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8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上模板与第一下模板以及侧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L形安装板,所述第一下模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顶部远离侧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心板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空心板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端部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固定设置有滤尘网;所述上模板底部远离侧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多个倾斜风道,所述倾斜风道通过气孔与空腔连通;所述第一下模板顶部开设有第一成型槽以及第一下模板一侧设置有第二下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时更加方便,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
技术介绍
橡胶密封圈在很多零件中都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其在生产时,大多需要使用模具进行制作,具体制作过程为:将熔化后的橡胶注入模具中,待橡胶冷却后,将模具打开,然后将成型后的橡胶密封圈取出即可。为了可以提高橡胶密封圈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可以自动出料的橡胶密封圈生产模具,其利用润滑油配合气缸的作用,可以直接将成型后的橡胶密封圈直接推出,进而使得出料更加方便,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其在注入润滑油时,无法较为方便且准确的控制润滑油流动方向,因此当润滑油注入过少时,无法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当润滑油注入过多时,就会残留在模具内部,影响后续橡胶密封圈的成型,因此实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际使用时更加方便,使用效果更加理想的橡胶密封圈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包括侧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所述侧板(1)一侧设置有上模板(2)与第一下模板(3)以及侧板(1)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L形安装板(4),所述第一下模板(3)与侧板(1)固定连接;/n所述上模板(2)顶部远离侧板(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空心板(5),所述空心板(5)内部开设有空腔(6),所述空心板(5)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气孔(7),所述空心板(5)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端部连接有风机(9),所述风机(9)的进风口处固定设置有滤尘网(10);/n所述上模板(2)底部远离侧板(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多个倾斜风道(11),所述倾斜风道(11)通过气孔(7)与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所述侧板(1)一侧设置有上模板(2)与第一下模板(3)以及侧板(1)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L形安装板(4),所述第一下模板(3)与侧板(1)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板(2)顶部远离侧板(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空心板(5),所述空心板(5)内部开设有空腔(6),所述空心板(5)底部贯穿设置有多个气孔(7),所述空心板(5)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端部连接有风机(9),所述风机(9)的进风口处固定设置有滤尘网(10);
所述上模板(2)底部远离侧板(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多个倾斜风道(11),所述倾斜风道(11)通过气孔(7)与空腔(6)连通;
所述第一下模板(3)顶部开设有第一成型槽(13)以及第一下模板(3)一侧设置有第二下模板(14),所述第二下模板(14)顶部开设有第二成型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槽(15)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L形安装板(16),所述第二L形安装板(16)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宇宏机械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