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主臂桅杆、起重机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903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主臂桅杆、起重机及其操作方法,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多级依次滑动连接的伸缩支架;相邻两个伸缩支架的相接处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一端与一个伸缩支架连接,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伸缩支架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相邻两个伸缩支架的展开与收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伸缩式主臂桅杆通过多级依次滑动连接的伸缩支架和驱动机构实现主臂桅杆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伸缩,在收缩状态下实现伸缩式主臂桅杆的扳起,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实现伸缩式主臂桅杆的展开,避免了主臂桅杆在扳起过程中因自重而承受极大弯矩,造成主臂桅杆的材料失效和损坏,影响起重机正常使用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缩式主臂桅杆、起重机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伸缩式主臂桅杆、起重机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行业,起重机的主臂桅杆用于臂架的起臂,主臂桅杆长度、强度、刚度对于起重机的起臂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如图1、图2所示,现有主臂桅杆10的底端与起重机的转台铰接,臂架20的一端也与转台铰接,主臂桅杆10的顶端通过拉板30与臂架20远离转台的一端连接,通过设置在转台上且与臂架20相对侧的卷扬机构带动主臂桅杆10转动,从而将臂架20扳起。如果要实现扳起臂架20,首先要扳起主臂桅杆10,主臂桅杆10通过设置在转台上的顶升油缸扳起。如图3所示,主臂桅杆10扳起时,顶升油缸产生向上的顶升力F2,该顶升力需克服主臂桅杆的自重G2,假设主臂桅杆10重心距离主臂桅杆10与转台绞点的水平距离为L2,则主臂桅杆10自重对主臂桅杆产生了弯矩M2=G2×L2,即扳起过程中主臂桅杆10要承受自重带来的弯矩M2。在顶升油缸力F2附近主臂桅杆承受极大弯矩,该弯矩较大时会引起主臂桅杆10的材料失效,如局部塑性形变乃至局部撕裂等损坏,导致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依次滑动连接的伸缩支架;/n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的相接处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中的一个所述伸缩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中的另一个所述伸缩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的展开与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依次滑动连接的伸缩支架;
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的相接处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中的一个所述伸缩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中的另一个所述伸缩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的展开与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伸缩缸(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130)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架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130)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中的一个所述伸缩支架铰接,所述伸缩缸(130)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支架中的另一个所述伸缩支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
所述第一支架(11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横梁(111),所述第二支架(12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横梁(121);
所述第二横梁(121)的一端用于与转台(400)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21)远离所述转台(400)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横梁(111)的内腔中,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横梁(111)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伸缩缸(130)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11)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式主臂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11)和所述第二横梁(12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晨焦战方石磊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