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04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包括罐体、支腿、分隔板、轴承、伺服电机、转轴、第一搅拌安装块、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安装块、第二搅拌叶片、上加液管、上出水口、下加液管、上分流管、下分流管、进水管、计量泵和下出水口;分隔板安装在罐体内部,且倾斜布置;轴承安装在分隔板中部;伺服电机安装在罐体顶部,伺服电机通过连轴器与转轴连接;转轴中部与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污水浓度,通过计量泵控制进水量以及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叶片来回不停地搅拌,搅拌更充分,而且可以使罐体中的水形成湍流,从而使得絮凝剂和水充分混合,达到更好的溶解效果,同时配比助凝剂或者消毒剂,以增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因此,有专家建议,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在现有的各种污水处理方案中,终端水处理中絮凝剂、助凝剂及其它净水试剂的使用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因此用于投加药剂及提高溶解效率的加药设备在水处理系统中普遍使用。很多污水厂对絮凝剂的配制方法和方式不够重视,在设备和操作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搅拌、水温、投放量等等,这些大大降低絮凝剂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在罐内充分搅拌后可以使絮凝剂以及助凝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增强絮凝剂和助凝剂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包括罐体、支腿、分隔板、轴承、伺服电机、转轴、第一搅拌安装块、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安装块、第二搅拌叶片、上加液管、上出水口、下加液管、上分流管、下分流管、进水管、计量泵和下出水口;分隔板安装在罐体内部,且倾斜布置;轴承安装在分隔板中部;伺服电机安装在罐体顶部,伺服电机通过连轴器与转轴连接;转轴中部与轴承连接;第一搅拌安装块安装在转轴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上方;第一搅拌叶片安装在第一搅拌安装块的端面;第二搅拌安装块安装转轴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下方;第二搅拌叶片安装在第二搅拌安装块的端面;上加液管安装在罐体上,且位于分隔板上方,上加液管内设有阀门;上出水口开设在罐体上,且位于分隔板倾斜低的一侧的上方;下加液管安装在罐体上,且下加液管的出口位于分隔板下方,下加液管上设有控制阀;上分流管安装在罐体上,且位于分隔板上方;下分流管安装在罐体上,且位于分隔板下方;进水管同时连通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进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位于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之间;计量泵安装在进水管顶端。优选的,第一搅拌叶片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搅拌安装块的端面;第二搅拌叶片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二搅拌安装块的端面。优选的,上出水口外部套接有上出水管,上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下出水口外部套接下出水管,下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优选的,上加液管内腔上端设有刻度。优选的,轴承上下表面均设有保护套。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根据污水浓度,通过计量泵控制进水量以及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叶片来回不停地搅拌,搅拌更充分,而且可以使罐体中的水形成湍流,从而使得絮凝剂和水充分混合,达到更好的溶解效果,同时配比助凝剂或者消毒剂,以增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污水净化用加药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支腿;3、分隔板;4、轴承;5、伺服电机;6、转轴;7、第一搅拌安装块;8、第一搅拌叶片;9、第二搅拌安装块;10、第二搅拌叶片;11、上加液管;12、阀门;13、上出水口;14、控制阀;15、上出水管;16、下加液管;17、上分流管;18、下分流管;19、进水管;20、计量泵;21、下出水口;22、下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包括罐体1、支腿2、分隔板3、轴承4、伺服电机5、转轴6、第一搅拌安装块7、第一搅拌叶片8、第二搅拌安装块9、第二搅拌叶片10、上加液管11、上出水口13、下加液管16、上分流管17、下分流管18、进水管19、计量泵20和下出水口21;分隔板3安装在罐体1内部,且倾斜布置;轴承4安装在分隔板3中部;伺服电机5安装在罐体1顶部,伺服电机5通过连轴器与转轴6连接;转轴6中部与轴承4连接;第一搅拌安装块7安装在转轴6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第一搅拌叶片8安装在第一搅拌安装块7的端面;第二搅拌安装块9安装转轴6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3下方;第二搅拌叶片10安装在第二搅拌安装块9的端面;上加液管11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上加液管11内设有阀门12;上出水口13开设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倾斜低的一侧的上方;下加液管16安装在罐体1上,且下加液管16的出口位于分隔板3下方,下加液管16上设有控制阀14;上分流管17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下分流管18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下方;进水管19同时连通上分流管17和下分流管18,进水管19上设有控制阀14;控制阀14位于上分流管17和下分流管18之间;计量泵20安装在进水管19顶端。