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蒸煮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2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竹笋蒸煮池,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所述蒸煮篮放置于所述蒸煮池内,且所述蒸煮篮与所述蒸煮池的体积适配;所述蒸煮篮包括多个滚柱和两个底板;所述底板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靠近底部的一端;所述滚柱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且与所述底板所在相同的侧面上;所述滚柱沿所述蒸煮篮高的方向顺序间隔设置。蒸煮篮采用顶部进料、底部出料的结构形式。蒸煮完成后,吊装设备将装有蒸煮完成的竹笋连同蒸煮篮一起吊出,打开蒸煮篮底部的底板,竹笋便可从蒸煮篮底部的开口落下,节省了时间,满足了蒸煮后极冷的需求。在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滚柱,滚动摩擦减少了竹笋挂壁不出料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蒸煮池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竹笋蒸煮池。
技术介绍
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由于笋的季节性较强,故食品加工企业需要对鲜笋进行加工,以延长笋的食用周期。加工过程中有一个蒸煮的环节,蒸煮后有一个极冷到室温的步骤,蒸煮和极冷过程都决定了笋的食用品质。现有的鲜笋蒸煮是将竹笋放入蒸篮内,在通过吊装设备将装满竹笋的蒸篮放入蒸煮池内,蒸煮完成后吊出蒸篮,由于温度较高的原因,故需等竹笋待稍微冷却后人工才将其从蒸篮内取出,费时费力,员工还容易出现烫伤的事故;而且冷却不及时还会造成竹笋的食用品质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笋蒸煮池,实现快速取料,达到极冷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笋蒸煮池,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所述蒸煮篮放置于所述蒸煮池内,且所述蒸煮篮与所述蒸煮池的体积适配;所述蒸煮篮包括滚柱和底板;所述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靠近底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底板;所述蒸煮篮上底板所在的两个侧面均可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滚柱;所述多个滚柱沿所述蒸煮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滚柱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且不同滚柱的从动齿轮之间依次啮合;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转轴的一端;所述主动齿轮为间歇齿轮;所述底板闭合时,所述主动齿轮的齿部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啮合;所述底板打开时,所述主动齿轮的轮部与所述从动齿轮齿的齿顶可滑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杆;所述蒸煮篮相对的另外两侧面上分别可转动设置一个所述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并且位于其所在所述蒸煮篮侧面的虚拟对称面上;所述控制杆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固定所述底板;所述控制杆顶部设有用于转动所述控制杆的把手。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保险环;所述蒸煮篮上控制杆所在的两个侧面上靠近顶部的一端均可转动设置一个所述保险环;所述保险环用于固定所述控制杆顶部的把手。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篮所述相对的另外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套设所述控制杆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控制杆同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篮所述相对的另外两侧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进一步的,还包括4个脚轮;所述4个脚轮对称固定在所述蒸煮篮的底部的连接板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吊耳;所述多个吊耳固定设置在所述蒸煮篮的侧面上靠近顶部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蒸煮池安装有自动控温系统。进一步的,所述蒸煮池包括箱体、箱盖和多个搭扣;所述箱盖上设有用于连接蒸汽管道的接口;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通过所述多个搭扣实现可分离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竹笋蒸煮池,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蒸煮篮采用顶部进料、底部出料的结构形式。在进行蒸煮过程中,蒸煮篮底部的底板是闭合的状态,蒸煮篮呈无盖箱体的形状;当蒸煮完成后,吊装设备将装有蒸煮完成的竹笋连同蒸煮篮一起吊出,打开蒸煮篮底部的底板,竹笋便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蒸煮篮底部的开口落下,无需人为取料,大大节省时间的同时也避免工人取料可能出现烫伤的事故,而且也极大满足蒸煮后极冷的需求。在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滚柱,滚动摩擦减少了竹笋挂壁不出料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笋蒸煮池内蒸煮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笋蒸煮池内蒸煮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笋蒸煮池内蒸煮篮的主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笋蒸煮池内蒸煮篮的左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笋蒸煮池内蒸煮篮的出料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竹笋蒸煮池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蒸煮池;2、蒸煮篮;3、滚柱;4、底板;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控制杆;8、挡板;9、把手;10、保险环;11、套筒;12、脚轮;13、吊耳;14、箱体;15、箱盖;16、搭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竹笋蒸煮池,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所述蒸煮篮放置于所述蒸煮池内,且所述蒸煮篮与所述蒸煮池的体积适配;所述蒸煮篮包括滚柱和底板;所述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靠近底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底板;所述蒸煮篮上底板所在的两个侧面均可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滚柱;所述多个滚柱沿所述蒸煮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竹笋蒸煮池,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蒸煮篮采用顶部进料、底部出料的结构形式。在进行蒸煮过程中,蒸煮篮底部的底板是闭合的状态,蒸煮篮呈无盖箱体的形状;当蒸煮完成后,吊装设备将装有蒸煮完成的竹笋连同蒸煮篮一起吊出,打开蒸煮篮底部的底板,竹笋便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蒸煮篮底部的开口落下,无需人为取料,大大节省时间的同时也避免工人取料可能出现烫伤的事故,而且也极大满足蒸煮后极冷的需求。在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滚柱,滚动摩擦减少了竹笋挂壁不出料的可能性。进一步的,还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滚柱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且不同滚柱的从动齿轮之间依次啮合;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转轴的一端;所述主动齿轮为间歇齿轮;所述底板闭合时,所述主动齿轮的齿部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啮合;所述底板打开时,所述主动齿轮的轮部与所述从动齿轮齿的齿顶可滑动连接。齿啮合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当底板打开时,底板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由于主动齿轮的齿部与从动齿轮啮合,并且从动齿轮之间又顺序啮合,故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进而带动滚柱转动,滚柱的转动利于竹笋的出料;当底板完全打开时,主动齿轮的轮部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顶滑动连接,故滚柱不会因为挡板的限制而无法转动。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间歇传动机构,可以有效避免竹笋将蒸煮篮撑紧滚轮无法转动的现象,又可以在底板打开时滚柱可以自由滚动。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杆;所述蒸煮篮相对的另外两侧面上分别可转动设置一个所述控制杆;所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蒸煮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n所述蒸煮篮放置于所述蒸煮池内,且所述蒸煮篮与所述蒸煮池的体积适配;/n所述蒸煮篮包括滚柱和底板;/n所述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靠近底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底板;/n所述蒸煮篮上底板所在的两个侧面均可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滚柱;/n所述多个滚柱沿所述蒸煮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蒸煮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池和蒸煮篮;
所述蒸煮篮放置于所述蒸煮池内,且所述蒸煮篮与所述蒸煮池的体积适配;
所述蒸煮篮包括滚柱和底板;
所述蒸煮篮相对的两侧面上靠近底部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底板;
所述蒸煮篮上底板所在的两个侧面均可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滚柱;
所述多个滚柱沿所述蒸煮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蒸煮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所述滚柱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且不同滚柱的从动齿轮之间依次啮合;
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转轴的一端;
所述主动齿轮为间歇齿轮;
所述底板闭合时,所述主动齿轮的齿部与所述从动齿轮齿啮合;
所述底板打开时,所述主动齿轮的轮部与所述从动齿轮齿的齿顶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蒸煮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杆;
所述蒸煮篮相对的另外两侧面上分别可转动设置一个所述控制杆;
所述控制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底板,并且位于其所在所述蒸煮篮侧面的虚拟对称面上;
所述控制杆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固定所述底板;
所述控制杆顶部设有用于转动所述控制杆的把手。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群杨小明吴运兴陈先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宁县翠源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