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怡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24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包含壳体、中央控制器MCU、信号传输模块、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体温单元和电源模块;其生理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体温,血氧浓度,心电图,从功能上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对生理指标的检测需要;装置为非穿戴式,作为一个单一壳体结构,具有便携以及适用场景广泛等优势;基于其较为简洁的基本元件,产品装置可以设计成的长宽和厚度类同常见的商务名片夹,可随身携带,放入口袋或者提包里等;还可嵌入定制移动终端外包装,如手机壳等,满足特定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的监测;现有的生理健康检测设备大多都是一些可穿戴设备,然而可穿戴设备体积限制较大,除穿戴以外,并不便于携带,而且,据调查统计,70%的消费人群不喜欢使用电子可穿戴设备;现有的生理健康检测设备的检测功能也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多项生理指标的检测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包含壳体、中央控制器MCU、信号传输模块、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体温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心电图单元包含接触式传感器,体温单元包含热敏传感器,血氧浓度单元包含光电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均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关,开关与中央控制器MCU电连接;所述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和体温单元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中央控制器MCU,中央控制器MCU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交互。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矩形结构,壳体的长度为5-15cm,宽度为5-10cm,厚度为0.5-2cm。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低功耗蓝牙模块集成在中央控制器MCU上。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含电源输入模块、电池充电模块、充电电池、3V低退出调节器、电源接口和电池指示灯;所述电源接口和电池指示灯设置在壳体上,电源接口与电源输入模块电连接,电池指示灯与电池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通过电池充电模块向系统供电,电源输入模块通过电池充电模块向充电电池充电,或直接向系统供电。优选的,还包含电池容量反馈模块,电池容量反馈模块将充电电池的电量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反馈至移动终端。优选的,还包含保护壳,保护壳包含背板,背板的周围设置有包边结构,背板的中间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周围具有卡槽结构,壳体的周围与卡槽结构配合,将壳体固定在放置槽中。优选的,所述放置槽贯穿背板的正反两侧,背板的厚度与壳体的厚度相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方案设计开发了一种可以检测人体生理信号的装置,其生理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体温,血氧浓度,心电图,从功能上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对生理指标的检测需要;装置为非穿戴式,作为一个单一壳体结构,具有便携以及适用场景广泛等优势;基于其较为简洁的基本元件,产品装置可以设计成的长宽和厚度类同常见的商务名片夹,可随身携带,放入口袋或者提包里等;还可嵌入定制移动终端外包装,如手机壳等,满足特定客户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配套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的原理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央控制器MCU的电路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心电图单元的电路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氧浓度单元的电路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体温单元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包含壳体1、中央控制器MCU、信号传输模块、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体温单元、电池容量反馈模块和电源模块;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型号如图3所示。所述心电图单元包含两个接触式传感器2,体温单元包含热敏传感器3,血氧浓度单元包含光电传感器4;接触式传感器2、热敏传感器3和光电传感器4均设置在壳体1上,各传感器可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或不同侧,布置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客户需要进行调整;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开关5,开关5与中央控制器MCU电连接,用于控制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源模块包含电源输入模块、电池充电模块、充电电池、3V低退出调节器、电源接口6和电池指示灯7,电源接口6和电池指示灯7设置在壳体1上,电源接口6与电源输入模块电连接,电池指示灯7与电池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参数为稳压、5V、直流;电池充电模块的参数为5V、直流、1/10A;充电电池用于电量存储和放电,容量取决于其体积,一般为30~200mAh;3V低退出调节器用于充满电控制,电势差小于3V切断;电池指示灯7可至少具有两种变换颜色,例如包含充电颜色和满电颜色。所述充电电池通过电池充电模块向系统供电,电源输入模块通过电池充电模块向充电电池充电,或直接向系统供电;电池容量反馈模块实时侦测电池容量,信号反馈给MCU,可以将充电电池的电量通过蓝牙反馈至移动终端,在APP上显示电量。所述心电图单元可以通过两个手的手指按在两个接触式传感器2上,来检测心脏跳动,产生电激动,产生生物电流,并伴随电位差,收集、转化生物电流信号和电势差,形成心电图。所述血氧浓度单元利用红光和红外光的吸收率获得血氧浓度。所述体温单元通过热敏电阻测量和收集体表温度。所述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和体温单元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中央控制器MCU,信号传输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低功耗蓝牙模块集成在中央控制器MCU上,中央控制器MCU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交互,可将检测结果显示在APP上。作为一种便携设备,所述壳体1为矩形结构,壳体1的长度为5-15cm,宽度为5-10cm,厚度为0.5-2cm;其规格类同常见的商务名片夹,可随身携带,放入口袋或者提包里等。该设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使用,如用于家庭、社区医生、医护人员、临床以及门诊医护人员辅助用、团体、企业单位健康助手、个人用户,尤其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满电的情况下,可使用长达数周。而为满足绝大部分个人用户的使用习惯,满足便携要求,本产品还可以匹配移动终端保护壳使用,如手机保护壳、平板保护壳等。如图2所示,保护壳包含背板11,背板11的周围设置有包边结构12,背板11及包边结构12上可根据需要设计按键和摄像头之类的槽孔结构;所述背板11的中间设置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可以贯穿背板11的正反两侧,在背板11的中部形成一个中空结构,放置槽13的周围具有卡槽结构14,壳体1的周围与卡槽结构14配合,将壳体1固定在放置槽13中,背板11的厚度与壳体1的厚度相等,可以使二者较为自然的融为一体。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1)、中央控制器MCU、信号传输模块、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体温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心电图单元包含接触式传感器(2),体温单元包含热敏传感器(3),血氧浓度单元包含光电传感器(4),接触式传感器(2)、热敏传感器(3)和光电传感器(4)均设置在壳体(1)上,壳体(1)上还设置有开关(5),开关(5)与中央控制器MCU电连接;所述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和体温单元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中央控制器MCU,中央控制器MCU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1)、中央控制器MCU、信号传输模块、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体温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心电图单元包含接触式传感器(2),体温单元包含热敏传感器(3),血氧浓度单元包含光电传感器(4),接触式传感器(2)、热敏传感器(3)和光电传感器(4)均设置在壳体(1)上,壳体(1)上还设置有开关(5),开关(5)与中央控制器MCU电连接;所述心电图单元、血氧浓度单元和体温单元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中央控制器MCU,中央控制器MCU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矩形结构,壳体(1)的长度为5-15cm,宽度为5-10cm,厚度为0.5-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低功耗蓝牙模块集成在中央控制器MCU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含电源输入模块、电池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怡
申请(专利权)人:黄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