容器的网卡、第一连接、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桥及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卡;所述第一连接为所述源容器的网卡与所述源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桥之间的连接;
所述交换机通过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容器,包括:
所述交换机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所述数据包给所述目的容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依次包括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卡、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桥、第二连接及所述目的容器的网卡;所述第二连接为所述目的容器的网卡与所述目的容器所在的宿主机的网桥之间的连接。


5.一种创建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宿主机接收管理平台发送的容器创建请求,所述容器创建请求包括容器的名称;
所述宿主机根据所述容器的名称从网络平台获取包括所述容器的IP的网络配置;所述网络配置是根据所述宿主机对应的交换机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交换机的网段,所述容器的IP为根据所述交换机的网段确定的;所述网络平台用于为不同容器分配不同的网络配置;
所述宿主机生成所述容器并为所述容器配置所述网络配置;所述容器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进行数据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机生成所述容器并为所述容器配置所述网络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宿主机生成所述容器的网卡,并生成所述容器的网卡与所述宿主机的网桥之间的第一连接;所述宿主机的网桥用于连接所述宿主机的网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网卡为多个;
所述容器中的网卡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内网卡和\或外网卡;
所述内网卡连接至少一个网桥,所述外网卡连接至少一个网桥,所述内网卡连接的网桥不同于所述外网卡连接的网桥。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包括容器名称、容器IP、子网掩码和网关;所述网关为所述交换机的IP;其中,所述容器IP对应唯一的所述容器名称和所述子网掩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道和杨军陈广镇黎君李焕刘乐胡仲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