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适用于海上风电开发领域,特别是40米以上水深的远海风力发电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风电开发不断向深远海发展,海上风电场需要配置越来越大型的海上电气平台,用于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电能汇集、升压。当离岸距离超过一定程度时,采用柔性直流技术的海上换流站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优势。由于站内设有换流阀、桥臂电抗器等大型电气设备,海上换流站的重量远远超过海上交流升压站,可达2~3万吨。对于可能应用在40~50m水深的海上换流站,当前的技术解决方案为采用坐底式重力平台或导管架式平台——浮托法安装。其中,前者对结构所处场地的平整性要求非常高,进行海上人工场平的代价也十分巨大,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了较大限制。后者在海上油气行业中的应用已逐步成熟,国外亦开始用于海上换流站的探索,如计划于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德国Borwin3项目。但是,采用浮托法安装的固定式海上换流站存在着以下几项技术问题:1)为了缓冲上、下组块在对接安装时的冲击作用,一般需要设置桩腿耦合装置LMU(Leg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包括上部组块、四个支撑立柱、旁通空间、下浮体和系缆锚固系统,所述支撑立柱通过旁通空间与相邻的支撑立柱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用于向上支撑上部组块,所述下浮体连接于支撑立柱下方且用于调节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吃水深度,所述系缆锚固系统用于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定位及固定;所述上部组块始终处于海面以上,所述支撑立柱部分、下浮体全部和系缆锚固系统全部均处于海面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包括上部组块、四个支撑立柱、旁通空间、下浮体和系缆锚固系统,所述支撑立柱通过旁通空间与相邻的支撑立柱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用于向上支撑上部组块,所述下浮体连接于支撑立柱下方且用于调节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吃水深度,所述系缆锚固系统用于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定位及固定;所述上部组块始终处于海面以上,所述支撑立柱部分、下浮体全部和系缆锚固系统全部均处于海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组块为单层钢结构厂房,水平面的两个方向尺度几乎一致,西侧为换流阀厅,东侧为直流室,设备间南北对称布置,并设置设备搬运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对称地位于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水平面的四角,每个支撑立柱均为由钢板结构围成的方筒型空间,方筒型空间四角内留有电缆与管路井和电梯井,方筒型空间内从上至下共有五层:(1)第一层为连接转换层,除上、下联通必要的电缆与管路外,不设置任何设备房间,平面边缘设置若干垂向的结构阻尼器,用于缓冲上部组块受到的深吃水半潜式海上换流站的升沉惯性作用;(2)第二层为冷却设备层,西南与西北角的空间布置换流阀冷却设备,东北角的空间布置主变压器冷却设备,东南角的空间布置海水泵房与水处理设备;(3)第三层为电气设备层,四个边角上的筒体通过旁通空间与相邻的支撑立柱筒体进行连接,水平面呈回字型,该层支撑立柱筒体与旁通空间的高度为其他层的2倍,能够形成月池,利用被该层结构围住的水体形成对水平惯性荷载的缓冲作用,在东侧、北侧旁通的中央布置两个主变压器,在西侧旁通和边角空间布置两个GIS和二次交流设备室,在北侧、南侧旁通的边角空间布置蓄电池和应急配电中心,在南侧布置公共交流二次室及中控室;(4)第四层为动力层,四角空间分别布置三个柴油发电机和站动力中心;(5)第五层为暖通与给排水层,四角空间分别布置水泵房与暖通机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震洲,汤群益,俞华锋,赵生校,陈杰峰,沈侃敏,王淡善,於刚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