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清洗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透析膜损伤小的透析器复用工艺方法及其设备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其具体步骤及工作流程有:(1)冲洗1;(2)双压力清洗;(3)冲洗2;(4)压力测量;(5)容积测量;(6)透析器消毒。为实施这种透析器复用工艺方法所采用的设备装置,包括透析器、管路、清洗液容器、负压泵和负压表等,特别还包括,正压泵和正压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器的方法及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及其设备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主要治疗手段。血液透析就是将病人血液和透析液同时以相反方向引入透析器内,分别流经透析膜两侧,两侧的溶质和水在浓度和压力梯度下做跨膜运动,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代谢积累的尿素、肌酐、胍类、酸根和过多的电解质被交换至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碳酸氢根、葡萄糖、水杨酸盐、电解质等肌体所需物质补充到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治疗目的。其血液透析器的工作原理见图1。血液透析器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器具。每次对患者进行透析后,残留的血液和杂质将粘附在透析膜上。对使用后的透析器进行复用清洗处理,把残留的血液成分和透析器脱落纤维从透析膜上清洗出去,经过测试、消毒后再次为同一人重复使用,称为透析器复用技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对无力支付长期昂贵的血液透析费用的患者采用透析器复用技术。透析器复用技术的作用有(1)提高透析器的清洗质量,改善透析膜对生物的相容性,降低“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透析病人的透析治疗效果;(2)增加透析器反复使用的次数,切实减轻透析病人的经济负担;(3)定量测定透析器的相关参数,给医护人员提供科学客观的指标;(4)改手工清洗为自动清洗,大大降低透析护士的劳动强度; (5)减少了透析器废弃的数量,所以也减少了环境污染。透析器复用机是以单片机为中心,通过电子线路、电磁阀、泵分别控制反渗水、清洗液、消毒液,实现对透析器中血液通道、透析液通道的清洁、消毒,并对透析膜的通透性、透析器的容量等参数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能否继续使用的专用设备。现有透析器复用机的工作流程(1)冲洗1反渗水→血液入口→透析器膜内→血液出口→排水作用在反渗水的压力下做透析膜内的血路冲洗,去除透析器膜内残留的污血、蛋白和脱落的纤维组织。(2)清洗清洗液→透析液入口→透析器膜外→透析器膜内→血液入口→排水作用用主要成分为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配制的清洗液,对遗留在透析器膜内的蛋白质及血块进行溶解,以尽可能的恢复膜内血室的容积。(3)冲洗2反渗水→血液出口→透析器膜内→血液入口→排水作用除了冲洗1的作用外,进一步冲去被溶解的膜内的蛋白质等残留物,使透析器更加洁净,膜内血室的容积更大。(4)压力测量透析器压力测量的目的在于判断透析膜是否有泄漏。方法是透析器血液出口封闭,血液入口接大气,透析液出口封闭,用26.7kPa(200mmHg)的负压施加于透析液入口,如果在60秒钟内负压下降大于6.7KP(50mmhg),表示透析膜已存在破损,该透析器禁止继续使用。压力测量的工作原理参见图2。(5)容积测量透析器经过使用后,因蛋白质及血块阻塞于透析膜内的纤维素内,使得透析器的有效容积会逐渐减少,根据M=ρv即质量体积密度与体积的原理,当密度ρ=1时,体积等于质量。将反渗水注入血路即透析膜内,然后压入到清洗液容器测量,如果所测值小于原始容积的80%,则该透析器禁止继续使用。容积测量的工作原理参见图3。(6)透析器消毒如果透析器压力和容积测量合格,复用程序自动进入消毒液配制,然后把消毒液注入透析膜内外,对透析器进行消毒。上述现有国内外透析器复用技术的缺陷有透析器经过使用后,凝血组织阻塞了部分透析膜内孔,很难用水冲洗干净,使透析器的有效容积急剧下降,一般只能用到3次左右就要被废弃。国内外生产的多款复用机中,绝大部分由于没有采用清洗液清洗膜外/膜内的工序,所以导致以下问题1.当发现第一次复用没有处理干净,在做第二次复用清洗时,高压的反渗水易造成透析膜损伤;2.第二次的复用过程增加了时间,降低了效率。有少数先进的透析器复用机机型采用了一种清洗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透析器的膜内一端接一个恒定的负压,另一端接口封闭;膜外一端通过管路与清洗液容器相连,另一端接口封闭。在大气的压力作用下清洗液从膜外向膜内做垮膜运动,通过清洗液溶解或松动透析器膜内附着的部分蛋白及血凝组织,达到增大膜内容积的目的。