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44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输送输送带本体是由多个输送固定块拼接形成,所述输送固定块的顶面前侧均设置有一相应的种子容纳腔,输送固定块的底面均设置成平面状,输送固定块的两侧前端分别成一体化向前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前端分别设有相应的卡接口,输送固定块的两侧后端在与所述卡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体化向外设置有相应的固定轴,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之间,位于前侧的输送固定块的固定轴分别卡接于位于后侧的输送固定块的卡接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有效根据作物种子的播种间距需求而直接对种子容纳腔的间距进行调整,且能够在产生局部损坏时直接更换损坏部分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机的下料用机构,具体是指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
技术介绍
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其主要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种子播种。现有的播种机的下料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固定轮式下料机构,通过于固定轮的外端面设置种子容纳腔实现对种子的定位定量装置,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固定轮转动,进而实现播种下料。还有一种是输送带式下料机构,通过于输送带上设置种子容纳腔实现对种子的定位定量装置,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输送带转动,进而实现播种下料。不管采用固定轮式下料机构或采用输送带式下料机构,其播种下料所实现的播种间距均为固定化。不同作物种子的播种间距要求不同,因此针对不同作物种子进行播种时,需要对播种的间距进行调整。为了适应不同作物种子的播种,现有的播种机需要配备多个种子容纳腔间距不同的固定轮或输送带,然后根据播种间距的需求而对固定轮或输送带进行更换。多个种子容纳腔间距不同的固定轮或输送带的配备导致设备的制造和使用的成本大幅提高。现有的播种机下料用固定轮或输送带还存在一个较大的技术问题就是:一旦固定轮或输送带的局部产生损坏时就必须对其整体进行更换,进一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设计一款既可有效根据作物种子的播种间距需求而直接对种子容纳腔的间距进行调整,且能够在产生局部损坏时直接更换损坏部分即可,从而有效在确保适应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使用便捷程度的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该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输送输送带本体是由多个输送固定块拼接形成,所述输送固定块的顶面前侧均设置有一相应的种子容纳腔,输送固定块的底面均设置成平面状,输送固定块的两侧前端分别成一体化向前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前端分别设有相应的卡接口,输送固定块的两侧后端在与所述卡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体化向外设置有相应的固定轴,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之间,位于前侧的输送固定块的固定轴分别卡接于位于后侧的输送固定块的卡接口上。所述卡接口包含圆形限位孔和延伸至圆形限位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圆形限位孔的直径。所述固定轴的前端在与所述衔接板的卡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内凹设置有用于卡接衔接板的卡接平面。所述输送固定块的后端面均设置成弧形状。所述输送固定块、衔接板和固定轴均由塑料材质制备而成。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的输送固定块两侧前端分别成一体化向前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板,衔接板的前端分别设有相应的卡接口,输送固定块的两侧后端在与卡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体化向外设置有相应的固定轴,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之间,位于前侧的输送固定块的固定轴分别卡接于位于后侧的输送固定块的卡接口上。多个输送固定块之间两两相互卡接形成输送带本体,常规情况下,各个输送固定块的顶面,即设有种子容纳腔的一面分别向外设置,形成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之间具有两个种子容纳腔的播种间距。需要调整播种间距时,可按规则交错将输送固定块拆下,并对其进行翻面后重新进行卡接,重新卡接后的输送固定块的底面,即设置成平面状的一面向外设置,形成三个输送固定块之间具有两个种子容纳腔的播种间距,或多个输送固定块之间具有两个种子容纳腔的播种间距。从而有效根据作物种子的播种间距需求,直接对种子容纳腔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在确保适应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使用便捷程度。2)当组成输送带本体的单个输送固定块产生局部损坏时,可直接更换损坏部分即可,从而有效在确保适应性的基础上,有效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使用便捷程度。3)本技术的衔接板的卡接口包含圆形限位孔和延伸至圆形限位孔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圆形限位孔的直径。固定轴的前端在与衔接板的卡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内凹设置有用于卡接衔接板的卡接平面。当固定轴的内凹卡接平面卡接于衔接板的卡接口时,衔接板的前端分别卡设于固定轴的内凹卡接平面上,固定轴的外侧可对衔接板的两侧形成限位,从而有效确保各个输送固定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有效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效果。4)本技术的输送固定块的后端面均设置成弧形状。从而有效确保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之间可顺畅进行转动,进而确保输送带本体可顺畅实现转动运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播种间距调整时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3,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输送输送带本体是由多个输送固定块1拼接形成,所述输送固定块1的顶面前侧均设置有一相应的种子容纳腔2,输送固定块1的底面均设置成平面状,输送固定块1的两侧前端分别成一体化向前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板3,所述衔接板3的前端分别设有相应的卡接口4,输送固定块1的两侧后端在与所述卡接口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体化向外设置有相应的固定轴5,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位于前侧的输送固定块1的固定轴5分别卡接于位于后侧的输送固定块1的卡接口4上。所述卡接口4包含圆形限位孔401和延伸至圆形限位孔401的连接通道402,所述连接通道402的宽度小于所述圆形限位孔401的直径。所述固定轴5的前端在与所述衔接板3的卡接口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内凹设置有用于卡接衔接板3的卡接平面6。所述输送固定块1的后端面均设置成弧形状。所述输送固定块1、衔接板3和固定轴5均由塑料材质制备而成。本技术的输送带本体由多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两两相互卡接形成,常规情况下,各个输送固定块1的顶面,即设有种子容纳腔2的一面分别向外设置,形成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具有两个种子容纳腔2的播种间距。需要调整播种间距时,可按规则交错将输送固定块1拆下,并对其进行翻面后重新进行卡接,重新卡接后的输送固定块1的底面,即设置成平面状的一面向外设置,形成三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具有两个种子容纳腔2的播种间距,或多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具有两个种子容纳腔2的播种间距。从而有效根据作物种子的播种间距需求,直接对种子容纳腔2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在确保适应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使用便捷程度。当组成输送带本体的单个输送固定块1产生局部损坏时,可直接更换损坏部分即可,从而有效在确保适应性的基础上,有效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使用便捷程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输送输送带本体是由多个输送固定块(1)拼接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固定块(1)的顶面前侧均设置有一相应的种子容纳腔(2),输送固定块(1)的底面均设置成平面状,输送固定块(1)的两侧前端分别成一体化向前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板(3),所述衔接板(3)的前端分别设有相应的卡接口(4),输送固定块(1)的两侧后端在与所述卡接口(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体化向外设置有相应的固定轴(5),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位于前侧的输送固定块(1)的固定轴(5)分别卡接于位于后侧的输送固定块(1)的卡接口(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输送输送带本体是由多个输送固定块(1)拼接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固定块(1)的顶面前侧均设置有一相应的种子容纳腔(2),输送固定块(1)的底面均设置成平面状,输送固定块(1)的两侧前端分别成一体化向前设置有相应的衔接板(3),所述衔接板(3)的前端分别设有相应的卡接口(4),输送固定块(1)的两侧后端在与所述卡接口(4)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体化向外设置有相应的固定轴(5),相邻两个输送固定块(1)之间,位于前侧的输送固定块(1)的固定轴(5)分别卡接于位于后侧的输送固定块(1)的卡接口(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播种机下料用种子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栢璋
申请(专利权)人:漳浦长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