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06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款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属于无纺布领域。复合擦拭巾包括从上到下顺次复合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第一热熔性纤维层、第二热熔性纤维层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其中,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和/或第二纤维素纤维层的表面呈凹凸面;所述第一纤维素纤维层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上,所述第二纤维素纤维层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上,所述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上分散有若干个热压合点,在每个热压合点位置中两层热熔性纤维层上的纤维熔融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一次性使用,是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理想吸水擦拭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
本技术属于无纺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
技术介绍
无纺布(英文名:NonWovenFabric或者Nonwoven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制品用途广泛,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目前已适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子母被、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其中,毛巾、抹布、擦拭布之类的擦拭材料也大量采用无纺布制成。但现有的高克重,高吸水,高摩擦擦拭材料,基本上采用机织毛巾,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材料,该类材料在擦拭领域应用时,存在着以下问题:1、机织毛巾使用效果好,但成本高,不适合工业擦拭的一次性使用。2、针刺无纺布成本低,但手感硬,表面摩擦力小。3、水刺无纺布手感软,但克重做不高,表面容易起毛。由于以上几种常用的擦拭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只能适用于某些领域,目前很难找到一块合各种领域的高克重,高吸水,高摩擦,低成本的一次性擦拭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它具有高摩擦、高吸水、低成本等优点。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包括从上到下顺次复合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第一热熔性纤维层、第二热熔性纤维层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其中,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和/或第二纤维素纤维层的表面呈凹凸面;所述第一纤维素纤维层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上,所述第二纤维素纤维层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上,所述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上分散有若干个热压合点,且在每个热压合点位置中,两层热熔性纤维层上的纤维热粘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纤维素纤维层通过水刺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上,所述第二纤维素纤维层通过水刺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上。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的表面均被压制成凹凸面。进一步的,所述的凹凸面均朝外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中,纤维采用木纤维、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粘胶纤维、天丝纤维、PLA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长度为2~20mm,细度为0.1~2.0旦。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中,纤维采用木纤维或竹纤维。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热熔性纤维层和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中,纤维采用PP、PET、PLA、ES纤维,细度为0.5~2旦。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热熔性纤维层和第二热熔性纤维层中,纤维采用PP纤维。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的克重为20~100g/m2,所述的第一热熔性纤维层和第二热熔性纤维层的克重为6~30g/m2。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擦拭巾的厚度为0.8~2.5mm。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将纤维素纤维层与热熔性纤维层贴合,将二种纤维用物理的方法缠结在一起形成复合布,并在纤维素纤维层压制出凹凸的纹路,以提高摩擦力。然后将两层复合布凹凸面向外,通过热复合使两层热熔性纤维层形成多点熔融粘合,由此得到带有凹凸感的复合擦拭布。该复合擦拭上可以根据需要印制各种压合花型,同时具有克重高,吸水性好,摩擦力大,厚度高,强力好,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一次性使用,是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理想吸水擦拭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的复合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的平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热压合点5、花型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呈多层复合结构,从上到下顺次由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复合而成。其中,为了提高整体的摩擦力,其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的表面均压制凹凸纹路,形成朝外的凹凸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假如该复合擦拭巾只用于单面擦拭,也可以选择单面压制凹凸纹路,不做限定。在复合结构中,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上,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纤维素纤维层与热熔性纤维层之间,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二种纤维缠结在一起形成复合布,例如水刺法、热风法等。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水刺缠结,即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通过水刺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上,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也通过水刺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而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之间是通过热压合点5进行粘合的,热压合点5均匀分布在两层纤维的平面上。在每个热压合点5位置中,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的纤维通过热熔融粘合,使两者形成固结点,防止脱落。热压合点5的密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至适中,过于稀疏会导致纤维粘合力不够。本技术中的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制备过程如下:1、首先,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可以用湿法成型技术成形,湿法成型器可以选用:圆网、长网、斜网、喷浆真空圆网等各种湿法成型器。首选斜网成型器。热熔性制成的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可以选用:纺粘法、热轧法、热风法、水刺法等制成的无纺布,首选纺粘法。2、然后,再将纤维素纤维层各自与一层热熔性纤维层贴合,采用高压水刺的方法,将二种纤维用物理的方法缠结在一起,并通过物理的方法将纤维素纤维层表面制成具有凹凸感,从而形成两层复合水刺无纺布。3、再后,将两层复合无纺布凹凸面向外,重叠纤维层依次为: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再进行热复合,制成两面带有凹凸感和各种压合花型6的复合擦拭布。两层材料热复合方法可以用超声波、热压、喷胶热压等方法,首选超声波复合。其中,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中,纤维可以选用各种纤维素纤维,例如木纤维、竹纤维、棉纤维、麻纤维、粘胶纤维、天丝纤维、PLA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长度为2~20mm,细度为0.1~2.0旦,优选采用木纤维或竹纤维。同样的,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和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中,纤维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采用PP、PET、PLA、ES纤维,细度为0.5~2旦,优选采用PP纤维。该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的产品技术参数优选如下: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的单层克重:20~100g/m2,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和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的单层克重:6~30g/m2,双层复合后克重:60-250g/m2。单层复合布厚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顺次复合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其中,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或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的表面呈凹凸面;所述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上,所述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所述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分散有若干个热压合点,且在每个热压合点位置中,两层热熔性纤维层上的纤维热粘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顺次复合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其中,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或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的表面呈凹凸面;所述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上,所述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中的部分纤维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所述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分散有若干个热压合点,且在每个热压合点位置中,两层热熔性纤维层上的纤维热粘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通过水刺缠结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上,所述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通过水刺缠结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无纺布复合擦拭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纤维素纤维层(1)和第二纤维素纤维层(4)的表面均被压制成凹凸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