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玉晴专利>正文

一种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14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洒水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方侧缘向外侧倾斜设置有手推杆,在底座内设置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还包括转轴,转轴贯通底座上方并延伸至底座下方设置,在转轴和底座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转轴的底部套设有和主动锥形齿轮相适配的从动锥形齿轮;在转轴高出底座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在储水箱上部设置有水泵,在水泵和储水箱之间连通设置有吸液管,在水泵上还设置有出液管,在出液管的端部设置有喷头;在手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和电机、水泵电相连。该结构洒水装置移动平稳且洒水角度可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设备
,尤其是一种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在园林的日常绿化过程中,最多的工作就是对于园林的洒水,现有技术的洒水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洒水装置的喷洒角度不可调节,从而造成达洒水装置在洒水过程中,出现洒水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导致洒水装置出现洒水效率较低的问题,浪费水资源。2.洒水装置移动不便,不便于大范围转洒水装置,即便现有技术存在少部分洒水装备设置有移动轮便于洒水装置移动,但是园林的道路凹凸不平坦,在洒水装置移动过程中过于频繁的震动会影响洒水装置内在零件的平衡,此外也容易使移动轮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洒水装置,该结构的洒水装置移动平稳且洒水角度可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洒水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方侧缘向外侧倾斜设置有手推杆,在所述手推杆的端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端部设置有手柄,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贯通底座上方并延伸至底座下方设置,在所述转轴和底座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底部套设有和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相适配的从动锥形齿轮;在所述转轴高出底座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在所述储水箱上部设置有水泵,在所述水泵和储水箱之间连通设置有吸液管,在所述水泵上还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出液管的端部设置有喷头;在所述手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和所述电机、水泵电相连;所述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和出液盘,在所述喷头主体内设置有出液腔,在所述喷头主体上部设置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出液管和出液腔;所述出液盘弧状设置,在所述出液盘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还包括设置于出液腔内的分液器,所述分液器包括固定端和设置于固定端上部的分液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于出液盘内侧,所述分液端呈伞状,所述分液端的弧形面朝向进液通道,所述出液孔呈圆台状且出液孔孔径由内向外递减;在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体、通过穿插于轮体中部的轮体主轴和所述轮体相连接的轮叉,还包括对称设置于轮叉两侧的减震臂和摆臂条,所述减震臂包括阻尼器和套设于所述阻尼器上的减震弹簧,所述摆臂条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轮叉、阻尼器相铰接,所述轮体主轴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摆臂条和所述轮叉、阻尼器相铰接位置之间;所述手柄弧形设置包括拇指的按压区和手掌的握持区,在所述手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包括若干自所述手柄表面向外凸起延伸形成的防滑条,在所述防滑条之间形成凹槽。进一步地,在所述手推杆的杆体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对应设置有陶瓷耐磨凸块。进一步地,在所述储水箱上方侧缘处贯通设置有进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洒水装置有益效果是:1.通过控制面板可以调节洒水的角度,避免因为洒水角度不可调节而导致洒水不均匀。此外,可以通过移动轮和手推杆的配合使洒水装置能有效地移动。2.当洒水装置移动至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由于减震臂与轮体主轴法线存在一个夹角,使洒水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重力以及减震臂产生的应力不会完全通过轮体主轴而施加到轮体上,有效减轻轮体的负担,减轻轮体的磨损,提高轮体的使用寿命。3.出液盘弧状设置,出液孔朝向各个方位,可实现多方位的出液,伞状设置的分液器可以将从进液通道输送的水分散至各个出液孔,避免单孔出液导致洒水不均匀的现象,满足园林用水的要求。出液孔孔径内端大于外端,从而使出液孔内的水喷出时,经历挤压的过程,增加了从出液孔喷出水的压力,保证喷水的顺利进行。4.交错设置的陶瓷耐磨凸块可以有效提高手推杆的耐磨性能,保证手推杆的连接强度。5.手柄表面弧形流线型设计,使手更贴合手柄,防滑条增大摩擦系数,增加了握紧时的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保证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洒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洒水装置中移动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洒水装置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洒水装置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手推杆;3-连接杆;4-电机;5-主动锥形齿轮;6-转轴;7-轴承;8-从动锥形齿轮;9-支撑板;10-储水箱;11-进水口;12-水泵;13-吸液管;14-出液管;15-喷头;16-控制面板;17-移动轮;18-出液盘;19-进液通道;20-出液腔;21-出液孔;22-分液器;23-安装环;24-轮体;25-轮叉;26-轮体主轴;27-摆臂条;28-减震臂;29-阻尼器;30-减震弹簧;31-陶瓷耐磨凸块;32-手柄;33-防滑层;34-防滑条;3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洒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一种洒水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17,在底座17上方侧缘向外侧倾斜设置有手推杆2,在手推杆2的端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杆3,在连接杆3端部设置有手柄32,作为优选地,在手推杆2的杆体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在凹槽内对应设置有陶瓷耐磨凸块31,交错设置的陶瓷耐磨凸块31可以有效提高手推杆2的耐磨性能,保证手推杆2的连接强度。