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77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包括探测箱、浮板、水上全景设备、无人巡查飞机、水下全景设备、连杆、基座、连轴、滚轴、滚轮;浮板位于探测箱两侧,水上全景设备位于探测箱上部,水下全景设备位于探测箱底,部探测箱前部设有进水口,探测箱下部通过连杆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的基座通过连轴与滚轴连接,滚轴为滚轮的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河道、渠道中运行,搭载摄像头、激光、声呐等设备,实现长距离、自动化的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作业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水利工程结构的检测和探测从人工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具有轻便、自动、智能的特点,其工作效率高、费用低,同时能够替代人工在一些危险的环境中进行工作,避免了作业人员面临的耗时和危险。但这些设备用于国内现有的长距离的输调水工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国内南水北调等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的渠道、河道长度长,水闸、水坝、泵站结构多样,地形复杂。现有的检测设备大部分需要电缆连接供电,用于长距离的探测非常不便;此外,大部分设备只能够在水下或者水上进行作业,功能状态单一,遇到水下的阻碍或闸坝、复杂地形问题,便无法开展作业。为此,需要一种无需供电、能够自动在水中、水面和水上坡地皆能移动,适应复杂环境,功能状态多样,能够长时间作业的探测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能够在河道、渠道边坡和水中运行,搭载摄像头、激光、声呐等设备,实现长距离、自动化的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作业目标。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包括探测箱、浮板、水上全景设备、无人巡查飞机、水下全景设备、连杆、基座、连轴、滚轴、滚轮;浮板位于探测箱两侧,水上全景设备位于探测箱上部,水下全景设备位于探测箱底,探测箱前部设有进水口,探测箱下部通过连杆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的基座通过连轴与滚轴连接,滚轴为滚轮的轴;所述的探测箱上表面设有太阳能板,内部设有锂电池,能够通过太阳能板获取能量进行充电;所述的水上全景设备顶部为无人巡查飞机的起落台,无人巡查飞机底部和起落台设有电磁充电模块,在无人巡查飞机停驻在起落台上时,能够进行无人巡查飞机的充电;所述的进水口内部设有水质监测设备和水力充电设备,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进水口逆向水流方向时,水流能够驱动水力充电设备向锂电池充电;所述的滚轮设有轮叶,能够在淤泥表面行走,同时能够推动水体反作用前行;所述的基座底部设有齿钉,齿钉尖端为弯折形状,能够插入不平整表面,阻止向弯折方向的滑动;所述的连杆中部设有伸缩节,连杆与基座通过转向球节连接,连杆可伸缩和转动,探测箱漂浮在水面上,通过连杆的伸缩将基座、连轴、滚轴和滚轮沉入水底,使滚轮与渠道底部接触;所述的滚轮能够转动,带动基座前进后退,每个滚轮的2个连轴可分别一伸一缩,使滚轮能够左右转动,带动基座转向;通过连杆的伸缩和转动,基座带动探测箱在水面移动和转向,进入水下行走状态,实现水上全景设备和水下全景设备无死角的全方位探测。作为优选,连杆收缩,将基座、连轴、滚轴和滚轮沉收拢在探测箱底部,通过滚轮转动进入水面游动状态。作为优选,连杆带动基座转动,实现齿钉尖端向顺水流方向,连杆伸张将基座压入渠道底部,通过齿钉锚固基座,实现水中固定状态。作为优选,连杆带动基座转动,将基座贴合渠道斜坡,齿钉尖端斜向下插地,阻止向下滑动,通过滚轮转动,实现坡面爬行状态。作为优选,在水中固定状态时,能够进行无人巡查飞机起停、充电;在水下行走状态时,可控制行走速度和方向,搭载红外线、摄像机、声呐设备进行水上和水下的探测;当遇到需躲避水底障碍物、快速到达探测部位需要时,能够进行水面游动状态;当遇到船闸、堤坝时,能够进行地面爬坡,绕过河道中障碍物。本专利技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针对长距离输调水工程地形复杂、环境多样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具有水下行走、水面游动、水中固定、坡面爬行共四种状态,适用于水上和水下探测、快速移动、充电、绕开水中障碍、坡面探测等多种场景需求;设有太阳能和水利充电,能够长时间长距离的工作;平台水上全景设备、水下全景设备可搭载各种探测装置;滚轮能够实现地面、水中和水底行走功能;基座通过齿钉实现水底固定和坡面抗滑的功能;搭载无人机能够进行空中巡查。