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流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阻流导管。
技术介绍
脑卒中,主要由脑血管内的血栓引起,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当今世界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导致成人长期残疾的首位原因的疾病。目前,临床中通常使用抽吸导管直接吸栓或支架辅助取栓的治疗方法去除血栓,实现血管再通。抽吸导管沿血管到达血栓位置后,在近端给与负压,将血栓吸入管中或吸附在管口缓慢拖入导引导管内,使得血管重新获得血流动力;支架取栓器需要越过血栓位置,靠支架网孔捕捉血栓,回撤入支撑导管,使得血管再通,支架回撤进入支撑导管后,支撑导管连同支架以及捕获的血栓一起回撤进入导引导管。但在取栓过程中,由于近端血流冲击,常有血栓脱落并且流向远端血管,或在成功捕获栓子后,在操作抽吸导管或取栓支架输入介入治疗器械(导引导管或支撑导管)的过程中,产生碎栓流向血管远端形成二次闭塞,造成手术失败,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引起的心肌坏死率高达16%-39%,究其原因,则多为介入操作过程中栓子逃逸远端血管所致。为了解决介入治疗时血栓破裂的带来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导管;/n具有自膨性的阻流元件,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部,且所述阻流元件的至少近端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周连接;以及/n外导管,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部,用以限制所述阻流元件的膨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导管;
具有自膨性的阻流元件,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部,且所述阻流元件的至少近端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周连接;以及
外导管,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部,用以限制所述阻流元件的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元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至少近端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周连接,且所述支撑架具有自膨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元件还包括阻流膜,所述阻流膜附着于所述支撑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或者所述阻流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导管的外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管的外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阻流元件在回缩状态下的形状相匹配,用以容置所述阻流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导管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以驱动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的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相连接的控制阀本体和控制滑块,所述控制滑块被配置为沿轴向可滑动,所述控制阀本体与所述内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控制滑块与所述外导管的近端连接;或者,所述控制阀本体与所述外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控制滑块与所述内导管的近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管和/或所述外导管为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单层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管和/或所述外导管包括至少两层结构,其中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寸雨曦,刘云云,林冠宇,刘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