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90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配重箱,配重箱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箱门,配重箱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卡接有若干配重块,配重箱顶部转动连接有贯穿配重箱顶部且延伸至配重箱内部的压紧机构,配重箱顶部固定有与压紧机构配合的气泵;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块传动连接有贯穿配重箱的驱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起重设备的配重块分成多个,与配重箱组合在一起安装在起重机械上,充当一整块配重,能够根据需要要起吊重物的重量合理选着配重块使用的数量,降低配重的自重,进而减轻起重机械的重量和转移过程中克服重量移动而消耗的能量,降低起重机械的使用成本,提高起重机械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
技术介绍
起重作业是将机械设备或其他物件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一种工业过程。多数起重机械在吊具取料之后即开始垂直或垂直兼有水平的工作行程,到达目的地后卸载,再空行程到取料地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吊运。一般来说,起重机械工作时,取料、运移和卸载是依次进行的,各相应机构的工作是间歇性的。起重机械主要用于搬运成件物品,配备抓斗后可搬运煤炭、矿石、粮食之类的散状物料,配备盛桶后可吊运钢水等液态物料。有些起重机械如电梯也可用来载人。在某些使用场合,起重设备还是主要的作业机械,例如在港口和车站装卸物料的起重机就是主要的作业机械。起重机械通过起重吊钩或其它取物装置起升或起升加移动重物。起重机械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起升、运行、下降及返回原位等步骤。起升机构通过取物装置从取物地点把重物提起,经运行、回转或变幅机构把重物移位,在指定地点下放重物后返回到原位。一些起重机械其中机械在起吊重物时,为了避免发生倾倒或头重脚轻的问题,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箱(1),所述配重箱(1)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箱门(2),其特征在于:/n所述配重箱(1)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卡接有若干配重块(4),所述配重箱(1)顶部转动连接有贯穿配重箱(1)顶部且延伸至配重箱(1)内部的压紧机构(5),所述配重箱(1)顶部固定有与压紧机构(5)配合的气泵(6);/n所述支撑板(3)底部通过连接块(301)传动连接有贯穿配重箱(1)的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位于配重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8);/n所述支撑板(3)底部固定有导槽(302),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与配重块(4)配合的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箱(1),所述配重箱(1)一表面转动连接有箱门(2),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箱(1)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卡接有若干配重块(4),所述配重箱(1)顶部转动连接有贯穿配重箱(1)顶部且延伸至配重箱(1)内部的压紧机构(5),所述配重箱(1)顶部固定有与压紧机构(5)配合的气泵(6);
所述支撑板(3)底部通过连接块(301)传动连接有贯穿配重箱(1)的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位于配重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8);
所述支撑板(3)底部固定有导槽(302),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与配重块(4)配合的插孔(303),所述支撑板(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配重块(4)配合的第一限位凸条(304);
所述压紧机构(5)包括与配重箱(1)顶部转动连接的螺纹杆(501);
所述螺纹杆(501)上传动连接有螺纹滑套(502),所述螺纹滑套(502)外圆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杆(503);
所述转杆(503)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座(504),所述转座(504)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505),所述承重板(505)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506),所述安装板(506)底部固定有伸缩气囊(507);
所述伸缩气囊(507)底部固定有压板(508),所述伸缩气囊(508)顶部连通有贯穿承重板(505)且延伸至配重箱(1)顶部的进气管(509)和排气管(510),所述进气管(509)的进气端与气泵(6)的出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械用组合式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巨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