结合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洒水装置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手柄32弧形设置包括拇指的按压区和手掌的握持区,在手柄32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层33,防滑层33包括若干自手柄32表面向外凸起延伸形成的防滑条34,在防滑条34之间形成凹槽35。手柄32表面弧形流线型设计,使手更贴合手柄32,防滑条34增大摩擦系数,增加了握紧时的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在底座1内设置有电机4,在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5,还包括转轴6,转轴6贯通底座1上方并延伸至底座1下方设置,在转轴6和底座1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7活动连接,在转轴6的底部套设有和主动锥形齿轮5相适配的从动锥形齿轮8;在转轴6高出底座1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9,在支撑板9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10,具体地,在储水箱10上方侧缘处贯通设置有进水口11。在储水箱10上部设置有水泵12,在水泵12和储水箱10之间连通设置有吸液管13,在水泵12上还设置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竖直向上设置,在出液管14的端部设置有喷头15。在手推杆2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分别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洒水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方侧缘向外侧倾斜设置有手推杆(2),在所述手推杆(2)的端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杆(3),在所述连接杆(3)端部设置有手柄(3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电机(4),在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5),还包括转轴(6),所述转轴(6)贯通底座(1)上方并延伸至底座(1)下方设置,在所述转轴(6)和底座(1)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7)活动连接,在所述转轴(6)的底部套设有和所述主动锥形齿轮(5)相适配的从动锥形齿轮(8);在所述转轴(6)高出底座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9),在所述支撑板(9)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10),在所述储水箱(10)上部设置有水泵(12),在所述水泵(12)和储水箱(10)之间连通设置有吸液管(13),在所述水泵(12)上还设置有出液管(14),所述出液管(14)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出液管(14)的端部设置有喷头(15);在所述手推杆(2)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分别和所述电机(4)、水泵(12)电相连;/n所述喷头(15)包括喷头主体和出液盘(18),在所述喷头主体内设置有出液腔(20),在所述喷头主体上部设置有进液通道(19),所述进液通道(19)连通所述出液管(14)和出液腔(20);所述出液盘(18)弧状设置,在所述出液盘(18)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21);还包括设置于出液腔(20)内的分液器(22),所述分液器(22)包括固定端和设置于固定端上部的分液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于出液盘(18)内侧,所述分液端呈伞状,所述分液端的弧形面朝向进液通道(19),所述出液孔(21)呈圆台状且出液孔(21)孔径由内向外递减;/n在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17),所述移动轮(17)包括轮体(24)、通过穿插于轮体(24)中部的轮体主轴(26)和所述轮体(24)相连接的轮叉(25),还包括对称设置于轮叉(25)两侧的减震臂(28)和摆臂条(27),所述减震臂(28)包括阻尼器(29)和套设于所述阻尼器(29)上的减震弹簧(30),所述摆臂条(27)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轮叉(25)、阻尼器(29)相铰接,所述轮体主轴(26)的位置设置于所述摆臂条(27)和所述轮叉(25)、阻尼器(29)相铰接位置之间;/n所述手柄(32)弧形设置包括拇指的按压区和手掌的握持区,在所述手柄(32)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层(33),所述防滑层(33)包括若干自所述手柄(32)表面向外凸起延伸形成的防滑条(34),在所述防滑条(34)之间形成凹槽(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洒水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方侧缘向外侧倾斜设置有手推杆(2),在所述手推杆(2)的端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杆(3),在所述连接杆(3)端部设置有手柄(3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电机(4),在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5),还包括转轴(6),所述转轴(6)贯通底座(1)上方并延伸至底座(1)下方设置,在所述转轴(6)和底座(1)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7)活动连接,在所述转轴(6)的底部套设有和所述主动锥形齿轮(5)相适配的从动锥形齿轮(8);在所述转轴(6)高出底座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板(9),在所述支撑板(9)上表面设置有储水箱(10),在所述储水箱(10)上部设置有水泵(12),在所述水泵(12)和储水箱(10)之间连通设置有吸液管(13),在所述水泵(12)上还设置有出液管(14),所述出液管(14)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出液管(14)的端部设置有喷头(15);在所述手推杆(2)的端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分别和所述电机(4)、水泵(12)电相连;
所述喷头(15)包括喷头主体和出液盘(18),在所述喷头主体内设置有出液腔(20),在所述喷头主体上部设置有进液通道(19),所述进液通道(19)连通所述出液管(14)和出液腔(20);所述出液盘(18)弧状设置,在所述出液盘(18)上设置有若干出液孔(21);还包括设置于出液腔(20)内的分液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晴
申请(专利权)人:胡玉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