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散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021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淋散射塔,通过在散射塔中设置储烟室,烟气进入散射塔后先在储烟室中通过喷淋装置喷淋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烟气通过散射器进入吸收浆液中再次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处理后的烟气经过烟气上升通道进入上仓并通过烟气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储烟室沿散射塔内壁设置一周,中间区域构成烟气上升通道,从而使吸收浆液中的烟气能够更加顺畅的通过烟气上升通道排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吸收浆液流量传感器以及氨流量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散射塔中吸收浆液的循环情况以及氨供给量,从而调整循环泵和氨供给泵的工况;通过在烟气出口处设置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淋散射塔
本技术涉及脱硫脱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散射塔。
技术介绍
燃煤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各种形式的燃煤锅炉进行烟气污染物处理,是工业领域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湿法脱硫,特别是石灰石-石膏湿法喷淋脱硫技术是燃煤企业主采用的脱硫技术,该技术虽然脱硫效率能够达到95%,以脱硫塔入口SO2浓度1500mg/Nm3为例,脱硫效率需要达到97.7%才能使其出口SO2低于35mg/Nm3。当前应对该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脱硫塔的改造,如增加喷淋层、进行双塔串联、单塔双循环等方式,提高脱硫效率,改造后的脱硫塔脱硫效率基本能够满足SO2低于35mg/Nm3的要求,但使得脱硫系统复杂、烟气阻力增大,投资和运行成本均高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淋散射塔,以至少解决现有喷淋散射塔结构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喷淋散射塔,包括塔体以及位于所述塔体内部的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设置有烟气进口,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腔体包括上仓、中仓和下仓,所述上仓中设置有除雾器和水膜板,所述水膜板设置在所述除雾器下方;所述中仓中包括储烟室,所述储烟室由顶板、侧板、所述塔体的侧壁和散射器组成;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组成所述储烟室的塔体侧壁上,所述储烟室中在所述烟气进口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下仓的底部容纳有吸收浆液;所述散射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伸入至所述吸收浆液中;所述中仓中除去所述储烟室之外的空间构成烟气上升通道,所述烟气上升通道连通所述下仓和所述上仓;所述塔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下仓。基于上述,所述塔体外部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下仓。基于上述,所述储烟室在所述腔体中沿所述塔体的内壁设置一周,所述储烟室的中间设置所述烟气上升通道。基于上述,所述塔体的侧壁上与所述水膜板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水膜板提供水分的水进入口。基于上述,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所在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吸收浆液流量传感器。基于上述,所述喷淋散射塔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下仓中吸收浆液PH值的PH值传感器以及用于显示PH值的PH表。基于上述,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第二循环泵所在的管道并联设置,并联后的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下仓并通过氨供给泵连接氨水供应单元。基于上述,所述氨供给泵所在管路上设置有氨流量传感器。基于上述,所述烟气出口处设置有NOx传感器和SOx传感器。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本技术在喷淋散射塔中设置有储烟室,烟气进入喷淋散射塔后先在储烟室中通过喷淋装置喷淋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烟气通过散射器进入吸收浆液中再次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处理后的烟气经过烟气上升通道进入上仓并通过烟气出口排出。本技术中储烟室沿散射塔内壁设置一周,中间区域构成烟气上升通道,且烟气上升通道对应的吸收浆液中不设置散射器,从而使吸收浆液中的烟气能够更加顺畅的通过烟气上升通道排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吸收浆液流量传感器以及氨流量传感器,从而能够实时监测喷淋散射塔中吸收浆液的循环情况以及氨供给量,从而调整循环泵和氨供给泵的工况;并通过在烟气出口处设置NOx传感器和SOx传感器,实时监测烟气处理情况,并根据烟气处理情况确定是否调整喷淋散射塔的工况,实现高效的脱硫脱硝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例中喷淋散射塔浆液PH控制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实例中喷淋散射塔浆液PH控制效果图;图3是本技术实例中喷淋散射塔脱硝控制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实例中喷淋散射塔脱硝控制