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极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23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源极驱动器,包含第一输出缓冲器、第二输出缓冲器以及多个开关。第一输出缓冲器连接到一输出线。第二输出缓冲器连接到另一输出线。在电荷共享时段期间,第一开关及第四开关未导通,并且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五开关以及第六开关导通。在电荷共享时段期间,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输出线连接在一起以执行电荷共享操作。基于源极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电荷共享操作的效率提高并且源极驱动器的芯片面积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源极驱动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驱动器,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源极驱动器。
技术介绍
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面板的驱动方法通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栅极驱动器(gatedriver)来连续产生多个扫描信号至LCD面板中的扫描线(scanline),从而导通像素(pixel)。源极驱动器用于配合每个扫描信号的产生以对应地产生多个数据信号至LCD面板中的多个数据线(dataline),从而执行像素写入操作。通常在源极驱动器中设计预充电操作,以增加LCD面板的显示质量。在预充电时段期间,根据对应于像素的显示数据在源极驱动器提供灰度电压之前将预充电电压输出至像素,以使得在经驱动之前对像素预充电,并且减少像素的响应时间及电流消耗。另外,为了减少源极驱动器的功率消耗,在将像素电压发射至液晶显示面板时应用电荷共享操作。然而,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源极驱动器的驱动方法也在进步,因此电荷共享操作效率不高,并且源极驱动器的芯片面积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荷共享操作的效率并减小源极驱动器的芯片面积,需要提出一种新型源极驱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涉及一种源极驱动器,其提供有效的电荷共享操作并且具有较小芯片面积。本公开的源极驱动器包含第一输出缓冲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二输出缓冲器、第四开关、第五开关以及第六开关。第一输出缓冲器包含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一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输出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由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节点。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由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及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由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输出缓冲器包含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第四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二输出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五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节点。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第六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及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为浮空(floating)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节点耦接到第一电容器。第二节点耦接到第二电容器。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还包含第七开关及第八开关。第七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及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八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八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一节点及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还包含第九开关及第十开关。第九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外部电压。第九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及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十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二外部电压。第十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一节点及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还包含第十一开关及第十二开关。第十一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参考电压。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及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十二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第十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二参考电压。第十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一节点及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源极驱动器还包含第一电源轨及第二电源轨。第一电源轨连接到第一节点,并且第二电源轨连接到第二节点。为了使前述内容更容易理解,以下详细地描述伴有附图的若干实施例。附图说明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实施方式一起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图1A中所描绘的源极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波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3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3B是示出图3A中所描绘的源极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波形图。图4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4B是示出图4A中所描绘的源极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波形图。图5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所描绘的源极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波形图。图6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6B是示出图6A中所描绘的源极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波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300、400、500、600:源极驱动器;110:第一输出缓冲器;120:第二输出缓冲器;130:第一电源轨;140:第二电源轨;150:电荷共享线;160、170:输出线;C1:第一电容器;C2:第二电容器;CS1:第一控制信号;CS2:第二控制信号;CS3:第三控制信号;CS4:第四控制信号;CS5:第五控制信号;CS6:第六控制信号;CS7:第七控制信号;EQC1、EQC2:开关;N1:第一节点;N2:第二节点;N3、N4:输出节点;SW1:第一开关;SW2:第二开关;SW3:第三开关;SW4:第四开关;SW5:第五开关;SW6:第六开关;SW7:第七开关;SW8:第八开关;SW9:第九开关;SW10:第十开关;SW11:第十一开关;SW12:第十二开关;T1:电荷共享时段;T2:驱动时段;T3:预充电时段;T4:时段;VMH、VML:电压;VML_EX:第一外部电压;VMH_EX:第二外部电压;VREF1:第一参考电压;VREF2:第二参考电压。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图1A中所描绘的源极驱动器的控制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波形图。参看图1A及图1B,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源极驱动器100包含第一电源轨130、第二电源轨140、第一输出缓冲器110、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第三开关SW3、第二输出缓冲器120、第四开关SW4、第五开关SW5以及第六开关SW6。第一电源轨130连接到第一节点N1,并且第二电源轨140连接到第二节点N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节点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源极驱动器,包括:/n第一输出缓冲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n第一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缓冲器的所述输出端,并且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由第一控制信号控制;/n第二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并且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由第二控制信号控制;/n第三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并且所述第三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由第三控制信号控制;/n第二输出缓冲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n第四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缓冲器的所述输出端;/n第五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五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五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四开关的所述第二端;以及/n第六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六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四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五开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二节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4 US 16/290,9671.一种源极驱动器,包括:
第一输出缓冲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
第一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一输出缓冲器的所述输出端,并且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由第一控制信号控制;
第二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并且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由第二控制信号控制;
第三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第二节点,并且所述第三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由第三控制信号控制;
第二输出缓冲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
第四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四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二输出缓冲器的所述输出端;
第五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五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五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四开关的所述第二端;以及
第六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中所述第六开关的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第四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五开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的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二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为浮空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承祖侯景文
申请(专利权)人: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