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世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2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涉及河流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生态修复装置无法有效的河流内部所漂浮垃圾进行捞取作业,水面上所漂浮的垃圾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打捞,效率较低,容易影响河流内部水体治理效果的问题;包括装配转轴和滤斗;所述主体为轻质材料构成,主体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固定直板;所述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与主体左右两侧相连,支撑架底部矗立在河道内;所述存储方箱位于主体中间部位处,存储方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处提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水流作为动力来源,带动装配转轴外侧滤斗转动,通过转动的滤斗持续不断的对水流内部所漂浮的垃圾物进行捞取作业,减少河流内部漂浮垃圾物含量,提升河流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流治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的日益扩大迅猛发展,导致水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我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河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活垃圾,需要及时清理,防止污染河流。河流污染治理用生态修复装置可以参考CN104496108B号专利,其主要包括由板材卷绕构成的圆筒,圆筒两端密闭连接分别设有污水管和出口管的端盖,圆筒内通过隔板分割成生态浮床修复区和生化处理区;所述的生态浮床修复区包括连接污水管的沉水弯头以及种植有植物的浮床,植物顶部伸出圆筒;所述的生化处理区包括螺旋缠绕空心伸缩杆的链状填料,空心伸缩杆杆体上设有透气孔,杆体内设有复合菌群。现有类似的河流污染治理用生态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多采用种植水生绿植的方式对水体进行净化作业,功能较为单一化,无法有效的在水生绿植对水体净化的同时,自行对水面上所漂浮的垃圾物进行捞取收集作业,水面上所漂浮垃圾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打捞,效率较低容易影响河流内部水体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河流污染治理用生态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多采用种植水生绿植的方式对水体进行净化作业,功能较为单一化,无法有效的在水生绿植对水体净化的同时,自行对水面上所漂浮的垃圾物进行捞取收集作业,水面上所漂浮垃圾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打捞,效率较低,容易影响河流内部水体治理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主体、支撑架、存储方箱、装配转轴、滤斗、底连架、竖向驱动轴、横向驱动轴、主动转轴和镂空种植筒;所述主体为轻质材料构成主体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固定直板;所述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与主体左右两侧相连,支撑架底部矗立在河道内;所述存储方箱位于主体中间部位处,存储方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处提手;所述装配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主体所设有的进水通道左右两侧内,且装配转轴外端连接有一处从动锥齿轮,装配转轴外端从动锥齿轮位于主体外侧;所述滤斗共有六处分为左右两组,两组滤斗分别安装在两处装配转轴外侧;所述底连架位于主体底部;所述竖向驱动轴共有两处,竖向驱动轴分别位于主体左右两侧;所述横向驱动轴位于底连架内部,横向驱动轴通过竖向驱动轴与装配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共有八处,分为左右两组,两组主动转轴分别连接于两处底连架内,主动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螺旋桨和主动锥齿轮相连所述镂空种植筒排列于浮块内,浮块分别位于主体左右两侧外部。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进水通道,进水通道底部五分之三位于水面以下,装配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进水通道顶部内,装配转轴外端通过螺栓分别呈环绕连接有三处滤斗,滤斗活动于主体左右两侧进水通道内。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放置槽,放置槽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排口,存储方箱滑动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滤斗呈倾斜状,滤斗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水通道左右两侧内壁滑动贴合,且滤斗内侧与放置槽左右两侧所开设的排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驱动轴转动连接于主体外侧,竖向驱动轴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处二级锥齿轮,竖向驱动轴上端二级锥齿轮与装配转轴外端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横向驱动轴转动于底连架底部内,横向驱动轴外部设有五处一级锥齿轮,且竖向驱动轴下端二级锥齿轮与横向驱动轴外部一级锥齿轮啮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连架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主体底部左右两端,底连架内部转动连接有四处主动转轴,主动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处螺旋桨,螺旋桨后端固定安装有一处主动锥齿轮,螺旋桨后端主动锥齿轮与横向驱动轴外侧一级锥齿轮啮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进水斜板,进水斜板内端与主体内部所开设的进水通道相连通,进水斜板底部五分之三位于水面以下。