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36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芍15‑30份、紫草6‑12份、金钱草15‑30份、郁金8‑15份、大黄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颗粒配伍合理、精当,符合“君臣佐使”原则,符合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病机,全方共奏解毒化瘀通腑之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外层成分,其主要化学物质并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成分是脂多糖(LPS)。在急、慢性及重症肝炎、肝硬化等患者中,由于胃肠屏障功能的减弱和/或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特别是肝枯否细胞的损伤,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往往合并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35%-65%伴有IETM的发生,重症肝炎患者IETM的出现率为70%-100%,肝硬化则达79%-92%,内毒素对肝脏可产生直接损伤,也可通过激活枯否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大量细胞因子与炎性递质,使肝脏发生继发性损伤,使肝细胞出现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损伤,促使肝病的重症化与慢性化,最终导致肝衰竭。所以寻求干预或阻断内毒素所致肝损害的最佳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控制/减轻肝损伤,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是当今中西医防治肝病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针对内毒素血症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临床上针对内毒素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有保肝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肠道脱污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动力药物改善肠道内容物淤滞,肠内营养等保护肠道黏膜治疗,免疫疗法等,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中医学中虽然没有内毒素血症的同义病名,但一般认为中医学的“毒”与现代医学的“内毒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内毒素是中医热毒之邪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肝病内毒素血症相当于中医“热毒证”范畴,热毒瘀互结、滞于肠腑是其基本病机,因此“清热解毒、化瘀通腑”的治法理论上可有助于“热毒”的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内毒素水平,减少TNF-a、IL-1、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减轻肝损伤,有效防止身体各器官进一步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芍15-30份、紫草6-12份、金钱草15-30份、郁金8-15份、大黄5-15份。进一步的,所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称取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芍15-30份、紫草6-12份、金钱草15-30份、郁金8-15份、大黄5-15份,将各原料药清洗、烘干;S2、将烘干的各原料药经超微粉碎,过200目筛,将制得的药粉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中药组合物;S3、将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浓缩滤液得到浸膏;S4、将浸膏与蔗糖、糊精按照1:3:1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得中药颗粒成品。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各种原料药的药理作用: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本专利技术配方中,茵陈苦寒下降,功专清利湿热毒邪,是为君药;黄芩清热解毒,紫草解毒凉血,助茵陈解毒退黄;两者共为臣药;金钱草清热利胆,除湿退黄;郁金行气活血、凉血逐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助郁金祛湿退黄,郁金功专肝胆二经,能引诸药直达病所,兼起使药之功。佐以大黄泄热除瘀,通利大便;全方共奏解毒化瘀通腑之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配伍合理、精当,符合“君臣佐使”原则,符合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病机。2、本专利技术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达7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未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15份、黄芩10份、赤芍15份、紫草6份、金钱草15份、郁金8份、大黄5份。上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称取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芍15-30份、紫草6-12份、金钱草15-30份、郁金8-15份、大黄5-15份,将各原料药清洗、烘干;S2、将烘干的各原料药经超微粉碎,过200目筛,将制得的药粉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中药组合物;S3、将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浓缩滤液得到浸膏;S4、将浸膏与蔗糖、糊精按照1:3:1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得中药颗粒成品。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20份、黄芩15份、赤芍25份、紫草10份、金钱草20份、郁金12份、大黄9份。本实施例所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30份、黄芩20份、赤芍30份、紫草12份、金钱草30份、郁金15份、大黄15份。本实施例所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30份、黄芩15份、赤芍3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n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芍15-30份、紫草6-12份、金钱草15-30份、郁金8-15份、大黄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芍15-30份、紫草6-12份、金钱草15-30份、郁金8-15份、大黄5-15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茵陈15-30份、黄芩10-20份、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凯梁浩卫刘慧敏张晓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