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其运行原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44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开关管MOS,所述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和初级绕组串联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一端与开关管MOS的门级连接,所述次级绕组另一端与开关管MOS的源极连接,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绕在同一个磁芯上构成变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进了传统正弦波谐振式驱动,因为谐振驱动,大部分的驱动能量回送电源,所以驱动效率高;同时由于谐振电流在一个谐振周期中大部分时间电流很低,使得驱动电路的导通损耗小;并且在电感饱和时谐振频率很高,使得驱动电压上升速率比传统正弦波谐振驱动快,提高了有效占空比,从而提高功率变换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其运行原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其运行原理。
技术介绍
随着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是功率变换器发展趋势,开关频率达到MHz等级,传统的矩形波驱动电路驱动损耗大,严重影响电源变换器效率,需要采用低损耗的谐振式驱动,传统的谐振驱动电路通过谐振电容和谐振电感产生正弦波电压,正弦波频率为谐振频率,此驱动电路由于驱动电压为正弦波,故有效占空比低,影响变换器效率,且开关频率需要与驱动电路谐振频率匹配,当谐振电路元器件偏离典型值时,谐振频率与开关频率有所偏离,这导致驱动电路的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矩形波驱动电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其运行原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开关管MOS,所述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和初级绕组串联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一端与开关管MOS的门级连接,所述次级绕组另一端与开关管MOS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开关管MOS,所述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和初级绕组串联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一端与开关管MOS的门级连接,所述次级绕组另一端与开关管MOS的源极连接,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绕在同一个磁芯上构成变压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开关管MOS,所述正负矩形波电源、非线性谐振电感和初级绕组串联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一端与开关管MOS的门级连接,所述次级绕组另一端与开关管MOS的源极连接,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绕在同一个磁芯上构成变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向矩形波电源通过全桥拓扑、半桥拓扑、推挽拓扑或有源钳位正激拓扑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向矩形波电源的正负向矩形波占空比为固定占空比或可调占空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谐振电感为快速饱和电感,所述非线性谐振电感的饱和电流小于1.571A,饱和前典型电感量是饱和后典型电感量的2.718倍或2.718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晟吴定祥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智汇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