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燕专利>正文

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03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包括3D打印机机壳显示面板安装外壳,所述3D打印机机壳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导线孔,且3D打印机机壳的前端右下角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底设置有散热铝基块,且安装槽的槽内设置有显示面板安装外壳,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电路板、对接孔、第一对接柱、导热环、第二对接柱、耐高温缓冲软垫、导热柱,且电路板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的孔内设置有第一对接柱,且第一对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散热结构通过导热环、导热柱和散热铝基块相互配合,实现电路板的散热,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快速成形技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很快发展到日本和欧洲,是近年来制造
的一次重大突破,快速成形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成形思想的数字化成形技术,是CAD、数控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技术集成,它可以自动、快速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部件,从而可对产品设计进行快速评价、修改,以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三维立体打印机,也称三维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三维模型构造由于RP系统只接受计算机构造的产品三维模型(立体图),然后才能进行切片处理,因而首先应在PC机或工作站上用CAD软件,根据产品要求设计三维模型;使用3D打印机控制面板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控制面板电路板大量发热,散热结构的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包括3D打印机机壳显示面板安装外壳,所述3D打印机机壳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导线孔,且3D打印机机壳的前端右下角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槽底设置有散热铝基块,且安装槽的槽内设置有显示面板安装外壳,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电路板、对接孔、第一对接柱、导热环、第二对接柱、耐高温缓冲软垫、导热柱,且电路板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的孔内设置有第一对接柱,且第一对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柱,所述第二对接柱的外壁套接有耐高温缓冲软垫,且第二对接柱的另一端开设孔插入连接有导热柱。优选的,所述3D打印机机壳和散热铝基块一体设置,且散热铝基块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散热铝基块端面开设的螺纹孔与安装槽相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柱、导热环、第二对接柱固定连接,且第一对接柱端面开设的孔与导热环、第二对接柱端面开设的孔相通,所述导热环与电路板相接触,且电路板与耐高温缓冲软垫紧贴设置。优选的,所述导热柱依次贯穿散热铝基块开设的螺纹孔、第二对接柱开设孔与导热环内环壁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通过导热环、导热柱和散热铝基块相互配合,实现电路板的散热,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的3D打印机机壳剖切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的散热结构拆分示意图。图中:1、3D打印机机壳;2、导线孔;3、散热结构;301、电路板;302、对接孔;303、第一对接柱;304、导热环;305、第二对接柱;306、耐高温缓冲软垫;307、导热柱;4、显示面板安装外壳;5、安装槽;6、散热铝基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包括3D打印机机壳1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3D打印机机壳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导线孔2,且3D打印机机壳1的前端右下角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槽底设置有散热铝基块6,且安装槽5的槽内设置有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3。其中,散热结构3包括电路板301、对接孔302、第一对接柱303、导热环304、第二对接柱305、耐高温缓冲软垫306、导热柱307,且电路板301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孔302,对接孔302的孔内设置有第一对接柱303,且第一对接柱303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环304,导热环30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柱305,第二对接柱305的外壁套接有耐高温缓冲软垫306,且第二对接柱305的另一端开设孔插入连接有导热柱307;散热结构3通过导热环304、导热柱307和散热铝基块6相互配合,实现电路板301的散热,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效率。其中,3D打印机机壳1和散热铝基块6一体设置,且散热铝基块6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散热铝基块6端面开设的螺纹孔与安装槽5相通。其中,第一对接柱303、导热环304、第二对接柱305固定连接,且第一对接柱303端面开设的孔与导热环304、第二对接柱305端面开设的孔相通,导热环304与电路板301相接触,且电路板301与耐高温缓冲软垫306紧贴设置。其中,导热柱307依次贯穿散热铝基块6开设的螺纹孔、第二对接柱305开设孔与导热环304内环壁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组装3D打印机机壳1、散热结构3、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时,散热结构3设置的第一对接柱303一端紧贴导热环304,导热环304和第一对接柱303之间焊接连接,导热环304另一端紧贴在第二对接柱305端面,第二对接柱305和导热环304之间焊接连接,第一对接柱303、导热环304和第二对接柱305组成对接导热杆,对接导热杆对准电路板301开设的对接孔302进行插入,对接导热杆的第一对接柱303端面接触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内壁,第一对接柱303和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电路板301至导热环304外环壁处,耐高温缓冲软垫306开设的孔对准第二对接柱305进行插入,耐高温缓冲软垫306套接在第二对接柱305柱身,移动耐高温缓冲软垫306直至耐高温缓冲软垫306接触电路板301,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内电路板301导线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机机壳(1)、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所述3D打印机机壳(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导线孔(2),且3D打印机机壳(1)的前端右下角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槽底设置有散热铝基块(6),且安装槽(5)的槽内设置有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机机壳(1)、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所述3D打印机机壳(1)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导线孔(2),且3D打印机机壳(1)的前端右下角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槽底设置有散热铝基块(6),且安装槽(5)的槽内设置有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包括电路板(301)、对接孔(302)、第一对接柱(303)、导热环(304)、第二对接柱(305)、耐高温缓冲软垫(306)、导热柱(307),且电路板(301)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孔(302),所述对接孔(302)的孔内设置有第一对接柱(303),且第一对接柱(303)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环(304),所述导热环(30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对接柱(305),所述第二对接柱(305)的外壁套接有耐高温缓冲软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燕
申请(专利权)人:高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