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97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制备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混凝土耐磨性不满足特殊环境使用需要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矿石质粗骨料:900‑1160份;陶瓷质细骨料:600‑780份;水:135‑165份;水泥:310‑380份;矿物掺合料230‑285份;减水剂:8.5‑10.2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铁矿石质具有更强的耐磨性以及强度,使其作为混凝土的主体骨料时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耐磨性,陶瓷制细骨料的表面积更大,与胶凝材料结合更强,且陶瓷质细骨料分布在粗骨料的间隙使得陶瓷质细骨料借助胶凝材料与铁矿石质粗骨料之间粘接更为紧密,最终体现出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制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江河、湖泊、近海岸地区和沙漠戈壁地区的桥梁工程中的桥墩,同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同处是一般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但由于在江河、沙漠戈壁此类地区中存在持续的水流冲刷、飞沙冲刷,甚至可能出现船舶触碰、撞击等情况,使得一般的混凝土材料在形成主要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进而无法长久的确保在此种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寿命,给基础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混凝土材料在形成建筑结构时具有更强的稳定、耐磨能力,使之在特殊地区使用时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铁矿石质粗骨料:900-1160份;陶瓷质细骨料:600-780份;水:135-165份;水泥:310-380份;矿物掺合料230-285份;减水剂:8.5-10.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铁矿石质粗骨料相对于常用的碎石骨料具有更强的耐磨性以及强度,使其作为混凝土的主体骨料时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耐磨性,同时所选用的陶瓷制细骨料的单个颗粒相对于常规河砂颗粒更加粗糙,进而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具有一定吸水能力,与水泥等胶凝材料结合时的粘接能力更强,且陶瓷质细骨料将分布在铁矿石质粗骨料的间隙内,从而将进一步使得陶瓷质细骨料借助胶凝材料与外侧的铁矿石质粗骨料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粘接关系,最终体现出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耐磨性,通过实施例7与对比例1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分析、以及实施例3与对比例2的性能检测数据亦可分析得到。优选地,还包括磁粉,磁粉的重量份数为65-10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时混入胶凝材料内的磁粉可在胶凝材料对铁矿石质粗骨料进行粘接时也与铁矿石质粗骨料产生磁吸作用,进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效果得到提升,最终反映为混凝土上骨料的粘接更为牢固,即稳定性、耐磨性更强,这一结果通过实施例7与实施例3的性能检测数据亦可得到反映。优选地,所述铁矿石质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范围为6-20mm。优选地,所述陶瓷质细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范围为1-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续级配的骨料颗粒之间的间隙相对于间断级配的骨料颗粒之间更小,最终体现在所制得的混凝土更加致密,骨料之间的粘接更加紧密,从而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也使得骨料不易脱落,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这一结果通过实施例3与对比例3的性能检测数据分析亦可得到反映。优选地,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粉煤灰80-100份;矿粉110-130份;硅灰40-5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煤灰的加入能够达到降低水泥用量的作用效果,且粉煤灰中含有的球状玻璃体能够使拌合物的屈服剪切应力有效降低,进而使拌合物有较大的流动性,矿粉则能达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绝热温升的作用,同时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及抗硫酸盐侵蚀及氯盐渗析等耐久性能。优选地,所采用的减水剂固含量为20%,减水率大于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此类高效减水剂进一步提升所制备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而保障后续工作过程中混凝土的泵送性。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泥、矿物掺合料、磁粉、陶瓷质细骨料、水、减水剂投放至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得到砂浆;S2:将铁矿石质粗骨料投放至S1所得砂浆中进行搅拌,得到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优选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泥、矿物掺合料、磁粉、陶瓷质细骨料在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干拌,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s2:在s1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加入所需用水的80%并搅拌30s,搅拌完成后,在不停止混凝土搅拌机的同时,再加入减水剂和剩余20%的水,加入完成后继续搅拌90s~120s待其成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率先将磁粉、陶瓷质细骨料、矿物掺合料以及水泥率先进行搅拌,使得磁粉与其他胶凝材料充分附着在陶瓷质细骨料上,进而在后续投入铁矿石粗骨料后,陶瓷质细骨料外所粘接分布的磁粉量更大,实现更好的形成细骨料与粗骨料之间的连接关系,最终将体现在所制得的混凝土骨料之间具有更强的连接关系,从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耐磨性,这一结果从实施例3与对比例4所制得的混凝土性能检测数据亦可得到反映。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陶瓷质细骨料配合填充铁矿石质粗骨料之间间隙的同时,借助陶瓷质细骨料颗粒较强的吸附粘接能力实现将整体骨料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致密,实现增强混凝土的耐磨性;(2)通过磁粉实现粗骨料与胶凝材料之间除粘接关系外还具有提高连接关系的磁吸作用,实现进一步提高骨料之间的连接稳定程度;(3)通过将磁粉与细骨料以及胶凝材料等率先进行搅拌,使陶瓷质细骨料颗粒外携带的磁粉更多,进而增强两种骨料之间的连接关系,最终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与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与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包括如表1中所示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其中,铁矿石质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范围为6-20mm;陶瓷质细骨料选用连续级配,粒径范围为1-5mm;所采用的的减水剂固含量为20%,其减水率大于30%。该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磁粉、陶瓷质细骨料、部分用水、减水剂投放至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得到砂浆;S2:将铁矿石质粗骨料、部分水投放至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得到阻锈处理后的铁矿石粗骨料;其中,在进行S1的过程中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泥、磁粉、矿物掺合料、陶瓷质细骨料在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为30s,得到混合物料;s2:在s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所需用水的80%并搅拌30s,搅拌完成后,在不停止混凝土搅拌机的同时,再加入减水剂和剩余20%的水,加入完成后继续搅拌90s~120s待其成浆。实施例2-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包含的各组分重量份数不同,具体数值见表1。对比例1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的粗骨料为混凝土制备中所常使用的碎石粗骨料,同时重量份数上与实施例7中的铁矿石质粗骨料重量份数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的细骨料为混凝土制备中所常使用的河砂细骨料,同时重量份数与实施例3中的陶瓷质细骨料重量份数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铁矿石质粗骨料与陶瓷质细骨料均采用间断级配。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所采用的的铁矿石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铁矿石质粗骨料:900-1160份;/n陶瓷质细骨料:600-780份;/n水:135-165份;/n水泥:310-380份;/n矿物掺合料230-285份;/n减水剂:8.5-10.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铁矿石质粗骨料:900-1160份;
陶瓷质细骨料:600-780份;
水:135-165份;
水泥:310-380份;
矿物掺合料230-285份;
减水剂:8.5-1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粉,磁粉的重量份数为65-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矿石质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范围为6-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质细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范围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质特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粉煤灰80-100份;
矿粉110-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武张致峰陆徐波刘成丁成斌边松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