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134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病理科领域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架,所述支撑脚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两组所述支撑脚架之间贯穿设置有外螺纹杆,右侧所述支撑脚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外螺纹杆的右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内螺纹滑块,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与外螺纹杆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活动杆,所述外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板,设置有可快速固定取材台的定位板机构,可以将取材台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实现快速又牢固的定位,有利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
本技术涉及病理科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
技术介绍
医务人员在研究疾病发生原因时,病理诊断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必要措施,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医务人员使用取材台将组织制成标本并使用显微镜检查。但是,在病理诊断的过程中,普通的取材台存在感染标本的隐患,不利于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而且,普通的取材台功能单一,无法及时对使用工具进行冲洗与脏物的放置;在取材过程中,由于每位医生的身高和体型都不一样,医生在化验样本时很容易工作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现有的取材台不能对取材台的高度进行调整;另外一般的取材台都不便于进行移动,不能快速的对取材台进行转运,便捷性不高,且移动后也无法进行便捷快速的固定,很容易造成工作中取材台的移动,进一步的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病理诊断的过程中,普通的取材台存在感染标本的隐患,不利于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而且,普通的取材台功能单一,无法及时对使用工具进行冲洗与脏物的放置;在取材过程中,由于每位医生的身高和体型都不一样,医生在化验样本时很容易工作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现有的取材台不能对取材台的高度进行调整;另外一般的取材台都不便于进行移动,不能快速的对取材台进行转运,便捷性不高,且移动后也无法进行便捷快速的固定,很容易造成工作中取材台的移动,进一步的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架,所述支撑脚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两组所述支撑脚架之间贯穿设置有外螺纹杆,右侧所述支撑脚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外螺纹杆的右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内螺纹滑块,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与外螺纹杆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活动杆,所述外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板,两组所述定位活动杆的下端均与定位板相互铰接,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侧壁,所述支撑侧壁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支撑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紫外线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驱动轴,所述支撑驱动轴的顶部插接有实验板,所述支撑驱动轴的下端套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实验板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实验板的左侧设置有出水喷头,所述出水喷头的下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侧设置有蓄水盒,所述实验板的右侧设置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连通有废水收集盒,所述蓄水盒与废水收集盒均设置于实验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底板、升降顶板、螺纹杆支撑架、双头螺杆、第二内螺纹滑块、滑轨、升降滑杆和第二驱动电机,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升降顶板,所述升降顶板与升降底板之间的内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支撑架,同侧两组所述螺纹杆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双头螺杆,两组所述双头螺杆的两端螺纹表面均套接有第二内螺纹滑块,且双头螺杆与第二内螺纹滑块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升降顶板与升降底板之间的内侧壁均设置有两组滑轨,所述第二内螺纹滑块与升降顶板和升降底板均通过滑轨活动连接,四组所述第二内螺纹滑块的侧壁交叉设置有两组升降滑杆,两组所述升降滑杆的中部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升降顶板与升降底板的右端螺纹杆支撑架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两组所述双头螺杆的右端与对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清洗槽的内腔设置有过滤孔洞。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杆的两端于支撑脚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驱动轴与实验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喷头的顶部设置有松紧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电机控制调节取材台的高度与转动,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进行调节,便于提高使用医生的舒适度,使医生不那么容易劳累;其次,设置有电机控制的升降机构,由于取材台一般上方摆放的物品较多,重量较重,人工调节极为不便,自动控制调节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调节工作,也使得高度升降更加平稳,取材台上的物品不容易翻倒;再者,设置有电机控制的可旋转实验板,使得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方向角度的实验时,无需对实验对象进行频繁移动,也避免了实验样品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人为破坏;最后,设置有可快速固定取材台的定位板机构,可以将取材台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实现快速又牢固的定位,有利于本技术的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清洗槽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底板,2-支撑脚架,3-万向轮,4-外螺纹杆,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内螺纹滑块,7-定位活动杆,8-定位板,9-升降机构,91-升降底板,92-升降顶板,93-螺纹杆支撑架,94-双头螺杆,95-第二内螺纹滑块,96-滑轨,97-升降滑杆,98-第二驱动电机,10-固定板,11-支撑侧壁,12-置物板,13-支撑顶板,14-紫外线灯,15-支撑驱动轴,16-实验板,17-第一驱动齿轮,18-第三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齿轮,20-出水喷头,201-松紧阀,21-水泵,22-蓄水盒,23-清洗槽,231-过滤孔洞,24-废水收集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架2,支撑脚架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两组支撑脚架2之间贯穿设置有外螺纹杆4,右侧支撑脚架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外螺纹杆4的右端与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外螺纹杆4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内螺纹滑块6,第一内螺纹滑块6与外螺纹杆4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两组第一内螺纹滑块6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活动杆7,外螺纹杆4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板8,两组定位活动杆7的下端均与定位板8相互铰接,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9,升降机构9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架(2),所述支撑脚架(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两组所述支撑脚架(2)之间贯穿设置有外螺纹杆(4),右侧所述支撑脚架(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外螺纹杆(4)的右端与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杆(4)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内螺纹滑块(6),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6)与外螺纹杆(4)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6)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活动杆(7),所述外螺纹杆(4)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板(8),两组所述定位活动杆(7)的下端均与定位板(8)相互铰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侧壁(11),所述支撑侧壁(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2),所述支撑侧壁(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13),所述支撑顶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紫外线灯(14),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驱动轴(15),所述支撑驱动轴(15)的顶部插接有实验板(16),所述支撑驱动轴(15)的下端套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7),所述实验板(16)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1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二驱动齿轮(19),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7)与第二驱动齿轮(19)相互啮合,所述实验板(16)的左侧设置有出水喷头(20),所述出水喷头(20)的下端连通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外侧设置有蓄水盒(22),所述实验板(16)的右侧设置有清洗槽(23),所述清洗槽(23)的底部连通有废水收集盒(24),所述蓄水盒(22)与废水收集盒(24)均设置于实验板(16)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病理科取材台,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架(2),所述支撑脚架(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两组所述支撑脚架(2)之间贯穿设置有外螺纹杆(4),右侧所述支撑脚架(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外螺纹杆(4)的右端与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杆(4)的表面套接有两组第一内螺纹滑块(6),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6)与外螺纹杆(4)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内螺纹滑块(6)的侧壁设置有定位活动杆(7),所述外螺纹杆(4)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板(8),两组所述定位活动杆(7)的下端均与定位板(8)相互铰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侧壁(11),所述支撑侧壁(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2),所述支撑侧壁(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13),所述支撑顶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紫外线灯(14),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驱动轴(15),所述支撑驱动轴(15)的顶部插接有实验板(16),所述支撑驱动轴(15)的下端套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7),所述实验板(16)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1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套接有第二驱动齿轮(19),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7)与第二驱动齿轮(19)相互啮合,所述实验板(16)的左侧设置有出水喷头(20),所述出水喷头(20)的下端连通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外侧设置有蓄水盒(22),所述实验板(16)的右侧设置有清洗槽(23),所述清洗槽(23)的底部连通有废水收集盒(24),所述蓄水盒(22)与废水收集盒(24)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刚付翠芝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