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94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生物转盘单元、转轴以及动力单元。转轴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生物转盘单元包括有设计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单独针对于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来说,其包括支撑架、外置横向杆、内置横向杆和生物分解盘。支撑架焊接固定于转轴上。内置横向杆、外置横向杆均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撑架上。多个生物分解盘依序地穿设、固定于外置横向杆以及内置横向杆上。这样一来,从而降低了生物转盘单元的总体装配耗时,以满足、迎合整个装配线的生产节拍;且降低了后期维护难度以及维护成本;另外,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等原因,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普遍存在排放量小、分散面广、水量水质波动较大的特点,也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及难点,常规的城市大型污水集中处理模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常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土地处理、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氧化塘及地埋式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等。但这些技术不可避免的存在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处理效果不稳定、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特别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施工周期长,系统集成度低,模块化差,不适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而生物膜法是较好的一种选择。生物转盘作为生物膜法的一种,工艺技术方面具有生物量大、能耗低、污泥产量小、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特点;运营管理方面生物转盘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运行及维护简单,适合于村镇分散型污水处理。在现有技术中,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由箱体、生物转盘单元、转轴以及动力单元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在箱体内设置有接触反应槽。转轴横跨于接触反应槽的正上方,且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生物转盘单元由多个依序累叠、套设于转轴上,且跟随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的生物分解盘构成(如图1中所示)。上述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生物转盘单元车间组装阶段,需要将生物分解盘逐片地套设、装配于转轴上,费时费力,进而严重地滞后了整条装配线的生产节拍;且工人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走动,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导致其极易发生疲劳现象;2)在后期具体应用过程中,当需要对生物转盘单元进行更换时,需要将转轴由箱体上整体吊离,而后逐片拆除生物分解盘,随后才将新的生物分解盘逐片安装到位。然而,受制于场地因素影响,不利于吊装工作的开展,且需要较高的吊车租赁费用。另外,工人在执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需承受较大的安全风险。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利于进行制造成型,且便于对其进行后期维护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箱体、生物转盘单元、转轴以及动力单元。在箱体内设置有接触反应槽。转轴由箱体进行支撑,横跨于接触反应槽的正上方,且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生物转盘单元包括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上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以及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的设计结构完全相同,围绕转轴的外围进行周向均布、固定,且跟随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以浸入或脱离接触反应槽。单独针对于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来说,其包括支撑架、外置横向杆、内置横向杆以及生物分解盘。支撑架焊接固定转轴的圆周侧壁上。内置横向杆、外置横向杆均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撑架上,且沿着转轴的径向向外依序分布。生物分解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沿着左右方向依序地穿设、固定于外置横向杆以及内置横向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还包括有联接螺栓。联接螺栓连接于相邻两支撑架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生物转盘单元的数量设置为多组,且沿着转轴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靠近其左、右端部,围绕外置横向杆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还包括有与上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套设于外置横向杆,且分别压靠于位于最左侧、最右侧生物分解盘的外侧壁上。靠近其左、右端部,围绕内置横向杆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还包括有与上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套设于内置横向杆,亦分别压靠于位于最左侧、最右侧生物分解盘的外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动力单元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均套设于转轴上,且分别可拆卸地固定箱体的左、右侧。减速电机可拆卸地固定于箱体的左侧壁上,且其动力输出轴借助于上述联轴器以向转轴传递驱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该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挡水件、第二挡水件。第一挡水件、第二挡水件均内置于接触反应槽内,且可拆卸地固定于箱体的左、右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第一挡水件的自由端折弯成形有第一挡水翻边。由第二挡水件的自由端折弯成形有第二挡水翻边。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挡水件顶壁相对于转轴外侧壁的间隙值设定为d1,而第二挡水件顶壁相对于转轴外侧壁的间隙值设定为d2,则d1和d2的数值均小于5mm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生物转盘单元由多个相互独立的生物转盘分单元构成。当执行生物转盘单元的安装工序时,首先将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安装、固定于转轴上,而后,转轴旋动一定角度,随后执行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的安装,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完成第N生物转盘的安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有益效果:1)有利于实现多人装配(即多个工人可同时地、相互独立地执行处于不同位置上生物转盘分单元的安装操作),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物转盘单元的总体装配时间,以满足、迎合整个装配线的生产节拍;2)上述安装过程无需拆、装转轴即可实现对生物转盘单元的更换,从而大大地减小了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困难度,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3)工人在安装及后期维护生物转盘单元的进程中无需进行远距离走动,一般保持于固定位置即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中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中生物分解盘的结构示意图。1-箱体;11-接触反应槽;2-生物转盘单元;21-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211-支撑架;212-外置横向杆;213-内置横向杆;214-生物分解盘;215-第一螺母;216-第二螺母;217-第三螺母;218-第四螺母;22-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23-第三生物转盘分单元;24-第四生物转盘分单元;25-第五生物转盘分单元;26-第六生物转盘分单元;3-转轴;4-动力单元;41-减速电机;42-联轴器;43-第一轴承座;44-第二轴承座;5-第一挡水件;51-第一挡水翻边;6-第二挡水件;61-第二挡水翻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生物转盘单元、转轴以及动力单元;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接触反应槽;所述转轴由所述箱体进行支撑,横跨于所述接触反应槽的正上方,且在所述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包括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所述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以及所述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的设计结构完全相同,围绕所述转轴的外围进行周向均布、固定,且跟随所述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以浸入或脱离所述接触反应槽;单独针对于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来说,其包括支撑架、外置横向杆、内置横向杆以及生物分解盘;所述支撑架焊接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上;所述内置横向杆、所述外置横向杆均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沿着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依序分布;所述生物分解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沿着左右方向依序地穿设、固定于所述外置横向杆以及所述内置横向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生物转盘单元、转轴以及动力单元;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接触反应槽;所述转轴由所述箱体进行支撑,横跨于所述接触反应槽的正上方,且在所述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包括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所述第二生物转盘分单元……以及所述第N生物转盘分单元的设计结构完全相同,围绕所述转轴的外围进行周向均布、固定,且跟随所述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以浸入或脱离所述接触反应槽;单独针对于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来说,其包括支撑架、外置横向杆、内置横向杆以及生物分解盘;所述支撑架焊接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上;所述内置横向杆、所述外置横向杆均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沿着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依序分布;所述生物分解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沿着左右方向依序地穿设、固定于所述外置横向杆以及所述内置横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还包括有联接螺栓;所述联接螺栓连接于相邻两所述支撑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单元的数量设置为多组,且沿着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其左、右端部,围绕所述外置横向杆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单元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涛仝书强吴胜杰颜登科史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