综合实现水上、水下、陆地、空中多方位的探测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水下行走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水中固定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水面游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坡面爬坡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基座和连杆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包括探测箱1、浮板2、水上全景设备3、无人巡查飞机4、水下全景设备5、连杆6、基座7、连轴8、滚轴9、滚轮10、进水口11、太阳能板12、起落台13、轮叶14、齿钉15、伸缩节16、转向球节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到图6所示,该专利技术包括一套探测平台,包含有无人巡查飞机4,水上全景设备3搭载全景照相机、水下全景设备5搭载声呐和摄像机,用于河道的结构缺陷探测。首先,将探测平台放入水中,连杆6为收缩,进入水面游动状态,按照探测目标,探测平台游动到河道中央;连杆6伸长将前后滚轮10坐落在河底,顺水流方向从上游向下游进行水下行走,同时全景照相机和声呐开始进行水上和水下的探测,。当探测到水下结构有结构缺陷可能时,探测平台移动到缺陷部位,进入水中固定状态,探测设备开始高精度探测并记录探测数据。当探测到水上结构有结构缺陷可能时,探测平台进入水中固定状态,无人巡查飞机4起飞,无人巡查飞机4接近水上结构缺陷部位,开始进行巡查和数据记录。当锂电池电量低于30%时,探测平台进入水中固定状态,探测箱1调整方向使进水口11逆向水流方向,进行充电。当需要快速移动到某一目标或者水下有障碍时,探测平台进入水面游动状态。当河道上有水闸、堤防、涵管时,探测平台进入地面爬坡状态,绕过障碍后再次进入河道中。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包括探测箱(1)、浮板(2)、水上全景设备(3)、无人巡查飞机(4)、水下全景设备(5)、连杆(6)、基座(7)、连轴(8)、滚轴(9)、滚轮(10);浮板(2)位于探测箱(1)两侧,水上全景设备(3)位于探测箱(1)上部,水下全景设备(5)位于探测箱(1)底,探测箱(1)前部设有进水口(11),探测箱(1)下部通过连杆(6)与基座(7)相连接;所述的基座(7)通过连轴(8)与滚轴(9)连接,滚轴(9)为滚轮(10)的轴;/n所述的探测箱(1)上表面设有太阳能板(12),内部设有锂电池,能够通过太阳能板(12)获取能量进行充电;所述的水上全景设备(3)顶部为无人巡查飞机的起落台(13),无人巡查飞机底部和起落台(13)设有电磁充电模块,在无人巡查飞机停驻在起落台(13)上时,能够进行无人巡查飞机的充电;/n所述的进水口(11)内部设有水质监测设备和水力充电设备,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进水口(11)逆向水流方向时,水流能够驱动水力充电设备向锂电池充电;/n所述的滚轮(10)设有轮叶(14),能够在淤泥表面行走,同时能够推动水体反作用前行;所述的基座(7)底部设有齿钉(15),齿钉(15)尖端为弯折形状,能够插入不平整表面,阻止向弯折方向的滑动;/n所述的连杆(6)中部设有伸缩节(16),连杆(6)与基座(7)通过转向球节(17)连接,连杆(6)可伸缩和转动,探测箱(1)漂浮在水面上,通过连杆(6)的伸缩将基座(7)、连轴(8)、滚轴(9)和滚轮(10)沉入水底,使滚轮(10)与渠道底部接触;所述的滚轮(10)能够转动,带动基座(7)前进后退,每个滚轮(10)的2个连轴(8)可分别一伸一缩,使滚轮(10)能够左右转动,带动基座(7)转向;通过连杆(6)的伸缩和转动,基座(7)带动探测箱(1)在水面移动和转向,进入水下行走状态,实现水上全景设备(3)和水下全景设备(5)无死角的全方位探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结构缺陷探测平台,包括探测箱(1)、浮板(2)、水上全景设备(3)、无人巡查飞机(4)、水下全景设备(5)、连杆(6)、基座(7)、连轴(8)、滚轴(9)、滚轮(10);浮板(2)位于探测箱(1)两侧,水上全景设备(3)位于探测箱(1)上部,水下全景设备(5)位于探测箱(1)底,探测箱(1)前部设有进水口(11),探测箱(1)下部通过连杆(6)与基座(7)相连接;所述的基座(7)通过连轴(8)与滚轴(9)连接,滚轴(9)为滚轮(10)的轴;
所述的探测箱(1)上表面设有太阳能板(12),内部设有锂电池,能够通过太阳能板(12)获取能量进行充电;所述的水上全景设备(3)顶部为无人巡查飞机的起落台(13),无人巡查飞机底部和起落台(13)设有电磁充电模块,在无人巡查飞机停驻在起落台(13)上时,能够进行无人巡查飞机的充电;
所述的进水口(11)内部设有水质监测设备和水力充电设备,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进水口(11)逆向水流方向时,水流能够驱动水力充电设备向锂电池充电;
所述的滚轮(10)设有轮叶(14),能够在淤泥表面行走,同时能够推动水体反作用前行;所述的基座(7)底部设有齿钉(15),齿钉(15)尖端为弯折形状,能够插入不平整表面,阻止向弯折方向的滑动;
所述的连杆(6)中部设有伸缩节(16),连杆(6)与基座(7)通过转向球节(17)连接,连杆(6)可伸缩和转动,探测箱(1)漂浮在水面上,通过连杆(6)的伸缩将基座(7)、连轴(8)、滚轴(9)和滚轮(10)沉入水底,使滚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伟杨阳胡江陈晓璐余梦雪刘敬洋叶伟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