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支架以及无线通信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86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支架以及无线通信基站,该天线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钩挂于墙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压紧部与所述第二压紧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形成开口;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在第一压紧部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抱杆,所述抱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该天线支架安装工序简单方便,安装后不会影响墙体结构和楼层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支架以及无线通信基站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天线支架以及无线通信基站。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效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发展到5G技术。5G技术开始普及应用,而普及应用需要有大规模的基站作为基础。5G基站的建设也和之前的基站有明显不同。因技术需求,5G基站的建设密度显著增加。在城市中,地面安装基站占用公共面积,安装难度大,成本较高,需要将基站设置在楼面上,这样就需要先将天线支架安装在楼面,再安装天线组成基站。而现有的设置在楼面上的基站多为在墙体打孔固定基站。现有的在墙体打孔的安装方式安装过程繁琐,安装环境要求高,容易破坏墙体结构,安装后会影响楼层美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支架以及无线通信基站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钩挂于墙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压紧部与所述第二压紧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第一连接部的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形成开口;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在第一压紧部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抱杆,所述抱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U型架。可选地,所述抱杆向所述U型架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抱杆不突出于所述U型架的底部。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和紧固板,所述支撑杆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紧固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压紧部连接,以在紧固板与所述第二压紧部之间形成压紧空间。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为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母与所述第一压紧部连接。可选地,所述螺栓与紧固板焊接;或者,所述螺栓与所述紧固板可拆卸连接。可选地,在所述紧固板位于压紧空间的一侧设置有锥型钉。可选地,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抱杆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连接部和抱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基站,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支架,在所述抱杆上设置有通信天线。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天线支架安装工序简单方便,安装后不会影响墙体结构和楼层美观。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天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天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天线支架安装于女儿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连接部,11为第一压紧部,12为第二压紧部,13为连接件,2为第二连接部,21为支撑杆,22为紧固板,23为锥型钉,3为抱杆,4为第三连接部,5为通信天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如图1,图3所示,该天线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一连接部1用于钩挂于墙体,所述第一连接部1包括第一压紧部11、第二压紧部12以及将所述第一压紧部11与所述第二压紧部1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13,第一连接部1的与所述连接件13相对的一侧形成开口;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一压紧部11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二连接部2用于在第一压紧部11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抱杆3,所述抱杆3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用于钩挂在墙体上,使天线支架能够附着在墙体上。钩挂在墙体上的第一连接部1包括第一压紧部11、第二压紧部12以及将所述第一压紧部11与所述第二压紧部1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13,第一连接部1的与所述连接件13相对的一侧形成开口。从开口处将第一连接部1钩挂在墙体上。能够使第一压紧部11和第二压紧部12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以使第一连接部1在墙体上钩挂地更加稳定,且不易脱落。第一压紧部11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二连接部2用于在第一压紧部11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第二连接部2形成的支撑能够为第一压紧部11提供远离墙体侧面的支撑力,这样能够使天线支架牢固地钩挂在墙体上。提高天线支架在墙体上的稳定性。抱杆3安装于固定好的第一连接部1。该天线支架固定于墙体不需要在墙体上钻孔,不会损坏墙体,保护了墙体的完整。并且该天线支架安装过程只需要将第一连接部1钩挂于墙体以及设置第二连接部2即可形成固定,不需要其他步骤,安装简单。安装过程中也不需要更多工具,简化安装工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包括U型架。在该实施例中,U型架的两个侧壁分别对应第一压紧部11和第二压紧部12。设置一个第二连接部2,以使第二连接部2在墙体与第一压紧部11之间形成支撑。这样能够使U型架稳定地固定在墙体上。例如,在第一压紧部11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的情况下,会使该第一压紧部11向远离墙体的方向张紧,这样能够使墙体另外一侧的第二压紧部12向墙体方向张紧,使第一连接部1能够稳定地固定于墙体。还可以将第二连接部2设置在第二压紧部12上。使第二连接部2在第二压紧部12与墙体间形成支撑。或者在第一压紧部11和第二压紧部12上均设置第二连接部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杆3向U型架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抱杆3不突出于所述U型架的底部。在该实施例中,U型架钩挂在墙体后,U型架的两个侧壁沿墙体顶部向下延伸。将抱杆3沿该向下延伸的方向设置,且使抱杆3不突出于U型架的底部。这样能够使安装在抱杆3上的天线不突出于U型架的底部。该天线支架安装在墙体上后整体结构不突出于墙体顶部。例如,可以将该天线支架安装在女儿墙上。安装后,抱杆3的高度低于女儿墙,天线安装在抱杆3上也低于女儿墙。这样安装后天线就不会突出于楼顶。能够避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钩挂于墙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压紧部与所述第二压紧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形成开口;/n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在第一压紧部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n抱杆,所述抱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钩挂于墙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压紧部与所述第二压紧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形成开口;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在第一压紧部与墙体之间形成支撑;
抱杆,所述抱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U型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向所述U型架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抱杆不突出于所述U型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和紧固板,所述支撑杆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紧固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压紧部连接,以在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斌罗强党刚孙宜军王海猛张震刘子硕刘应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