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93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包括主料下料仓、色母料下料仓、螺旋进料筒和混料仓,所述主料下料仓设置于所述混料仓的上方连通,所述螺旋进料筒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侧面上方连通,所述色母料下料仓设置于所述螺旋进料筒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混料仓内设有振动盒,所述振动盒的下端通过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混料仓的底部,且振动盒下端设置的第一出料口与混料仓下端设置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将色母料下料仓和主料下料仓分开设置,按比例添加,避免了色母料与主料密度不同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主原料及色母料共同添加混合均匀后进行后续加工,但是现有的添加方式是直接将主原料和色母料同时添加混合,但是添加的色母料的密度大于主原料的密度,因此在混合时容易色母料下沉于主料的底部先下料进入下一工序,在后期容易造成产品颜色不均匀,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将色母料下料仓和主料下料仓分开设置,按比例添加,避免了色母料与主料密度不同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包括主料下料仓、色母料下料仓、螺旋进料筒和混料仓,所述主料下料仓设置于所述混料仓的上方连通,所述螺旋进料筒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混料仓侧面上方连通,所述色母料下料仓设置于所述螺旋进料筒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混料仓内设有振动盒,所述振动盒的下端通过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混料仓的底部,且振动盒下端设置的第一出料口与混料仓下端设置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下料仓(1)、色母料下料仓(2)、螺旋进料筒(3)和混料仓(4),所述主料下料仓(1)设置于所述混料仓(4)的上方连通,所述螺旋进料筒(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混料仓(4)侧面上方连通,所述色母料下料仓(2)设置于所述螺旋进料筒(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混料仓(4)内设有振动盒(5),所述振动盒(5)的下端通过弹性件(6)设置于所述混料仓(4)的底部,且振动盒(5)下端设置的第一出料口(5a)与混料仓(4)下端设置的第二出料口(4a)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下料仓(1)、色母料下料仓(2)、螺旋进料筒(3)和混料仓(4),所述主料下料仓(1)设置于所述混料仓(4)的上方连通,所述螺旋进料筒(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混料仓(4)侧面上方连通,所述色母料下料仓(2)设置于所述螺旋进料筒(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混料仓(4)内设有振动盒(5),所述振动盒(5)的下端通过弹性件(6)设置于所述混料仓(4)的底部,且振动盒(5)下端设置的第一出料口(5a)与混料仓(4)下端设置的第二出料口(4a)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下料仓(1)和色母料下料仓(2)均为漏斗状结构,且主料下料仓(1)和色母料下料仓(2)下端分别设有磁力架(7),且磁力架(7)内分别与所述混料仓(4)内和螺旋进料筒(3)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母料混合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料筒(3)包括料筒(3a)和螺杆(3b),所述料筒(3a)内开设有送料腔(3c),且料筒(3a)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色母料进口(3d)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贵万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