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底部安装有配重块,主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四处连接滑孔,且支撑架顶部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贯穿于主体左右两侧连接滑孔内;所述浮块前端与进水斜板相连,浮块后端与固定直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浮块内部呈排列状开设有多处绿植栽种孔,镂空种植筒安插于浮块内部绿植栽种孔内,且镂空种植筒底部呈镂空状,水生绿植栽种于镂空种植筒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装配转轴和滤斗的设置,有利于当水面水流流经主体左右两处进水通道内部时,装配转轴带动三处滤斗在进水通道内部转动运行,使滤斗转动至进水通道内部水流内,对水流顶部所漂浮的垃圾物进行捞取作业,减少河流内部漂浮垃圾物含量,进而提升水流质量;并且配合滤斗倾斜状的设置,当滤斗内侧转动至排口部位时,滤斗内部所捞取的垃圾物受滤斗倾斜内壁的影响自行滑动至排口部位处,垃圾物通过排口落入放置槽所放置的存储方箱内,即可对滤斗内部捞取物进行集中收集作业。2.主动转轴、横向驱动轴和竖向驱动轴的设置,有利于当水流带动四处螺旋桨同步转动时,螺旋桨带动横向驱动轴转动,横向驱动轴进一步带动竖向驱动轴转动,从而通过竖向驱动轴带动装配转轴转动,实现驱动装配转轴外侧滤斗转动运行,通过水流动力驱动滤斗转动运行,使装置运行更加节能化。3.支撑架和浮块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河流水位高度,通过浮块带动主体上下抬升,并在主体上下抬升过程中,通过支撑架对主体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保障主体漂浮使用的稳定性并且配合镂空种植筒的使用,可将水生绿植栽种于主体左右两侧浮块内,使水生绿植根系位于水面以下,通过水生绿植根系对水体进行辅助净化,提升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顶部轴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底部轴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存储方箱和浮块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与装配转轴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轴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转轴与滤斗拆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底连架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放置槽;102、排口;103、进水通道;104、连接滑孔;105、进水斜板;106、固定直板;2、支撑架;201、配重块;3、存储方箱;4、装配转轴;401、从动锥齿轮;5、滤斗;6、底连架;7、竖向驱动轴;701、二级锥齿轮;8、横向驱动轴;801、一级锥齿轮;9、主动转轴;901、螺旋桨;902、主动锥齿轮;10、浮块;1001、绿植栽种孔;11、镂空种植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撑架(2)、存储方箱(3)、装配转轴(4)、滤斗(5)、底连架(6)、竖向驱动轴(7)、横向驱动轴(8)、主动转轴(9)和镂空种植筒(11);所述主体(1)为轻质材料构成,主体(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固定直板(106);所述支撑架(2)顶部左右两侧与主体(1)左右两侧相连,支撑架(2)底部矗立在河道内;所述存储方箱(3)位于主体(1)中间部位处,存储方箱(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处提手;所述装配转轴(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主体(1)所设有的进水通道(103)左右两侧内,且装配转轴(4)外端连接有一处从动锥齿轮(401),装配转轴(4)外端从动锥齿轮(401)位于主体(1)外侧;所述滤斗(5)共有六处,分为左右两组,两组滤斗(5)分别安装在两处装配转轴(4)外侧;所述底连架(6)位于主体(1)底部;所述竖向驱动轴(7)共有两处,竖向驱动轴(7)分别位于主体(1)左右两侧;所述横向驱动轴(8)位于底连架(6)内部,横向驱动轴(8)通过竖向驱动轴(7)与装配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9)共有八处,分为左右两组,两组主动转轴(9)分别连接于两处底连架(6)内,主动转轴(9)前后两端分别与螺旋桨(901)和主动锥齿轮(902)相连;所述镂空种植筒(11)排列于浮块(10)内,浮块(10)分别位于主体(1)左右两侧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撑架(2)、存储方箱(3)、装配转轴(4)、滤斗(5)、底连架(6)、竖向驱动轴(7)、横向驱动轴(8)、主动转轴(9)和镂空种植筒(11);所述主体(1)为轻质材料构成,主体(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固定直板(106);所述支撑架(2)顶部左右两侧与主体(1)左右两侧相连,支撑架(2)底部矗立在河道内;所述存储方箱(3)位于主体(1)中间部位处,存储方箱(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处提手;所述装配转轴(4)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主体(1)所设有的进水通道(103)左右两侧内,且装配转轴(4)外端连接有一处从动锥齿轮(401),装配转轴(4)外端从动锥齿轮(401)位于主体(1)外侧;所述滤斗(5)共有六处,分为左右两组,两组滤斗(5)分别安装在两处装配转轴(4)外侧;所述底连架(6)位于主体(1)底部;所述竖向驱动轴(7)共有两处,竖向驱动轴(7)分别位于主体(1)左右两侧;所述横向驱动轴(8)位于底连架(6)内部,横向驱动轴(8)通过竖向驱动轴(7)与装配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9)共有八处,分为左右两组,两组主动转轴(9)分别连接于两处底连架(6)内,主动转轴(9)前后两端分别与螺旋桨(901)和主动锥齿轮(902)相连;所述镂空种植筒(11)排列于浮块(10)内,浮块(10)分别位于主体(1)左右两侧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进水通道(103),进水通道(103)底部五分之三位于水面以下,装配转轴(4)分别转动连接于进水通道(103)顶部内,装配转轴(4)外端通过螺栓分别呈环绕连接有三处滤斗(5),滤斗(5)活动于主体(1)左右两侧进水通道(10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用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放置槽(101),放置槽(10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排口(102),存储方箱(3)滑动放置于放置槽(101)内;所述滤斗(5)呈倾斜状,滤斗(5)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水通道(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学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