该透析器复用的工作原理见图4。该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透析器的复用质量,但存在清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透析膜损伤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清洗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透析膜损伤小的透析器复用工艺方法及其设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其具体步骤及工作流程包括(1)冲洗1反渗水→血液入口→透析器膜内→血液出口→排水(2)双压力清洗清洗液→透析液入口→透析器膜外→透析器膜内→血液入口→排水清洗过程中,将负压施加到透析器的膜内,同时将正压作用于透析器膜外的清洗液,正负压力的绝对值相等,其绝对值数为200mmHg。(3)冲洗2反渗水→血液出口→透析器膜内→血液入口→排水(4)压力测量(5)容积测量(6)透析器消毒为实施这种透析器复用工艺方法所采用的设备装置,包括透析器、管路、清洗液容器、负压泵和负压表等,其中透析器的一透析液口通过管路与清洁液容器的一端连接,而负压泵、负压表则与透析器的一血液口连接,特别的,该设备装置还包括正压泵和正压表,其中正压泵、正压表与清洁液容器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及其设备装置的试验过程和有益效果我们在研制自行设计的单片机透析器复用机的过程中,经过大量试验的统计,一般在复用10次以内,透析器压力测量基本都合格,很少发生破膜现象。影响复用次数的主要问题在于透析器经过使用后,因凝血组织阻塞了部分的透析膜内孔,使得透析器有效容积减少,是造成透析器废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透析器复用中保持透析器有效容积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清洗工艺的试验过程(1)只在膜内施加一个大小为400mmHg的负压,用膜内负压把膜外的清洗液向膜内拉入时,清洗液通过的速度很慢,参见图4;(2)用大小为400mmHg的正压施加到清洗液,从膜外向膜内压入进行清洗时,清洗液通过的速度很快,通透能力有很大提高,几乎增加近3倍;(3)当把200mmHg的负压施加到膜内,同时把200mmHg的正压作用于膜外的清洗液,清洗液通过透析膜的速度增加近5倍,参见图5。为了证实该工艺方法具有普遍性,用反渗水代替清洗液,在相同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下进行试验,也得到相同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及其设备装置,在现有透析器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在在清洗工序中增添了双压力工艺,采用这种推拉方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清洗膜内的血液成份附着物,使清洗后的透析膜通透性更好,膜的受力最小。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膜内容积,有利于提高使用次数,提高复用速度。且清洗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经查询,该工艺技术的提出和使用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使用该技术经过上百次的复用试验和测试,证明透析器清洗后压力泄漏和容积值下降减小,证明该项新技术对透析膜损伤小,安全可靠,完全能够在透析器复用机中投入临床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验,并借鉴国外同类工艺及设备的工作流程对透析器的冲洗模式、反超清洗、消毒液灌注方法、通透性和容积检测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尤其通过对双压力清洗工艺技术的研究,使该技术专利技术的医院独立研制的透析器清洗复用机的复用效果有明显提高,复用时间明显缩短。样机经临床试用,清洗效果和消毒情况得到了合格的验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析器复用的工艺方法,其具体步骤及工作流程包括:(1)冲洗1反渗水→血液入口→透析器膜内→血液出口→排水(2)双压力清洗清洗液→透析液入口→透析器膜外→透析器膜内→血液入口→排水清洗过程中,将负压 施加到透析器的膜内,同时将正压作用于透析器膜外的清洗液,且正负压力的绝对值相等,其绝对值数为200mmHg。(3)冲洗2反渗水→血液出口→透析器膜内→血液入口→排水(4)压力测量(5)容积测量(6)透 析器消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光荣,蒋德林,叶海荣,程捷,许旭光,钟建华,卓海,陈奕,谭宏峰,黄爱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