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10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包括:总进水通道与储水腔体的一侧连通,储水腔体的另一侧分别与田间前端灌水口、“U”型进水通道的两竖向进水通道连通,“U”型进水通道的横向进水通道上开设有田间末端灌水口;储水腔体与吸水腔体连通,吸水腔体内吸水泵的吸水端口分别与“U”型吸水通道的两竖向吸水通道连通,“U”型吸水通道顶面上设有多个竖向吸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U”型进水通道,使灌溉可以从农田末端向前端进行,农田前端和末端同时灌溉,水都向中间流,使得灌溉相对均匀;灌溉结束后,当农田蓄水高度高于吸水管的高度时,农田中水流入吸水管中,吸水管吸收农田中各处多余的水,再从前端和末端灌溉,可以进一步使得灌溉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备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
技术介绍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缺乏,近年来黄河流域干旱少雨,而黄河沿岸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增,国家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致使灌区发展节水、有效灌溉非常紧迫。现有的田间灌溉灌水口装置,仅通过一个灌水口进行灌溉,由于水在流动过程中的向前推力使水向前流动,因此,如果要想田间末端得到充分灌溉,田间前端最终的水量不足;如果想要田间前端得到充分灌溉,田间末端必然聚集大量的水。总之,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灌水口进行灌溉,能够引起田间灌溉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包括:总进水通道,所述总进水通道与储水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储水腔体的另一侧分别与田间前端灌水口、“U”型进水通道的一竖向进水通道、“U”型进水通道的另一竖向进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U”型进水通道围设于田间边缘;所述“U”型进水通道的横向进水通道上开设有田间末端灌水口;所述储水腔体与吸水腔体连通,所述吸水腔体内吸水泵的吸水端口分别与“U”型吸水通道的一竖向吸水通道、“U”型吸水通道的另一竖向吸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U”型吸水通道围设于田间边缘,且所述“U”型吸水通道位于所述“U”型进水通道内部;所述“U”型吸水通道顶面上设有多个竖向吸水管。进一步地,所述总进水通道通过搅拌腔体与所述储水腔体连通;所述搅拌腔体顶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料孔;所述搅拌腔体的侧方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顶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顶面上设有进料筒;所述第一横板底部开设有多个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进料筒连通,且所述出口与所述进料孔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底面上设有多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进料筒连通,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进料孔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杆顶部转动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一侧设有第一横板。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另一侧设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底面上设有多个塞柱;所述塞柱与所述进料孔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腔体内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腔体外壁上设有旋转电机装置,所述旋转电机装置的转轴穿过所述搅拌腔体与所述搅拌结构的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腔体侧方设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的横杆自由端设有套筒;所述储水腔体顶面一侧设置有吸水腔体,所述储水腔体顶面另一侧穿设有带刻度连杆,所述带刻度连杆底部设有浮球,所述带刻度连杆的顶端穿过所述套筒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套筒的横截面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腔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储水腔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侧方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顶部连接有倒“L”型连杆,所述倒“L”型连杆的竖杆自由端连接有控水块;所述连接管道顶部设有竖向活动管道,所述控水块活动设于所述竖向活动管道和位于所述竖向活动管道下方的连接管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吸水管顶部设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总进水通道上设有总控水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单一正向流动的灌水口基础上,增加了“U”型进水通道,使灌溉可以从农田末端向前端进行,即农田前端和末端同时灌溉,水都向中间流,相遇后会相碰返流向两端,不会在某处聚集大量的水,使得灌溉相对均匀;同时,灌溉结束后,当农田蓄水高度高于吸水管的高度时,农田中水流入吸水管中,吸水管吸收农田中各处多余的水,再从前端和末端两个方向同时灌溉农田,由于此时水量较少,水将不会再流向中部,循环几次,可以进一步使得灌溉均匀,且起到了保肥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腔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料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球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水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水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该装置包括:总进水通道1,总进水通道1与储水腔体3的一侧连通,储水腔体3的另一侧分别与田间前端灌水口、“U”型进水通道6的一竖向进水通道、“U”型进水通道6的另一竖向进水通道连通,其中,“U”型进水通道6围设于田间边缘;“U”型进水通道6的横向进水通道上开设有田间末端灌水口61。