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吹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443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氮吹脱装置,属于氨氮吹脱吸收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吹脱塔,吹脱塔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置物板,置物板的上端螺钉连接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贯穿吹脱塔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管,转动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涡轮片,涡轮片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吹脱塔的内部且位于雾化喷头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分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液体流动时对涡轮片施加的力带动雾化喷头旋转,从而将液体均匀的喷入吹脱塔的内部,有效的提升吹脱的效果,且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回形出风管有效的防止气氨回落,从而避免了气氨回落再次和分离后的废水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吹脱装置
本技术属于氨氮吹脱吸收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吹脱装置。
技术介绍
氨氮排入水体,特别是流动缓慢的湖泊、海湾,容易引起水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污染,除了会使自来水处理厂运行困难,造成饮用水的异味外,严重时会使水中溶解氧下降,鱼类大量死亡,为满足公众不断提高的环境质量要求,国家对氨氮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处理技术和设备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545720U所公开的氨氮吹脱吸收装置,其虽然结构简单、能耗低、价格便宜,适用于小微型企业使用,但是并未解决现有氨氮吹脱装置因为装置内部氨氮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吹脱效果较差,且吹脱后的氨氮容易再次和处理后的废水混合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氨氮吹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氮吹脱装置,以解决现有氨氮吹脱装置因为装置内部氨氮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吹脱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吹脱塔,所述吹脱塔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上端螺钉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贯穿吹脱塔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涡轮片,所述涡轮片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吹脱塔的内部且位于雾化喷头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下端且位于雾化喷头的上端螺钉连接有风机,所述分隔板的上端焊接连接有集风斗,且所述集风斗呈半圆形,所述集风斗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回形出风管。r>优选的,所述水泵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密封阀门。优选的,所述吹脱塔的内部且位于回形出风管的上端安装有吸收填充层。优选的,所述吹脱塔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优选的,所述吹脱塔的内部且位于出水管的外侧焊接连接有固定支架,且所述固定支架和出水管通过卡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利用液体流动时对涡轮片施加的力带动雾化喷头旋转,从而将液体均匀的喷入吹脱塔的内部,有效的提升吹脱的效果,且减少了资源的浪费。(2)本技术通过设置回形出风管有效的防止气氨回落,从而避免了气氨回落再次和分离后的废水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剖切图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大样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大样图。图中:1、吹脱塔;2、置物板;3、水泵;4、进水管;5、密封阀门;6、出水管;7、固定支架;8、转动管;9、涡轮片;10、雾化喷头;11、分隔板;12、风机;13、集风斗;14、回形出风管;15、吸收填充层;16、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氨氮吹脱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吹脱塔1,吹脱塔1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口16,使得吹脱塔1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口16排出,吹脱塔1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置物板2,置物板2的上端螺钉连接有水泵3,水泵3远离出水管6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4,使得通过进水管4能够更好的将液体送入水泵3的内部,进水管4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密封阀门5,使得密封阀门5能够对进水管4进行密封;水泵3的一端贯穿吹脱塔1安装有出水管6,吹脱塔1的内部且位于出水管6的外侧焊接连接有固定支架7,且固定支架7和出水管6通过卡接连接,使得固定支架7能够对出水管6进行加固,出水管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管8,转动管8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涡轮片9,涡轮片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10;吹脱塔1的内部且位于雾化喷头10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的下端且位于雾化喷头10的上端螺钉连接有风机12,分隔板11的上端焊接连接有集风斗13,且集风斗13呈半圆形,集风斗13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回形出风管14,使得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气氨回落,吹脱塔1的内部且位于回形出风管14的上端安装有吸收填充层15,使得吸收填充层15能够对气氨进行吸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通过装置导线电性连接的外部电源将装置启动,水泵3启动后会通过进水管4将外界的液体抽入出水管6的内部,再通过出水管6进入转动管8的内部,当液体和涡轮片9接触时会对涡轮片9施加较大的力让涡轮片9带动转动管8旋转,转动管8旋转时会带动雾化喷头10一起旋转,从而将液体均匀的喷入吹脱塔1的内部,在使用过程中风机12会将吹脱塔1内部的液体吸入集风斗13的内部,并通过回形出风管14进入到分隔板11的上端,然后经过吸收填充层15的过滤后通过出气口16排出装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氮吹脱装置,包括吹脱塔(1),其特征在于:/n所述吹脱塔(1)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置物板(2),所述置物板(2)的上端螺钉连接有水泵(3);/n所述水泵(3)的一端贯穿吹脱塔(1)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管(8),所述转动管(8)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涡轮片(9);/n所述涡轮片(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吹脱装置,包括吹脱塔(1),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脱塔(1)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置物板(2),所述置物板(2)的上端螺钉连接有水泵(3);
所述水泵(3)的一端贯穿吹脱塔(1)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管(8),所述转动管(8)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涡轮片(9);
所述涡轮片(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吹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脱塔(1)的内部且位于雾化喷头(10)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的下端且位于雾化喷头(10)的上端螺钉连接有风机(12),所述分隔板(11)的上端焊接连接有集风斗(13),且所述集风斗(13)呈半圆形,所述集风斗(13)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回形出风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巨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