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04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连接结构或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包括固定在锥脊瓦上的锥脊瓦搭扣1和避雷带安装器;锥脊瓦搭扣扣设在锥脊瓦的前端,锥脊瓦搭扣的下侧板面上设置有固定孔,锥脊瓦搭扣的上侧板面向锥脊瓦后端延伸后向上弯折形成倒扣;倒扣的中间开设有卡口;避雷带安装器括螺杆、套设在螺杆上的调节块、设于螺杆的下端并可箍在锥脊瓦上表面的弧形带;螺杆的顶部设有避雷带连接结构,调节块中间设有与螺杆匹配的螺孔,调节块可从上方卡入倒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固定防脱效果,减少锥脊瓦搭扣失效以及避雷带歪斜松动的概率,大大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连接结构或装置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
技术介绍
锥脊瓦是各类传统或者仿古等类型建筑的必要结构,是瓦面建筑重要的紧固、连接和定位结构,为保证各锥脊瓦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强度,提高抗风抗震能力,一般锥脊瓦均需要通过专用获得锥脊瓦搭扣进行连接和固定,锥脊瓦搭扣一般为C形,其下端通过螺栓等结构连接固定在下侧锥脊瓦和/或房梁上,上端可住上侧锥脊瓦,防止因为重力导致的向下滑落或者因为强风导致向上掀起,但现有的锥脊瓦搭扣一般由薄片状的钣金冲压件等构成,自身强度较弱,连接强度有限,其连接有效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出于避雷的需要,常会在锥脊瓦顶部设置避雷带连接结构,并通过避雷带串联后形成整体的避雷结构,传统的避雷带固定结构是简单的Y字形结构,通过下方的弧形带固定在锥脊瓦两侧实现连接,但此类连接结构由于弧形带强度较低,在强风或者其他外力作用时容易晃动摇摆。长时间后会导致上下侧连接区域磨损破坏,加快锈蚀速度,同时由于避雷带为整体结构,更换使用也不方便。技术内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锥脊瓦上的锥脊瓦搭扣(1)和避雷带安装器;/n所述锥脊瓦搭扣(1)扣设在锥脊瓦的前端,锥脊瓦搭扣(1)的下侧板面(9a)上设置有固定孔(1a),锥脊瓦搭扣(1)的上侧板面(9b)向锥脊瓦后端延伸后向上弯折形成倒扣(1b);倒扣(1b)的中间开设有卡口(1c);/n所述避雷带安装器括螺杆(2a)、套设在螺杆(2a)上的调节块(2b)、设于螺杆(2a)的下端并可箍在锥脊瓦上表面的弧形带(2c);/n螺杆(2a)的顶部设有避雷带连接结构,所述调节块(2b)中间设有与螺杆(2a)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杆(2a)的直径小于卡口(1c)尺寸以可卡在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锥脊瓦上的锥脊瓦搭扣(1)和避雷带安装器;
所述锥脊瓦搭扣(1)扣设在锥脊瓦的前端,锥脊瓦搭扣(1)的下侧板面(9a)上设置有固定孔(1a),锥脊瓦搭扣(1)的上侧板面(9b)向锥脊瓦后端延伸后向上弯折形成倒扣(1b);倒扣(1b)的中间开设有卡口(1c);
所述避雷带安装器括螺杆(2a)、套设在螺杆(2a)上的调节块(2b)、设于螺杆(2a)的下端并可箍在锥脊瓦上表面的弧形带(2c);
螺杆(2a)的顶部设有避雷带连接结构,所述调节块(2b)中间设有与螺杆(2a)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杆(2a)的直径小于卡口(1c)尺寸以可卡在卡口(1c)中,所述调节块(2b)可从上方卡入倒扣(1b)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带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杆(2a)顶部的U形臂,U形臂的两臂上设有连接孔,避雷带有多段设置在相邻锥脊瓦之间的分段结构组成,分段结构的两端通过螺栓可摆动的连接在U形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式锥脊瓦避雷搭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带(2c)的两端设有爪扣(2d),弧形带(2c)由弹性材料制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延鹏谢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瓦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