本技术中,根据污水浓度,通过计量泵20控制进水量以及伺服电机5带动第一搅拌叶片8来回不停地搅拌,搅拌更充分,而且可以使罐体1中的水形成湍流,从而使得絮凝剂和水充分混合,达到更好的溶解效果,同时配比助凝剂或者消毒剂,以增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叶片8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搅拌安装块7的端面,使得上半腔搅拌更充分,絮凝剂溶解更充分;第二搅拌叶片10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二搅拌安装块9的端面,使得下半腔搅拌更充分,助凝剂或者消毒剂溶解更充分。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分隔板3为电加热板,可以对水溶液进行加热,加速絮凝剂在水中溶解,提高絮凝剂的溶解速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出水口13外部套接有上出水管15,上出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14,可以方便的将配比好的絮凝剂投放到待处理的污水中,对污水进行处理;下出水口21外部套接下出水管22,下出水管22上设有控制阀14,通过调节控制阀14可以方便的将溶解好的助凝剂或者消毒剂投放到待处理的污水中,对污水进行处理。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加液管11内腔上端设有刻度,可以根据污水的浓度,配比好絮凝剂,通过刻度来控制絮凝剂的添加量,同时通过计量泵20通入充足的水,保证絮凝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增强絮凝剂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轴承4上下表面均设有保护套,一方面对轴承进行保护,防止腐蚀,另一方面防止罐体1上半腔的水进入到罐体1的下半腔。本技术中,使用时,根据污水浓度配比好絮凝剂,絮凝剂添加到上加液管11中,通过刻度投放剂量,打开阀门12,絮凝剂进入罐体1的上半腔,通过计量泵20配比水通过上分流管17进入罐体1上半腔进行溶解,同时配比助凝剂或者消毒剂,通过下加液管16投入到罐体1下半腔内,通过计量泵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支腿(2)、分隔板(3)、轴承(4)、伺服电机(5)、转轴(6)、第一搅拌安装块(7)、第一搅拌叶片(8)、第二搅拌安装块(9)、第二搅拌叶片(10)、上加液管(11)、上出水口(13)、下加液管(16)、上分流管(17)、下分流管(18)、进水管(19)、计量泵(20)和下出水口(21);分隔板(3)安装在罐体(1)内部,且倾斜布置;轴承(4)安装在分隔板(3)中部;伺服电机(5)安装在罐体(1)顶部,伺服电机(5)通过连轴器与转轴(6)连接;转轴(6)中部与轴承(4)连接;第一搅拌安装块(7)安装在转轴(6)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第一搅拌叶片(8)安装在第一搅拌安装块(7)的端面;第二搅拌安装块(9)安装在转轴(6)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3)下方;第二搅拌叶片(10)安装在第二搅拌安装块(9)的端面;上加液管(11)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上加液管(11)内设有阀门(12);上出水口(13)开设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倾斜低的一侧的上方;下加液管(16)安装在罐体(1)上,且下加液管(16)的出口位于分隔板(3)下方,下加液管(16)上设有控制阀(14);上分流管(17)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下分流管(18)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下方;进水管(19)同时连通上分流管(17)和下分流管(18),进水管(19)上设有控制阀(14);控制阀(14)位于上分流管(17)和下分流管(18)之间;计量泵(20)安装在进水管(19)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净化用加药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支腿(2)、分隔板(3)、轴承(4)、伺服电机(5)、转轴(6)、第一搅拌安装块(7)、第一搅拌叶片(8)、第二搅拌安装块(9)、第二搅拌叶片(10)、上加液管(11)、上出水口(13)、下加液管(16)、上分流管(17)、下分流管(18)、进水管(19)、计量泵(20)和下出水口(21);分隔板(3)安装在罐体(1)内部,且倾斜布置;轴承(4)安装在分隔板(3)中部;伺服电机(5)安装在罐体(1)顶部,伺服电机(5)通过连轴器与转轴(6)连接;转轴(6)中部与轴承(4)连接;第一搅拌安装块(7)安装在转轴(6)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第一搅拌叶片(8)安装在第一搅拌安装块(7)的端面;第二搅拌安装块(9)安装在转轴(6)的圆周面上,且位于分隔板(3)下方;第二搅拌叶片(10)安装在第二搅拌安装块(9)的端面;上加液管(11)安装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上方,上加液管(11)内设有阀门(12);上出水口(13)开设在罐体(1)上,且位于分隔板(3)倾斜低的一侧的上方;下加液管(16)安装在罐体(1)上,且下加液管(16)的出口位于分隔板(3)下方,下加液管(16)上设有控制阀(14);上分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重科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