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瑶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09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投料口,且投料口和破碎腔内部相通,所述支撑板的左端穿插连接有剥离装置,且剥离装置的右部位于破碎腔内,所述固定板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卡接有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通过设置剥离装置,劳动强度低,脱粒迅速有效,效率高,通过设置排料槽,且一号排料口与二号排料口分别与排料槽相对应,实现玉米粒与玉米芯自动分离,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玉米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现有的玉米在脱离过程中,通常需要农民手动将玉米芯与玉米粒进行剥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现有的玉米脱粒剥离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只具备玉米剥离功能,无法将玉米粒与玉米芯进行分离,实用性差,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投料口,且投料口和破碎腔内部相通,所述支撑板的左端穿插连接有剥离装置,且剥离装置的右部位于破碎腔内,所述固定板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卡接有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优选的,所述破碎腔的左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档杆,且档杆以破碎腔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破碎腔的下部开有两个排料槽,且排料槽与破碎腔内部相通。优选的,两个所述排料槽分别位于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的上方且不接触,且右部的排料槽位于档杆的右方,所述一号排料口和二号排料口均通过排料槽与破碎腔内部相通。优选的,所述剥离装置包括电机和剥离杆,所述剥离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剥离杆的上固定连接有进料叶、三个脱离主体和排芯叶,且脱离主体位于进料叶和排芯叶之间,所述进料叶和排芯叶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脱离主体包括脱粒杆,所述脱粒杆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脱粒叶,所述脱粒叶呈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剥离杆的右部贯穿左部的支撑板和破碎腔的左端且电机、剥离杆和进料叶均位于破碎腔内,两个所述脱粒叶远离脱粒杆的一端均与档杆接触,且脱粒杆和两个脱粒叶的长度尺寸之和与档杆的端面直径尺寸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设置剥离装置,通过在剥离杆上设置进料叶、脱离主体和排芯叶,通过进料叶将玉米传送到脱离主体区域内,通过脱粒杆转动带动脱粒叶与档杆相互作用,将玉米进行脱粒剥离处理,脱粒迅速有效,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二、本技术通过在破碎腔的下部开有两个排料槽,且设置一号排料口与二号排料口与排料槽相对应,实现剥离后的玉米粒会通过左部的排料槽从一号排料口排出,玉米芯会通过排芯叶带动到破碎腔的右部二号排料口排出,实现玉米粒与玉米芯自动分离,自动化程度高,十分便捷,可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的破碎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的破碎腔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的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支撑杆;3、底座;4、支撑板;5、破碎腔;6、剥离装置;7、投料口;8、一号排料口;9、二号排料口;51、档杆;52、排料槽;61、电机;62、剥离杆;63、进料叶;64、脱离主体;65、排芯叶;641、脱粒杆;642、脱粒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3,固定板1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破碎腔5,破碎腔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投料口7,且投料口7和破碎腔5内部相通,支撑板4的左端穿插连接有剥离装置6,且剥离装置6的右部位于破碎腔5内,固定板1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卡接有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口9。破碎腔5的左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档杆51,且档杆51以破碎腔5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破碎腔5的下部开有两个排料槽52,且排料槽52与破碎腔5内部相通;两个排料槽52分别位于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口9的上方且不接触,且右部的排料槽52位于档杆51的右方,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口9均通过排料槽52与破碎腔5内部相通;剥离装置6包括电机61和剥离杆62,剥离杆62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电机61的输出端,剥离杆62的上固定连接有进料叶63、三个脱离主体64和排芯叶65,且脱离主体64位于进料叶63和排芯叶65之间,进料叶63和排芯叶65的结构相同进料叶63将玉米传送到脱离主体64区域内进行脱粒处理,排芯叶65将玉米芯传送到右部的排料槽52内从二号排料口9排出;脱离主体64包括脱粒杆641,脱粒杆64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脱粒叶642,脱粒叶642呈梯形结构,便于与档杆51相接触,进行玉米脱粒处理;剥离杆62的右部贯穿左部的支撑板4和破碎腔5的左端且电机61、剥离杆62和进料叶63均位于破碎腔5内,两个脱粒叶642远离脱粒杆641的一端均与档杆51接触,且脱粒杆641和两个脱粒叶642的长度尺寸之和与档杆51的端面直径尺寸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在对玉米进行加工过程中,将玉米通过投料口7放入到破碎腔5内,通过设置剥离装置6,通过打开电机61使剥离杆62带动进料叶63、脱离主体64和排芯叶65同时转动,通过进料叶63将玉米传送到脱离主体64区域内,通过脱粒杆641转动带动脱粒叶642与档杆51相互作用,将玉米进行脱粒剥离处理,脱粒迅速有效,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剥离后的玉米粒会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破碎腔(5),所述破碎腔(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投料口(7),且投料口(7)和破碎腔(5)内部相通,所述支撑板(4)的左端穿插连接有剥离装置(6),且剥离装置(6)的右部位于破碎腔(5)内,所述固定板(1)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卡接有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破碎腔(5),所述破碎腔(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投料口(7),且投料口(7)和破碎腔(5)内部相通,所述支撑板(4)的左端穿插连接有剥离装置(6),且剥离装置(6)的右部位于破碎腔(5)内,所述固定板(1)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卡接有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腔(5)的左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档杆(51),且档杆(51)以破碎腔(5)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破碎腔(5)的下部开有两个排料槽(52),且排料槽(52)与破碎腔(5)内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玉米脱粒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料槽(52)分别位于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口(9)的上方且不接触,且右部的排料槽(52)位于档杆(51)的右方,所述一号排料口(8)和二号排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瑶
申请(专利权)人:侯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