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5837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纳米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载有6‑姜烯酚分子,所述纳米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之中载有相变材料液态氟碳。上述方案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递送系统,可以解决6‑姜烯酚及其现有剂型所存在的在体内不稳定性、易被体内清除、生物利用度低以及毒副作用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6-姜烯酚(6-shogaol,6S)是干姜中活性很高的一种提取物;有研究发现,6-姜烯酚作为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通过损伤微管蛋白或降低肿瘤细胞纺锤体装配蛋白的表达,使有丝分裂阻滞,从而阻断细胞分裂限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但是,由于6-姜烯酚是一种脂溶性药物,所以其存在体内不稳定性、易被体内清除以及疏水性药物难溶性带来的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而现有的6-姜烯酚非水溶媒剂型(如6-姜烯酚的聚氧乙烯醚蓖麻油溶媒剂型)则存在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且毒副作用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递送系统、解决6-姜烯酚及其现有剂型所存在的在体内不稳定性、易被体内清除、生物利用度低以及毒副作用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所述纳米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载有6-姜烯酚分子,所述纳米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之中载有相变材料液态氟碳。可选地,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外表面修饰有MUC16抗体,且所述MUC16抗体通过共价键与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外表面的分子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脂膜制备:将磷脂类化合物、附加剂和6-姜烯酚溶于有机溶剂中,再经溶解混合后除去所述有机溶剂制得脂膜,并对所述脂膜进行干燥;脂质体分散液制备:将干燥后的所述脂膜于加热条件下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进行水化,使所述脂膜分散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然后放置至室温,再于冰浴下超声制得载有6-姜烯酚的脂质体分散液;相变材料载入:将所述脂质体分散液冷却至3-5℃后加入液态氟碳,并于冰浴条件下进行超声均质乳化,使所述液态氟碳载入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中,制备得到纳米脂质体。可选地,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体积与所述脂膜的质量比为1:4-20;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7.4,浓度为0.01mol/L。可选地,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所述附加剂为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羧基;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为磷酸钾缓冲液或磷酸钠缓冲液;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可选地,所述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羧基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3400或5000;所述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与所述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羧基聚合形成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2000-24000,且所述共聚物的聚乙二醇亲水链段占所述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数为20-40%。可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靶向修饰步骤:将所述纳米粒脂质体用所述磷酸盐缓冲液重悬,并于室温搅拌条件下加入羧基活化剂进行活化;经活化后再加入MUC16抗体,于3-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5h后孵育过夜、使所述MUC16抗体通过共价键连接修饰于纳米脂质体的表面,制备得到具有靶向的纳米脂质体。可选地,所述羧基活化剂包括EDC和NHS,所述的EDC和所述NHS的质量比为2:5;所述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羧基与所述EDC的摩尔比为1:2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纳米脂质体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纳米脂质体在制备紫杉醇耐药性逆转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6-姜烯酚载入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之中、并在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中载入液态氟碳作为相变材料,从而克服了游离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在体内不稳定、易被体内清除和疏水性药物难溶性带来的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并且,在到达肿瘤局部后,能通过超声使其相变而快速释放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同时,载于纳米脂质体中的6-姜烯酚可以嵌入到MD2蛋白疏水性口袋中、该位点与紫杉醇的结合位点重叠进而可竞争性从MD2蛋白上解离紫杉醇,逆转紫杉醇的耐药性、使紫杉醇增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所述的荧光显微镜的观察图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所述的细胞存活率结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中所述的荧光显微镜的观察图片;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中所述的各组检测的定量数据结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中所述的肿瘤冰冻切片共聚焦荧光图像;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中所述的各组肿瘤生长大小的测量结果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中所述的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检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白的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分别称取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5mg和DPPE-PEG(2000)-COOH(二棕榈酰磷酯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羧基,其内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2mg;然后,将DPPC和DPPE-PEG(2000)-COOH充分溶于2-3ml的三氯甲烷(氯仿)中,再采用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除去三氯甲烷、使之于反应器的内壁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制备得到脂膜;为了更好地除去脂膜中残留的有机溶剂,可以将脂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小时,从而保证后续步骤的制备效果。(2)配制pH为7.4、浓度为0.01mol/L的PBS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脂膜混合分散于3ml的PBS溶液中,并于60-65℃的加热条件下水化1小时;然后,放置至室温,再于冰浴下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探头为5mm、Ampl(振幅)设置为30%)超声30min,制得到均匀、稳定的空白的脂质体分散液。(3)将步骤(2)中制得的脂质体分散液冷却至3-5℃,再加入75μl液态氟碳、于冰浴条件下用超声波细胞分碎仪(工作频率为24KHz、超声功率为35w、振幅为14%、占空比3s/6s)进行均质乳化10min、使液态氟碳载入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中,制备得到未载有6-姜烯酚的空白的纳米脂质体产品、并于3-5℃保存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载有6-姜烯酚分子,所述纳米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之中载有相变材料液态氟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封TLR4/MyD88信号通路拮抗剂的纳米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载有6-姜烯酚分子,所述纳米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之中载有相变材料液态氟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外表面修饰有MUC16抗体,且所述MUC16抗体通过共价键与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外表面的分子连接。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脂膜制备:将磷脂类化合物、附加剂和6-姜烯酚溶于有机溶剂中,再经溶解混合后除去所述有机溶剂制得脂膜,并对所述脂膜进行干燥;
脂质体分散液制备:将干燥后的所述脂膜于加热条件下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进行水化,使所述脂膜分散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然后放置至室温,再于冰浴下超声制得载有6-姜烯酚的脂质体分散液;
相变材料载入:将所述脂质体分散液冷却至3-5℃后加入液态氟碳,并于冰浴条件下进行超声均质乳化,使所述液态氟碳载入脂质体的亲水性内腔中,制备得到纳米脂质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体积与所述脂膜的质量比为1:4-20;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7.4,浓度为0.01或0.011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为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熠张国楠黄建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