效果图;图5是本技术实例中喷淋散射塔脱硫控制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实例中基础解耦控制方框图;图7是本技术实例中分段延时解耦控制方框图;图8是本技术实例中氨量调节控制效果图;图9是本技术实例中喷淋散射塔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烟气出口;2为除雾器;3为水膜板;4为上仓;5为中仓;6为下仓;7为上升通道;8为烟气通道;9为散射器;10为吸收浆液;11为气泡发生器;12为喷淋装置;13为烟气进口;14为水进入口;15为循环泵;16为循环泵;17为氨供给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淋散射塔,如图9所示,该喷淋散射塔包括塔体以及位于塔体内部的腔体;塔体的侧壁设置有烟气进口13,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1;腔体分为上仓4、中仓5和下仓6,上仓4中设置有除雾器2和水膜板3,水膜板3设置在除雾器2下方;中仓5中包括储烟室,储烟室由顶板、侧板、塔体的侧壁和散射器9组成;烟气进口13设置在组成储烟室的塔体侧壁上,储烟室中在烟气进口13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12;下仓6的底部容纳有吸收浆液10。散射器9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伸入至吸收浆液10中,在散射器9中包括气泡发生器11;中仓5中除去储烟室之外的空间构成烟气上升通道7,烟气上升通道7连接下仓6和上仓4;塔体外部设置有循环泵15和循环泵16,两个循环泵均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喷淋装置12和下仓6。塔体的侧壁上与水膜板3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给水膜板3提供水分的水进入口14,本技术中塔体呈圆柱形,储烟室在腔体中沿塔体的内壁设置一周,储烟室的中间设置烟气上升通道7,从图9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烟气上升通道7下方的吸收浆液中没有设置散射器,这样能够便于吸收浆液中的烟气进入烟气上升通道7。本实施例中两个循环泵所在的管道并联设置,并联后的管道一端连接喷淋装置,另一端连接下仓并通过氨供给泵17连接氨水供应单元,两个循环泵所在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吸收浆液流量传感器。同时喷淋散射塔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下仓中吸收浆液PH值的PH值传感器以及用于显示PH值的PH表,氨供给泵所在管路上设置有氨流量传感器,并且在烟气出口处设置有NOx传感器和SOx传感器。本技术中喷淋散射塔的运行原理为,原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储烟室中,经循环泵吸入的浆液经过喷淋装置喷出雾化,对原烟气进行初次脱硫脱硝处理,然后处理后的烟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散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以及位于所述塔体内部的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设置有烟气进口,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腔体包括上仓、中仓和下仓,所述上仓中设置有除雾器和水膜板,所述水膜板设置在所述除雾器下方;所述中仓中包括储烟室,所述储烟室由顶板、侧板、所述塔体的侧壁和散射器组成;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组成所述储烟室的塔体侧壁上,所述储烟室中在所述烟气进口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下仓的底部容纳有吸收浆液;/n所述散射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伸入至所述吸收浆液中;所述中仓中除去所述储烟室之外的空间构成烟气上升通道,所述烟气上升通道连通所述下仓和所述上仓;所述塔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下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散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以及位于所述塔体内部的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设置有烟气进口,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腔体包括上仓、中仓和下仓,所述上仓中设置有除雾器和水膜板,所述水膜板设置在所述除雾器下方;所述中仓中包括储烟室,所述储烟室由顶板、侧板、所述塔体的侧壁和散射器组成;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组成所述储烟室的塔体侧壁上,所述储烟室中在所述烟气进口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下仓的底部容纳有吸收浆液;
所述散射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伸入至所述吸收浆液中;所述中仓中除去所述储烟室之外的空间构成烟气上升通道,所述烟气上升通道连通所述下仓和所述上仓;所述塔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下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散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外部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下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淋散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烟室在所述腔体中沿所述塔体的内壁设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陆涛任育杰谢添卉张新王启杨立新刘双林于志军苏广通任福春张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