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及其自动填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54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及其自动填砂方法,包括主座,大臂的根部通过第一回转支撑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此外还在大臂根部临近第一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一减速机架,在第一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一伺服电机,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小齿轮,该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混砂机,小臂出砂口在X轴、Y轴方向上实现了自动移动,使混砂机可根据铸件模型的形状对砂箱进行自动填砂,既加快了加砂速度,又减少了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及其自动填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树脂砂铸造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及其自动填砂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铸造领域中,混砂机普遍应用于铸钢、铸铁、有色金属等的各种自硬砂铸造中。既可满足单件小批量手工造型的要求,也可以配置在射芯机、机械化造型制芯生产线中使用。混砂机原砂由砂斗连续提供,黏结剂、固化剂由液料泵供给,混砂机开动时,原砂和液料同时供给,并在几秒内混匀,砂混合料从小臂上的出砂口连续流出直接流入砂箱中将之填满、振动紧实,造好型芯。通常使用的混砂机在填砂过程中根据铸件模型的形状,需要由工人人工摆动小臂使混好的砂充分且不浪费的填满砂箱,但由人工摆动小臂加砂速度慢,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及其自动填砂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主座,大臂的根部通过第一回转支撑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此外还在大臂根部临近第一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一减速机架,在第一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一伺服电机,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小齿轮,该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在大臂的前端底部设置小臂,小臂与大臂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固定连接,并且大臂和小臂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相连通,在大臂前部临近第二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二减速机架,在第二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二伺服电机,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二小齿轮,该第二小齿轮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上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受电控系统控制,在大臂的上方设置接上级型砂的接砂口,在大臂内设置皮带输送道,该皮带输送道的前端与上述大臂上的接砂口相对,后端与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在小臂内设置搅笼,该搅笼的前端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后端与小臂上的出砂口相对,此外还在小臂上与搅笼相对处设置可与液料泵相接的进料口。进一步的,在主座的一侧安装检修门,第一回转支撑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在主座内与第一回转支撑相邻的位置安装橡胶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大臂包括减速机底座、第一上盖板、大臂体、第一侧盖板、透视孔盖板、透视孔、第二上盖板、进料口、第二侧盖板、第三上盖板、拉紧装置、拉紧装置盖板、尾盖板、减速机底座底板、驱动滚筒、底平辊体、上平辊体、改向滚筒、大臂右侧端盖、大臂右侧端盖底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进一步的,第一减速机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大臂上,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减速机架上;第二减速机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大臂上,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减速机架上。进一步的,小臂的后端由可张开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组合而成,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组合在一起后分别由各自的拉紧把手固定,并且还在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上分别安装开门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的小臂包括上横梁、前架、混砂绞笼支撑轮、除味罩、头尾砂控制装置、手把、锁紧装置后支架、下横梁、混砂绞笼、铰链座、铰链销轴、主吊架、电机座、观察口橡胶垫、观察口有机玻璃和观察口盖板。一种自动填砂方法,使用上述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其改进之处在于:电控系统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运行,使第一小齿轮驱动第一回转支撑的外齿圈旋转,从而带动大臂绕主座旋转至适当位置;电控系统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运行,使第二小齿轮驱动第二回转支撑的外齿圈旋转,从而带动小臂绕大臂旋转至适当位置;型砂从大臂的接砂口进入大臂内的皮带输送道后经第二回转支撑落入小臂内的搅笼,型砂在搅笼内与由液料泵经进料口供给的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和固化剂充分混合,最后再从小臂的出砂口出砂填实砂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混砂机,主座与大臂之间通过第一回转支撑固定连接,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小齿轮带动大臂绕主座旋转,从而实现小臂出砂口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大臂与小臂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固定连接,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小齿轮带动小臂绕大臂旋转,从而实现小臂出砂口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小臂出砂口在X轴、Y轴方向上实现了自动移动,使混砂机可根据铸件模型的形状对砂箱进行自动填砂,既加快了加砂速度,又减少了人工操作。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自动填砂方法,主座与大臂之间通过第一回转支撑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小齿轮使大臂可绕主座回转0-180度;大臂与小臂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固定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小齿轮使小臂可绕大臂回转0-180度;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混砂机根据铸件模型的形状自动填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主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大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大臂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大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大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第一减速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小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小臂后端张开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小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混砂机中第二减速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包括用于支撑混砂机整体的主座1,大臂2的根部通过第一回转支撑3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此外还在大臂根部临近第一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一减速机架4,如图7所示,在第一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一伺服电机41,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小齿轮42,该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在大臂的前端底部设置小臂5,小臂与大臂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6固定连接,并且大臂和小臂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相连通,在大臂前部临近第二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二减速机架7,如图11所示,在第二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二伺服电机71,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二小齿轮72,该第二小齿轮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上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受电控系统控制,在大臂的上方设置接上级型砂的接砂口,在大臂内设置皮带输送道,该皮带输送道的前端与上述大臂上的接砂口相对,后端与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在小臂内设置搅笼,该搅笼的前端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后端与小臂上的出砂口相对,此外还在小臂上与搅笼相对处设置可与液料泵相接的进料口。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主座的一侧安装检修门11,第一回转支撑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在主座内与第一回转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座,大臂的根部通过第一回转支撑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此外还在大臂根部临近第一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一减速机架,在第一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一伺服电机,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小齿轮,该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在大臂的前端底部设置小臂,小臂与大臂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固定连接,并且大臂和小臂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相连通,在大臂前部临近第二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二减速机架,在第二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二伺服电机,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二小齿轮,该第二小齿轮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上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受电控系统控制,在大臂的上方设置接上级型砂的接砂口,在大臂内设置皮带输送道,该皮带输送道的前端与上述大臂上的接砂口相对,后端与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在小臂内设置搅笼,该搅笼的前端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后端与小臂上的出砂口相对,此外还在小臂上与搅笼相对处设置可与液料泵相接的进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座,大臂的根部通过第一回转支撑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此外还在大臂根部临近第一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一减速机架,在第一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一伺服电机,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一小齿轮,该第一小齿轮与上述第一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在大臂的前端底部设置小臂,小臂与大臂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固定连接,并且大臂和小臂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相连通,在大臂前部临近第二回转支撑处安装第二减速机架,在第二减速机架上安装动力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二伺服电机,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第二小齿轮,该第二小齿轮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的外齿圈相啮合;上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受电控系统控制,在大臂的上方设置接上级型砂的接砂口,在大臂内设置皮带输送道,该皮带输送道的前端与上述大臂上的接砂口相对,后端与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在小臂内设置搅笼,该搅笼的前端与上述第二回转支撑相对,后端与小臂上的出砂口相对,此外还在小臂上与搅笼相对处设置可与液料泵相接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在主座的一侧安装检修门,第一回转支撑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主座的顶部,在主座内与第一回转支撑相邻的位置安装橡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根据铸件模型自动填砂的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臂包括减速机底座、第一上盖板、大臂体、第一侧盖板、透视孔盖板、透视孔、第二上盖板、进料口、第二侧盖板、第三上盖板、拉紧装置、拉紧装置盖板、尾盖板、减速机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宗刚逄锴悦周永航黄福祯周天波逄增苗杨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盛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