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总元件阻抗灵敏度快速计算方法及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电磁学
,具体涉及一种集总元件阻抗灵敏度快速计算方法及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加载无源元件,如电容器、电感器或电阻器等,被广泛用于反射抑制,阻抗匹配,波束控制等应用中,在微波电路和天线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如今计算机辅助设计迅速发展的时代,对加载无源元件进行快速准确的灵敏度分析,是原型设计、优化、成品率和统计分析等相关工程的仿真工具的最重要方面之一。灵敏度分析就是计算目标函数相对于优化变量的梯度的过程,是基于梯度的电磁优化过程中,除全波仿真外最为耗时的步骤。在经典的有限差分近似法中,可以通过干扰参数值来获得灵敏度分析。另一种通用且流行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是伴随变量方法,与有限差分方法相比,它提供了更有效的一阶和二阶灵敏度估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此方法已应用于时域(例如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传输线建模(TLM)方法)和频域(例如有限元方法(FEM)和矩量法(MoM))中,解决了射频领域的各种工程问题。伴随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实施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总元件阻抗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构建待评估天线的仿真几何模型,并对天线结构进行网格三角形单元剖分;/n根据待评估天线的工作频率,计算其在未加载集总元件时天线的阻抗矩阵Z′;/n确定天线加载集总元件时的稀疏矩阵S,稀疏矩阵中非零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总元件阻抗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待评估天线的仿真几何模型,并对天线结构进行网格三角形单元剖分;
根据待评估天线的工作频率,计算其在未加载集总元件时天线的阻抗矩阵Z′;
确定天线加载集总元件时的稀疏矩阵S,稀疏矩阵中非零元素其中,n表示天线网格中集总元件所在的两个三角形,ln表示该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长;
得到加载集总元件后天线阻抗矩阵Z:
Z=Z′+ZLS
其中,ZL为集总元件的阻抗:当为电阻时,阻抗为其电阻值R;当为电容时,阻抗为其电容值C;当为电感时,阻抗为其电感值L;
对于给定的端口激励矢量V,合成感应电流为:
其中,I′=Z′-1·V;I″=Z′-1SZ′-1·V;
基于上式得到感应电流向量I的一阶和二阶灵敏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总元件阻抗灵敏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几何模型软件CATIA或SolidWorks,或常用电磁仿真软件CSTMWS、AltairFEKO、ANSYSHFSS的自带几何建模工具,建立所设计天线的几何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总元件阻抗灵敏度计算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比翼,杨明林,郭琨毅,盛新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