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荷蓉专利>正文

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4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包括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所述唇部粘贴具有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粘贴部靠近所述连接部两侧依次对称的设有第一虚折线和第二虚折线;所述脸部粘贴具有对称设置的脸部固定部和中间设置的鼻胃管固定部,所述脸部固定部靠近所述鼻胃管固定部两侧设有错开的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所述唇部粘贴和所述脸部粘贴相配合使用;本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通过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使其固定牢靠,不易脱落,使用方便快捷;而且避免了患者唇部和脸部被鼻胃管压迫,提高了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医用辅料,具体涉及到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
技术介绍
对胃肠减压及吞咽困难的患者而言,留置鼻胃管是常见的护理技术。鼻胃管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用来抽取患者的胃液或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鼻胃管的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长胶布环绕粘贴鼻胃管后,再将胶布两端贴于鼻翼两侧。需要额外固定时再取用长胶布环绕粘贴鼻胃管后,将胶布两端贴于脸部。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多年,但是直线型的胶布在环绕时会形成结节,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操作者的手法有差异,固定的方式不统一,还会影响美观;长胶布需剪下后再进行环绕粘贴操作,容易导致胶布的粘贴性下降,粘贴不稳,易脱落。而且,现有的医用胶带为一整块矩形胶带,需要护理人员将胶带剪出两个部分,分别用于固定鼻胃管于鼻翼及脸颊,而且将鼻胃管固定在鼻翼的部分还需要剪出开口,以形成两个固定带,用于缠绕在鼻胃管上。这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胶带将鼻胃管直接固定在鼻头或鼻翼上,鼻胃管容易压迫鼻腔,挤压了鼻腔的内部空间,使鼻腔内的鼻胃管进一步的挤压鼻腔,造成患者不适;而且鼻头和鼻翼为不规则弧形,不易固定鼻胃管,鼻胃管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包括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所述唇部粘贴具有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粘贴部靠近所述连接部两侧依次对称的设有第一虚折线和第二虚折线;所述脸部粘贴具有对称设置的脸部固定部和中间设置的鼻胃管固定部,所述脸部固定部靠近所述鼻胃管固定部两侧设有错开的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所述唇部粘贴和所述脸部粘贴相配合使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粘贴部缠绕并粘在鼻胃管上,连接部刚好包裹鼻胃管,所述第一粘贴部的中部也粘在鼻胃管上,一对所述第一虚折线刚好在鼻胃管的一侧相接触,沿第二虚折线折叠所述第一粘贴部,将所述第一虚折线与第二虚折线之间的部分粘在一起形成一个高举平台,将所述鼻胃管稍微抬起;将所述第一粘贴部剩余的部分粘在患者的上唇部,鼻胃管正好能够插入鼻腔,即完成了唇部的粘贴;再打开所述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将所述鼻胃管固定部贴在所述鼻胃管上,所述脸部粘贴的中部将向上拱起,将所述第一搭边搭在所述第二搭边上并固定住,所述鼻胃管即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搭边、第二搭边和鼻胃管固定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再将所述脸部固定部粘在患者的脸部或身体上其它部位,即完成了脸部的粘贴。本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通过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同时使用,将鼻胃管稳定的固定在患者身上,唇部粘贴能够将鼻胃管导入鼻腔,并起到初步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一虚折线与第二虚折线之间形成的高举平台,能够避免患者唇部被鼻胃管压迫,提高了舒适度;第一粘贴部粘在上唇部,使其更贴近鼻孔,而且比粘贴在鼻头上更牢固,避免对鼻腔产生压迫,不会挤压鼻腔内部空间;脸部粘贴起到对鼻胃管的主要固定作用,确保鼻胃管不会脱离患者的面部区域;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相互搭接即可完成鼻胃管的固定,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能够快速将鼻胃管固定在患者身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边上设有一条弧形凸起;所述第二搭边上设有一条矩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凸起。将所述弧形凸起搭在所述矩形凸起上,并将其粘在患者脸上,所述弧形凸起和所述矩形凸起即形成了又一个高举平台,鼻胃管被固定在高举平台上,避免了患者脸部被鼻胃管压迫,增强了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弧形凸起的弧形面为内弧形,弧度与医用鼻胃管弧度相当,有利于固定鼻胃管;弧形凸起与矩形凸起均为柔软的弹性材料,与所述脸部粘贴一体成型,或者预设在脸部粘贴的夹层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边搭接在所述第二搭边上,所述鼻胃管固定部向上隆起形成容纳所述鼻胃管的空间。所述第一搭边和所述第二搭边的两面均设有粘胶。通过粘胶搭接,更为方便快捷,而且牢固不易脱落。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鼻胃管的周长,确保连接部能够包裹住鼻胃管;一对所述第一虚折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确保所述第一虚折线能够顺利对齐并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唇部粘贴与所述脸部粘贴之间连接有丝线。由于所述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为成套使用,用细丝线连接,避免与其他粘贴搞混,确保一一对应。实际中,在使用时,拿出了一套所述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可以将丝线扯断,以便于后续的粘贴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唇部粘贴与所述脸部粘贴上的粘胶处均设有可撕除的隔离纸。所述隔离纸在使用前很容易从胶膜或固定带上揭去;能抑制化学反应,且能延长胶粘和固定带的贮存期或适用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通过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使其固定牢靠,不易脱落,而且使用方便快捷;2、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分别形成的高举平台,能够避免患者唇部和脸部被鼻胃管压迫,提高了舒适度;3、第一粘贴部粘在上唇部,使其更贴近鼻孔,而且比粘贴在鼻头上更牢固,避免对鼻腔产生压迫,不会挤压鼻腔内部空间;4、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为成套使用,存储使用细丝线连接,避免与其他粘贴搞混,确保一一对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的唇部粘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的脸部粘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的唇部粘贴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的唇部粘贴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的脸部粘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的唇部粘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图中:1、唇部粘贴;101、第一粘贴部;102、第二粘贴部;103、连接部;104、第一虚折线;105、第二虚折线;2、脸部粘贴;201、脸部固定部;202、鼻胃管固定部;203、第一搭边;204、第二搭边;205、弧形凸起;206、矩形凸起;3、丝线;4、鼻胃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包括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粘贴具有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粘贴部靠近所述连接部两侧依次对称的设有第一虚折线和第二虚折线;所述脸部粘贴具有对称设置的脸部固定部和中间设置的鼻胃管固定部,所述脸部固定部靠近所述鼻胃管固定部两侧设有错开的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所述唇部粘贴和所述脸部粘贴相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包括唇部粘贴和脸部粘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唇部粘贴具有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与所述第二粘贴部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粘贴部靠近所述连接部两侧依次对称的设有第一虚折线和第二虚折线;所述脸部粘贴具有对称设置的脸部固定部和中间设置的鼻胃管固定部,所述脸部固定部靠近所述鼻胃管固定部两侧设有错开的第一搭边和第二搭边;所述唇部粘贴和所述脸部粘贴相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边上设有一条弧形凸起;所述第二搭边上设有一条矩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轮廓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鼻胃管脱落的固定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荷蓉
申请(专利权)人:刘荷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