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4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包括第一壳体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滚珠容纳槽,所述滚珠容纳槽以滚珠自由旋转的方式抱持滚珠,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的发热件与第二壳体接触并可将热量传导至滚珠。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即形成了用于手持的手柄,通过滚珠在人体睑板腺上滚动而实现按摩,由于滚珠可以朝各个方向移动,因此其移动灵活度高,有利于提高按摩覆盖率,同时便于操作;发热机构的发热件可发出热量,热量传导至滚珠,因此当滚珠在人体睑板腺上滚动时还可达到热敷作用,使睑板腺的温度高于脂质的溶点以促进脂质的流动,无需再使用其他工具,降低了操作繁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科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
技术介绍
睑板腺位于眼皮睑板(tar-sus)内,与睑缘成垂直排列,并开口于睑缘,其功能是能分泌油脂物,有润滑睑缘和防止泪液流出结膜囊外,浸蚀皮肤及两睑彼此粘着。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MGD)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的睑板腺异常,通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的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质或量的改变为特征,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状、泪膜异常、眼表炎症及损伤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眼红、眼部烧灼感、异物感、干燥感,刺激感、痒、视疲劳、视力波动、流泪等症状。MGD物理按摩治疗的目的是使脂质从阻塞的睑板腺腺管开口处排出,进而使脂质排出增加,增加泪膜的稳定性,从而改善眼部不适症状。目前,物理按摩的方法主要有手法按摩、借用工具按摩、睑板腺按摩器等。手法按摩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地使脂质从阻塞的导管开口处排出,且操作多时易使人疲劳,手指消毒不充分易引起眼部感染。借用工具按摩通常是使用棉签或玻璃棒,该方法不易操控,且患者的舒适度较差。睑板腺按摩器逐渐成为主流方法,目前按摩器还未有统一的结构;例如CN205515165U即公开了一种睑板腺疏通器,其通过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配合对患者的睑板腺进行按摩、挤压,然而该方式容易损伤结膜,引起结膜炎症,而且滚轮的移动不灵活,其按摩覆盖率较低,由于不具备热敷功能,热敷还需要使用其他工具,提高了操作繁琐度。因此,就需要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有利于提高按摩覆盖率及降低操作繁琐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有利于提高按摩覆盖率及降低操作繁琐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包括第一壳体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滚珠容纳槽,所述滚珠容纳槽以滚珠自由旋转的方式抱持滚珠,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的发热件与第二壳体接触并可将热量传导至滚珠。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螺纹副相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呈直筒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朝下延伸形成连接筒,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筒同轴伸入连接孔并螺纹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机构还包括电源、电控元件及开关;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壁设置作为发热件的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所述电源与电控元件电连接,所述电控元件与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电连接并用于将电源的电能输送至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所述开关与电控元件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控元件与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之间电路的导通。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朝下延伸形成位于连接筒内的定位柱,所述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绕设在定位柱外。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与连接孔的深度相同。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第一壳体的电池腔中。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为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弹性按钮式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珠容纳槽设于第二壳体的底端且为优弧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壳体采用导热金属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即形成了用于手持的手柄,通过滚珠在人体睑板腺上滚动而实现按摩,由于滚珠可以朝各个方向移动,因此其移动灵活度高,有利于提高按摩覆盖率,同时便于操作;发热机构的发热件可发出热量,热量传导至滚珠,因此当滚珠在人体睑板腺上滚动时还可达到热敷作用,使睑板腺的温度高于脂质的溶点以促进脂质的流动,无需再使用其他工具,降低了操作繁琐度。此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便于第二壳体的安装和拆卸,第二壳体可以单独消毒或更换,便于护理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包括第一壳体1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1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滚珠容纳槽3,所述滚珠容纳槽3以滚珠5自由旋转的方式抱持滚珠5,所述第一壳体1设有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的发热件41与第二壳体2接触并可将热量传导至滚珠5。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后即形成了用于手持的手柄,例如可为笔式结构,此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均为直形结构且同轴设置。滚珠5为圆球结构,而滚珠5容纳槽3则设于第二壳体2的底端且为优弧结构,其弧度例如可为230°,可卡住滚珠5,同时让滚珠5自由转动。为实现热传导,所述第二壳体2采用导热金属制成,例如铝金属或者铜金属等。通过滚珠5在人体睑板腺上滚动而实现按摩,由于滚珠5可以朝各个方向移动,因此其移动灵活度高,有利于提高按摩覆盖率,同时便于操作;发热机构的发热件41可发出热量,热量传导至滚珠5(当然这一导热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使用前需要预留充足时间使得滚珠5温度满足要求,一般只要达到略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即可),因此当滚珠5在人体睑板腺上滚动时还可达到热敷作用,使睑板腺的温度高于脂质的溶点以促进脂质的流动,无需再使用其他工具,降低了操作繁琐度。此外,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便于第二壳体2的安装和拆卸,第二壳体2可以单独消毒或更换,便于护理操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通过螺纹副相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壳体1呈直筒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端朝下(“下”以图1所示方向为准)延伸形成连接筒6,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有连接孔7,所述连接筒6同轴伸入连接孔7并螺纹连接,此时连接孔7为螺孔结构,连接筒6的外壁则形成外螺纹,以此实现螺纹连接;连接筒6可与第一壳体1一体式设计,当然也可以是另外固定连接形成。同时,所述发热机构还包括电源42、电控元件43及开关44;所述连接筒6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壁设置作为发热件41的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所述电源42与电控元件43电连接,所述电控元件43与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电连接并用于将电源42的电能输送至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所述开关44与电控元件43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控元件43与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之间电路的导通。电连接均通过导线实现;电源42优选为蓄电池,可通过充电操作而重复利用,所述蓄电池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电池腔中,第一壳体1顶端设置密封电池腔的密封盖;电控元件43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电控元件43可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滚珠容纳槽,所述滚珠容纳槽以滚珠自由旋转的方式抱持滚珠,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的发热件与第二壳体接触并可将热量传导至滚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滚珠容纳槽,所述滚珠容纳槽以滚珠自由旋转的方式抱持滚珠,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的发热件与第二壳体接触并可将热量传导至滚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螺纹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直筒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朝下延伸形成连接筒,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筒同轴伸入连接孔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珠式睑板腺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机构还包括电源、电控元件及开关;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壁设置作为发热件的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所述电源与电控元件电连接,所述电控元件与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膜电连接并用于将电源的电能输送至薄片式碳纤维红外发热,所述开关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丹凤周畅姚秀何林俐李芙蓉张津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