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58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10份,生地10份,生黄芪10份,泽兰10份,片姜黄9份,青皮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全方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方中巴戟天、黄芪合用,既补先天之肾阳,又补后天之脾气,共奏补肾健脾益气之效,是为君药,泽兰、片姜黄联用可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是为臣药,生地为佐药,青皮为使药,既可疏肝行气,加强泽兰、片姜黄行气活血之力,又可防止巴戟天、黄芪滋补引起的气滞之碍,同时青皮为引经药,引诸药到达肝脏发挥药效。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中的共同病理过程,各种原因导致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进而引起肝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改变,病情发展,可形成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障碍与衰竭,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延缓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对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肝纤维化是个动态的病理过程,在发生、发展与消退的多个阶段中有多个环节相互影响。中医认为“湿热瘀毒”造成慢性肝损伤,而“湿热瘀毒”也是肝纤维化的始动因素,是持续的致病原因。湿热毒邪瘀滞肝络血分,肝络受伤,毒邪致瘀,血瘀不化又助湿生热,“湿热瘀毒”积于肝络,正是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主要因素。湿热瘀毒持续存在,损伤正气,导致脾气虚弱、肝肾阴亏,继而脾肾阳虚,最终形成积聚、臌胀等难治之证。慢性肝病的病机演变过程(湿热-血瘀-瘀热-湿热瘀毒-气阴亏耗)是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重要环节,其中湿热瘀毒最为关键。《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病邪侵入人体,加之内伤忧怒,或饮食起居不节等原因,导致“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如“湿热疫毒”、“蛊毒”等外邪侵入肝脏,或酒食所伤,经久不愈,渐至肝、脾、肾等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博节,使得经脉壅滞不通,以至阳气不能畅行,引起血凝在里不能消散,津液的输注也发生涩滞,终致痰湿、淤血沉积,肝络淤阻成症。因此,“凝血蕴里”、“津液涩渗”是形成肝纤维化的总病机。中医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主、益气养阴为辅。但当前对肝纤维化的辨证分型各执己见,尚无统一、规范化的标准,且各证常常相兼,暂无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的药物。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专利技术人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发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关于本专利技术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0.1-20份、生地0.1-20份、生黄芪0.1-20份、泽兰0.1-20份、片姜黄0.1-20份、青皮0.1-15份。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5-15份、生地5-15份、生黄芪5-15份、泽兰5-15份、片姜黄5-15份、青皮5-10份。更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10份、生地10份、生黄芪10份、泽兰10份、片姜黄9份、青皮6份。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制剂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合剂或口服液。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减少肝脏炎性细胞浸润、保护肝细胞和减少肝细胞坏死、抑制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产生和分泌、减少胶原合成和加速胶原降解的药物中的应用。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是由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常规辅剂制成。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取原料药巴戟天、生地、生黄芪,加水煎煮0.5-1.5小时;(2)加入泽兰、片姜黄,煎煮20-40分钟;(3)最后加入青皮,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4)沥出汁水,沉淀取清液。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原料药巴戟天、生地、生黄芪,加水煎煮0.5-1.5小时;(2)加入泽兰、片姜黄,煎煮20-40分钟;(3)最后加入青皮,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4)沥出汁水,沉淀取清液;(5)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常规辅剂,即可。本专利技术治则及方解:中医学认为“肝纤维化”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归属于“积聚”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感受湿热疫毒或虫毒、情志失调、药毒伤肝、饮食(酒)失节、久病难瘥,脏腑虚弱等,病理因素多与“湿、热、毒、瘀、虚”有关,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肾。本专利技术在继承上海市名中医王灵台教授“补肾为主、清化为辅”论治肝纤维化学术经验基础上,认为肝纤维化病的发病初期以湿、热、毒入侵肝经为主,湿热之邪蕴蒸肝胆而致疏泄失司,脾胃阻遏而使运化失常,湿热毒邪稽留日久而气血失和,耗伤肝脏阴血,而致肝体失养,肝用失职,气血运行不畅,瘀、痰、郁内生,瘀血阻络。病久迁延反复,而致阴阳失调,肾精暗耗,所谓“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轻伤肾气,重伤肾阳”,即“久病及肾”之说。正如清代李用粹认为“壮实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皆因脾胃虚衰,气血俱伤,七情尼郁,痰挟血液凝结而成”,“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倡治疗肝纤维化应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组方巴芪柔肝颗粒。本方以巴戟天、黄芪为君药。巴戟天味甘、辛,微温,归肾、肝经,温而不热,直入肾脉,温补肾阳。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健脾补气,益卫固表。二者合用,既补先天之肾阳,又补后天之脾气,共奏补肾健脾益气之效,是为君药。臣以泽兰、片姜黄,泽兰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片姜黄味辛、苦,温。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泽兰活血化瘀兼顾利水之功,祛除体内之湿邪,片姜黄侧重于行气活血而化瘀之效,行郁滞之气,气行则血行,二者联用可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佐以生地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滋补肝肾之阴,补而不腻,既可补养肝体,调畅肝用,兼有清除稽留湿热之效,又可佐制巴戟天温补燥热之性。使以青皮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即可疏肝行气,加强泽兰、片姜黄行气活血之力,又可防止巴戟天、黄芪滋补引起的气滞之碍,同时青皮为引经药,引诸药到达肝脏发挥药效。上方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治疗肝纤维化可使肾阳渐益,脾运得司,气血流畅,湿热毒瘀消散则肝阴得养,肝阳则用,病情可缓缓而治矣。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优选了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重量份配比,方中以巴戟天、黄芪为君药,二者合用,既补先天之肾阳,又补后天之脾气,共奏补肾健脾益气之效,臣以泽兰、片姜黄,二者联用可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佐以生地,既可补养肝体,调畅肝用,兼有清除稽留湿热之效,又可佐制巴戟天温补燥热之性,使以青皮,即可疏肝行气,加强泽兰、片姜黄行气活血之力,又可防止巴戟天、黄芪滋补引起的气滞之碍,同时青皮为引经药,引诸药到达肝脏发挥药效。各药味之间协同奏效,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能够减少肝脏炎性细胞浸润、保护肝细胞和减少肝细胞坏死、抑制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产生和分泌、减少胶原合成和加速胶原降解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2、各药味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便,减轻了该类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减轻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0.1-20份、生地0.1-20份、生黄芪0.1-20份、泽兰0.1-20份、片姜黄0.1-20份、青皮0.1-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0.1-20份、生地0.1-20份、生黄芪0.1-20份、泽兰0.1-20份、片姜黄0.1-20份、青皮0.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5-15份、生地5-15份、生黄芪5-15份、泽兰5-15份、片姜黄5-15份、青皮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巴戟天10份、生地10份、生黄芪10份、泽兰10份、片姜黄9份、青皮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合剂或口服液。


6.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肝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求王灵台孙学华周振华元唯安李曼朱晓骏张鑫孔晓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