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实时仿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模型)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建筑行业。在建筑设计时,为了更好的向业主展示设计效果,设计师会通过BIM进行建筑物的建模仿真。目前在公路建设
,设计师结合BIM建好的模型,能向业主演示公路修好后周边的场景情况,包括房屋、山体、河流、植被,以及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等等。但是,这种演示对于公路上的交通流模拟仅仅是一种示意,车辆和行人只能以设定的固有运动方式在模型中运动,和真实情况差异较大,比如:在模型中车辆遇见红灯不会停车,所在行车道前方有障碍物车辆也不会变换车道。这样,在演示的时候就无法反应出真实的路况交通流;而在实际情况中,公路的车道数量、主干道和辅路之间的连接位置、匝道的长度等设计指标,都与交通流有紧密关系。现有技术中对交通流的仿真一般都是采用离线仿真计算,根据跟驰流公式进行演绎,无法对边界条件的实时变化做出即时反应。比如:场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结合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场景三维建模;/n对场景内的所有可运动单元进行智能体化,得到多个智能体;/n设置智能体的边界条件;/n根据场景内的道路信息,设置智能体在场景内的初始坐标与行为目的地;/n根据场景内的道路信息使用寻径算法,在并行计算架构下同时计算多个智能体的行为策略;/n根据多个智能体的行为策略,在并行计算架构下同时计算并更新多个智能体的实时坐标;/n根据多个智能体的初始坐标和实时坐标,在场景内显示多个智能体的运动轨迹,完成交通流的模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结合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场景三维建模;
对场景内的所有可运动单元进行智能体化,得到多个智能体;
设置智能体的边界条件;
根据场景内的道路信息,设置智能体在场景内的初始坐标与行为目的地;
根据场景内的道路信息使用寻径算法,在并行计算架构下同时计算多个智能体的行为策略;
根据多个智能体的行为策略,在并行计算架构下同时计算并更新多个智能体的实时坐标;
根据多个智能体的初始坐标和实时坐标,在场景内显示多个智能体的运动轨迹,完成交通流的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体包括车辆和行人,所述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体的边界条件包括车辆的边界条件,所述车辆的边界条件包括导航路径、最高速度、最低速度、车辆加减速度、速度-转弯半径和车体尺寸;所述智能体的边界条件用于计算智能体的行为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内的道路信息包括:每条道路在场景内的位置、主干道和辅路的数量,每条主干道或辅路的车道数、每个车道内的可行车方向、主干道和辅路的长度和每条主干道和辅路的最高限速和最低限速;所述场景内的道路信息用于设置智能体在场景内的初始坐标、计算智能体的行为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寻径优化和并行计算架构的交通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径算法使用有限状态机和逻辑树进行对智能体行为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亮,林永胜,魏为成,汪昭宇,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