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380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包括:基板和微带巴伦偶极子;四个完全相同的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顺序旋转并等幅同相馈电而成,印制在基板上;每个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均由微带巴伦、印刷振子、细柱振子组成;所述印刷振子、细柱振子相对应地分别与微带巴伦的两个平衡端相连;所述印刷振子与微带巴伦敷设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细柱振子的末端垂直于所述基板,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垂直于基板焊接的细柱振子和基板上的印刷振子结合形成偶极子来实现圆极化全向天线,不仅工艺简单,便于天线各部件安装,经济成本低,而且天线振子不会被多余连接件遮挡,天线增益高,发射和接收高频振荡信号的能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圆极化
,特别涉及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
技术介绍
圆极化全向天线作为全向天线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采用多个定向的圆极化单元组成圆阵并等幅同相馈电合成而得,或采用同时辐射水平和垂直分量的多个的线极化全向单元组成圆阵合成得到。张广生的论文“一种紧凑型全向圆极化天线”中采用微带巴伦和“方筒”印制板上的弯折振子,专利“一种基于倾斜振子的宽带圆极化全向天线”(CN201410301418.6)采用微带巴伦和“圆筒”印制板上的倾斜振子,都实现了圆极化全向天线,但是微带巴伦与振子的连接,以及“方筒”“圆筒”印制板与微带巴伦所在的印制板的安装都极为不便,实现工艺较为复杂,天线结构的可靠性不高,天线性能易受连接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圆极化全向天线,结构简单、工艺简单,便于各部分组件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包括:基板和微带巴伦偶极子;四个完全相同的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顺序旋转并等幅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微带巴伦偶极子(1);四个完全相同的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1)顺序旋转并等幅同相馈电而成,印制在所述基板上;每个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1)均由微带巴伦(2)、印刷振子(3)、细柱振子(4)组成;/n其中,所述印刷振子(3)、细柱振子(4)相对应地分别与微带巴伦(2)的两个平衡端相连;所述印刷振子(3)与微带巴伦(2)敷设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细柱振子(4)的末端垂直于所述基板,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微带巴伦偶极子(1);四个完全相同的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1)顺序旋转并等幅同相馈电而成,印制在所述基板上;每个变形微带巴伦偶极子(1)均由微带巴伦(2)、印刷振子(3)、细柱振子(4)组成;
其中,所述印刷振子(3)、细柱振子(4)相对应地分别与微带巴伦(2)的两个平衡端相连;所述印刷振子(3)与微带巴伦(2)敷设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细柱振子(4)的末端垂直于所述基板,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柱振子(4)的末端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正面或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巴伦(2)的接地板和印刷振子(3)位于基板的顶层,所述微带巴伦(2)的馈电带线位于印制板的底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瑰叶荣飞周继华胡丹耀曾纪彭科王将宏杨星廖西斌王伟唐先建廖东元吴建颜宏陈思源沈灿徐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