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能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复合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储能器件,特别是锂二次电池,在首次循环过程中由于负极表面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导致产生不可逆锂损失,造成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下降。新型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偏低(<90%),导致电池首周容量损失较多,要想实现大规模应用就需要进行补锂。公开号“CN1290209C”,名称为“锂金属在二次电池负电极内的分散”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披露了一种负极补锂方法,使用添加锂粉补充电池中的活性锂损失。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需要严格的环境控制方法,否则容易造成起火爆炸风险。公开号“CN110350194A”,名称为“一种补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披露了一种正极补锂材料,使用Li2S基材料制备的浆料,涂布在正极表面提供活性锂,但该类方法依旧受限于补锂材料与环境中水分反应的问题。公开号“CN104037418A”,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补锂剂,其特征在于:其由锂的无机盐化合物、催化剂和导电剂组成,所述催化剂为二硼化镁、二硼化钛、二硼化锆、硼化钨、六硼化镧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补锂剂,其特征在于:其由锂的无机盐化合物、催化剂和导电剂组成,所述催化剂为二硼化镁、二硼化钛、二硼化锆、硼化钨、六硼化镧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的无机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0~98%,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50%,导电剂的质量分数为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无机碳导电添加剂、碳源裂解产生的完全或部分包覆在复合补锂剂上的无定型或石墨化碳包覆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有机聚合物、糖类化合物、芳烃类化合物或含碳原子的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的无机盐化合物为过氧化锂、氧化锂、超氧化锂、硫化锂、氮化锂、氟化锂、硼化锂、碘化锂、碳酸锂、偏硅酸锂、正硅酸锂、磷酸锂、硫酸锂、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的无机盐化合物粒径10nm~100um。
6.一种复合补锂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备原料:锂的无机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30~98%,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50%,导电剂的质量分数为1~30%;
(2)将锂的无机盐化合物、催化剂以及无机碳导电添加剂均匀混合,制备得到复合补锂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勇,黄学杰,詹元杰,武怿达,马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