需要说明的是,储水腔体3的另一侧设有分水总通道5,所述分水通道5上连通有第一分水支通道51、第二分水支通道52、第三分水支通道53,所述第一分水支通道51与“U”型进水通道6的一竖向进水通道连通,第二分水支通道52与田间前端灌水口连通、第三分水支通道53与“U”型进水通道6的另一竖向进水通道连通。储水腔体3与吸水腔体4连通,吸水腔体4内吸水泵41的吸水端口分别与“U”型吸水通道7的一竖向吸水通道、“U”型吸水通道7的另一竖向吸水通道连通,其中,“U”型吸水通道7围设于田间边缘,且“U”型吸水通道7位于“U”型进水通道6内部;“U”型吸水通道7顶面上设有多个竖向吸水管71。需要说明的是,吸水管71的高度为农田需水高度,当农田蓄水高度高于吸水管71的高度时,农田中水流入吸水管71中。为了在灌溉农田的同时可以向农田中均匀加入营养液、药物、肥料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了如下具体结构:总进水通道1通过搅拌腔体2与储水腔体3连通;搅拌腔体2顶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料孔22;搅拌腔体2的侧方设有伸缩结构23,伸缩结构23顶部设有支杆24,支杆24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横板26,第一横板26顶面上设有进料筒27;第一横板26底部开设有多个出口,出口与进料筒27连通,且出口与进料孔22位置对应。实际使用时,如果要连续加入大量的肥料,可以通过移动的传送装置将肥料输送至进料筒27顶部并自动落入进料筒27内。一个实施例:伸缩结构23采用电动推杆,可以快速的实现进料筒27与进料孔22的对接。另一个实施例:伸缩结构23采用手动伸缩杆,在实现了进料筒27与进料孔22对接的同时可以节约电能、减少布线带来的麻烦。为了实现进料筒27与进料孔22的准确对接,在第一横板26底面上设有多个进料管26-1,进料管26-1通过出口与进料筒27连通,且进料管26-1与进料孔22相适配。为了控制第一横板26的方向,在支杆24顶部转动设有螺纹套,螺纹套一侧设有第一横板26。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进水通道(1),所述总进水通道(1)与储水腔体(3)的一侧连通,所述储水腔体(3)的另一侧分别与田间前端灌水口、“U”型进水通道(6)的一竖向进水通道、“U”型进水通道(6)的另一竖向进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U”型进水通道(6)围设于田间边缘;所述“U”型进水通道(6)的横向进水通道上开设有田间末端灌水口(61);/n所述储水腔体(3)与吸水腔体(4)连通,所述吸水腔体(4)内吸水泵(41)的吸水端口分别与“U”型吸水通道(7)的一竖向吸水通道、“U”型吸水通道(7)的另一竖向吸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U”型吸水通道(7)围设于田间边缘,且所述“U”型吸水通道(7)位于所述“U”型进水通道(6)内部;所述“U”型吸水通道(7)顶面上设有多个竖向吸水管(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进水通道(1),所述总进水通道(1)与储水腔体(3)的一侧连通,所述储水腔体(3)的另一侧分别与田间前端灌水口、“U”型进水通道(6)的一竖向进水通道、“U”型进水通道(6)的另一竖向进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U”型进水通道(6)围设于田间边缘;所述“U”型进水通道(6)的横向进水通道上开设有田间末端灌水口(61);
所述储水腔体(3)与吸水腔体(4)连通,所述吸水腔体(4)内吸水泵(41)的吸水端口分别与“U”型吸水通道(7)的一竖向吸水通道、“U”型吸水通道(7)的另一竖向吸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U”型吸水通道(7)围设于田间边缘,且所述“U”型吸水通道(7)位于所述“U”型进水通道(6)内部;所述“U”型吸水通道(7)顶面上设有多个竖向吸水管(7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通道(1)通过搅拌腔体(2)与所述储水腔体(3)连通;所述搅拌腔体(2)顶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料孔(22);
所述搅拌腔体(2)的侧方设有伸缩结构(23),所述伸缩结构(23)顶部设有支杆(24),所述支杆(24)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横板(26),所述第一横板(26)顶面上设有进料筒(27);
所述第一横板(26)底部开设有多个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进料筒(27)连通,且所述出口与所述进料孔(22)位置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26)底面上设有多个进料管(26-1),所述进料管(26-1)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进料筒(27)连通,且所述进料管(26-1)与所述进料孔(22)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黄灌区灌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4)顶部转动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一侧设有第一横板(26)。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平苗庆丰范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