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73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包括具有上桥和下桥的IPM模块,所述上桥通过自举电源电路连接于供电电源,所述下桥连接于供电电源和地端,特别地,所述下桥与供电电源之间串联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IPM模块的下桥与供电电源之间加上一个二极管和限流电阻,使自举电源和IPM模块下桥处供电电源的电压一致,保证模块上桥和下桥IGBT的开关速度一致,提高IPM模块输出电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
本技术属于伺服驱动
,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图1为伺服驱动器IPM模块((IntelligentPowerModule,即智能功率模块)电路图,图1中D1,D2,D3,R1,R2,R3和C1,C2,C3组成IPM模块的自举电源电路,自举电源给IPM模块上桥的HVIC供电,15V(GND)给自举电路和IPM模块下桥的LVIC供电。15V的供电电源经过自举二极管D1,D2,D3和自举电阻R1,R2,R3,经滤波电容C1,C2,C3滤波后,给IPM模块的上桥的HVIC供电,因此自举电源15V-U(U1),15V-V(V1),15VW(W1)要比15V供电电源低1V左右,造成模块上桥和下桥IGBT的开关速度不一致,最终影响IPM模块输出电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伺服系统控制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包括具有上桥和下桥的IPM模块,所述上桥通过自举电源电路连接于供电电源,所述下桥连接于供电电源和地端,特别地,所述下桥与供电电源之间串联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在上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中,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1Ω~20Ω。在上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中,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10Ω。在上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中,所述自举电源电路包括连接于所述IPM模块的U组驱动电源正极和U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一自举电源,连接于V组驱动电源正极和V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二自举电源,以及连接于W组驱动电源正极和W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三自举电源。在上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中,所述自举电源电路中的第一自举电源、第二自举电源和第三自举电源的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均连接有滤波电容。在上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中,所述第一自举电源、第二自举电源和第三自举电源的正极端与供电电源之间均连接有自举二极管。在上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中,所述第一自举电源、第二自举电源和第三自举电源的正极端与各自的自举二极管之间均串联有自举电阻。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IPM模块的下桥与供电电源之间加上一个二极管和限流电阻,使自举电源和IPM模块下桥处供电电源的电压一致,保证模块上桥和下桥IGBT的开关速度一致,提高IPM模块输出电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伺服驱动器IPM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伺服驱动器IPM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包括具有上桥和下桥的IPM模块U1,上桥通过自举电源电路连接于供电电源15V,下桥连接于供电电源15V和地端GND。特别地,下桥与供电电源15V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4和限流电阻R4。这里的限流电阻R4的阻值可以为1Ω~20Ω中的任意阻值,经测试,本实施例优选10欧姆。具体地,自举电源电路包括连接于IPM模块U1的U组驱动电源正极和U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一自举电源15V-U(U1),连接于V组驱动电源正极和V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二自举电源15V-V(V1),以及连接于W组驱动电源正极和W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三自举电源15VW(W1)。且自举电源电路中的第一自举电源15V-U(U1)、第二自举电源15V-V(V1)和第三自举电源15VW(W1)的正极端15V-U、15V-V、15VW与负极端U1、V1、W1之间均连接有滤波电容C1、C2、C3。进一步地,第一自举电源15V-U(U1)、第二自举电源15V-V(V1)和第三自举电源15VW(W1)的正极端15V-U、15V-V、15VW与供电电源15V之间均连接有自举二极管D1、D2、D3。进一步地,第一自举电源15V-U(U1)、第二自举电源15V-V(V1)和第三自举电源15VW(W1)的正极端15V-U、15V-V、15VW与各自的自举二极管D1、D2、D3之间均串联有自举电阻R1、R2、R3。本实施例在IPM模块的下桥与供电电源15V之间加上一个二极管D4和限流电阻R4,使自举电源15V-U(U1),15V-V(V1),15VW(W1)和IPM模块下桥处供电电源15V的电压一致,提高模块上桥和下桥IGBT的开关速度一致性,进而提高IPM模块输出电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自举电源电路、第一自举电源15V-U(U1)、第二自举电源15V-V(V1)、第三自举电源15VW(W1)、电流采样电路、限流电阻、滤波电容、自举二极管、自举电阻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包括具有上桥和下桥的IPM模块,所述上桥通过自举电源电路连接于供电电源,所述下桥连接于供电电源和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桥与供电电源之间串联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包括具有上桥和下桥的IPM模块,所述上桥通过自举电源电路连接于供电电源,所述下桥连接于供电电源和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桥与供电电源之间串联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1Ω~20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10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伺服IPM模块电源优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电源电路包括连接于所述IPM模块的U组驱动电源正极和U组驱动电源地的第一自举电源,连接于V组驱动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志潘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