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3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和横向金属套筒以及金属绞线,金属绞线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竖向金属套筒连接竖向结构主筋,竖向结构主筋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内;金属绞线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横向金属套筒连接横向结构主筋,横向结构主筋横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制作简单、施工方便,且连接稳定、牢固,安装方便、节省了材料、人工投入,安全性好,还降低了施工工时的投入,避免了焊接破坏对结构主筋抗拉强度的影响,减小安全隐患,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较传统防雷接地焊接施工方法相比,还降低了对钢筋母材的损伤,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能优势和经济性能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接地连接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主要是用于建筑工程中纵横向构件钢筋防雷接地连接过渡连接件,属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接地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民用建筑利用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竖向构件与横向构件、横向构件与横向构件之间采用圆钢引焊连接,每层建筑物竖向、纵横向构件钢筋与钢筋焊接成一体形成均压环,大大增加了焊接施工人工费用及安全风险,又因结构钢筋焊接后,其抗拉强度会降低,从而影响结构安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对钢筋母材破坏小的新型防雷接地连接件。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该连接件安装方便,可用于现浇建筑工程中结构柱或剪力墙主筋与横向构件主筋的防雷接地连接,避免了对钢筋母材的焊接破坏,提升结构安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工时投入和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施工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实现结构简单可靠,减少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焊接质量的不稳定,减少了安全方面动火作业的诸多因素,从焊接改为安装之后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标准化、优质工程施工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r>作为本技术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的改进,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导引线(3)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1),竖向金属套筒(1)连接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导引线(3)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2),横向金属套筒(2)连接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横向截面为圆形。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限位固定件(11),竖向限位固定件(1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竖向金属套筒(1)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与导引线(3)相吻配。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中轴线与竖向结构主筋(4)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或略大于竖向结构主筋(4)的横向截面尺寸。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纵向截面为圆形。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限位固定件(21),横向限位固定件(2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横向金属套筒(2)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与导引线(3)相吻配。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中轴线与横向结构主筋(5)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或略大于横向结构主筋(5)的横向截面尺寸。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的外表面上均涂有导电膏;所述导引线(3)为金属绞线,该金属绞线是由不得少于四单根的金属线经组合弯折形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不仅制作简单、施工方便,且连接稳定、牢固,节省了材料、人工投入,安全性好,相比以往利用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钢筋上下预埋钢板焊接相连,用于主钢筋与避雷带连接的转换的施工方法,该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避免了焊接破坏对结构主筋抗拉强度的影响,减小安全隐患,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能优势和经济性能优势;2、本技术防雷接地连接件不仅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安全性能好,还降低了施工工时的投入,较传统防雷接地焊接施工方法相比,还降低了对钢筋母材的损伤;3、本专利技术技术构造简单可靠,施工简便,实现将混凝土主体结构中竖向结构主筋和横向结构主筋作为防雷接地引下线,从而无需另外敷设防雷接地引下线,在可靠实现结构钢筋防雷接地的同时加强了结构钢筋的截面强度,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具有防雷效果好,避雷范围广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竖向金属套筒(1)部件的第一种设计结构形式;图4是本技术的横向金属套筒(2)部件的第一种设计结构形式图5是本技术的横向结构主筋(5)部件未使用前的整体结构形式;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设计结构形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种设计结构形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竖向金属套筒(1)部件的另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横向金属套筒(2)部件的另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竖向金属套筒(1)部件的再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横向金属套筒(2)部件的再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标号:1—竖向金属套筒,11—竖向限位固定件,12—竖向固定限位插槽;2—横向金属套筒,21—横向限位固定件,22—横向固定限位插槽;3—导引线;4—竖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6—混凝土主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5所示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导引线3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1,竖向金属套筒1连接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导引线3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2,横向金属套筒2连接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浇筑于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导引线(3)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1),竖向金属套筒(1)连接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导引线(3)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2),横向金属套筒(2)连接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导引线(3)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1),竖向金属套筒(1)连接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导引线(3)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2),横向金属套筒(2)连接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横向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限位固定件(11),竖向限位固定件(1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竖向金属套筒(1)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与导引线(3)相吻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中轴线与竖向结构主筋(4)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竖向金属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富朱江李云龙普伟才熊克胜李卓杨根坐何龙方东林晋宇沈雁兵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