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68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以及基座,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及第二叶桨,第一叶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二叶桨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基座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第一穿纤座,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尾端的第二穿纤座;光纤穿过第一穿纤座及第一伺服电机后,于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及第二穿纤座;改善了现有的光纤偏振器采用手动方式调节造成调节精度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偏振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
技术介绍
偏振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改变光的偏振态,可将任意偏振态的输入偏振光转变为输出端制定的偏振状态,采用波片改变光的波长的偏振态。现有的光纤偏振控制器采用手动方式进行粗略调节造成调节精度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光纤偏振器采用手动方式调节造成调节精度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以及基座,所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及第二叶桨,所述第一叶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叶桨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第一穿纤座,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尾端的第二穿纤座;所述光纤穿过第一穿纤座及第一伺服电机后,于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及第二穿纤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之间的相对夹角范围为0~270°。优选的,所述第一叶桨、第二叶桨均包括穿线座以及固接在穿线座上的缠绕盘,所述缠绕盘内设有用于缠绕光纤的环形架;所述缠绕盘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压盖,所述压盖通过锁紧螺帽锁紧在缠绕盘上。优选的,所述光纤于第一叶桨上的缠绕圈数为3圈。优选的,所述光纤于第二叶桨上的缠绕圈数为2圈。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动链接器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链接器的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用于转动连接第一叶桨及第二叶桨。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纤座与第二穿纤座均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架,支架上开设有穿过光纤的半孔,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压紧光纤的压块。优选的,所述支架呈“凸”字形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叶桨偏摆、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叶桨偏摆后使得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之间的光纤根据相对夹角而受到不同应力,从而产生不同的偏振效果,形成了无极调节过程,提高了调节精度;在无极调节过程中能够满足应用设备对光偏振态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光纤1、基座2、底板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连接支座24、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第一转动连接器5、第一伺服电机6、第二转动连接器7、第二伺服电机8、第一穿纤座9、第二穿纤座10、穿线座11、缠绕盘12、压盖13、锁紧螺帽14、支架15、压块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1以及基座2,在基座2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3及第二叶桨4,所述第一叶桨3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5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二叶桨4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7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基座2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6一侧的第一穿纤座9,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8尾端的第二穿纤座10;所述光纤1穿过第一穿纤座9及第一伺服电机6后,于第一叶桨3与第二叶桨4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8及第二穿纤座10;通过第一穿纤座9与第二穿纤座10对光纤1的位置进行定位后,在第一伺服电机6带动第一叶桨3偏摆,第二伺服电机8带动第二叶桨4偏摆,让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之间的光纤1受到应力变化产生无极变化的偏振效果,从而满足应用设备想要获得的光偏振态,以满足应用设备在补偿、图像处理或者偏振损耗测量的需求。其中第一伺服电机6、第二伺服电机8均采用现有型号SUMTOR-28HS3306B4K-01-JWL;而第一转动连接器5、第二转动连接器7均为中空管状结构,便于光纤1穿过。为了保证在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偏摆过程中对光纤1的应力变化起到合理控制,让第一叶桨3与第二叶桨4之间的相对夹角范围为0~270°,以保证光纤1在此偏摆范围内能够产生稳定的偏振效果,确保调节精度。同时为了便于光纤1在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上进行环绕并能在偏摆过程中让光纤1保持稳定,让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均包括穿线座11以及固接在穿线座11上的缠绕盘12,缠绕盘12内设有用于缠绕光纤1的环形架;所述缠绕盘12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压盖13,所述压盖13通过锁紧螺帽14锁紧在缠绕盘12上,从而便于光纤1经过穿线座11进入到缠绕盘12后在环形架上进行缠绕后再通过穿线座11穿出,而压盖13能够避免光纤1从环形架上滑出。为了调节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对光纤1的应力变化范围,让光纤1于第一叶桨3上的缠绕圈数为3圈,并让光纤1于第二叶桨4上的缠绕圈数为2圈。同时为了合理安装零部件,对基座2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设计,让基座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间隔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动链接器的第一支撑板22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链接器的第二支撑板23;所述底板21上设有位于第一支撑板22与第二支撑板23之间连接支座24,所述连接支座24用于转动连接第一叶桨3及第二叶桨4;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以及连接支座24的位置让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更加紧密,保证光纤1穿过各个零部件的紧密性;而第一支撑板22对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叶桨3进行安装支撑,第二支撑板23对第二伺服电机8、第二叶桨4进行安装支撑。通过第一穿纤座9对光纤1穿入位置进行限位,并通过第二穿纤座10对光纤1穿出位置进行限位,为了便于调节光纤1穿过的张紧效果,让第一穿纤座9与第二穿纤座10均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2的支架15,支架15具体固定安装在底板21上,并在支架15上开设有穿过光纤1的半孔,并在支架15上安装有用于压紧光纤1的压块16,其中压块16通过螺钉锁紧于支架15上,对压块16的松紧进行调节实现光纤1的张紧调节。其中,支架15呈“凸”字形结构,便于在底板21上进行安装。本技术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安装顺序、使用数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1),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3)及第二叶桨(4),所述第一叶桨(3)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5)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二叶桨(4)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7)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基座(2)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6)一侧的第一穿纤座(9),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8)尾端的第二穿纤座(10);所述光纤(1)穿过第一穿纤座(9)及第一伺服电机(6)后,于第一叶桨(3)与第二叶桨(4)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8)及第二穿纤座(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1),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3)及第二叶桨(4),所述第一叶桨(3)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5)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二叶桨(4)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7)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基座(2)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6)一侧的第一穿纤座(9),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8)尾端的第二穿纤座(10);所述光纤(1)穿过第一穿纤座(9)及第一伺服电机(6)后,于第一叶桨(3)与第二叶桨(4)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8)及第二穿纤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桨(3)与第二叶桨(4)之间的相对夹角范围为0~2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均包括穿线座(11)以及固接在穿线座(11)上的缠绕盘(12),所述缠绕盘(12)内设有用于缠绕光纤(1)的环形架;所述缠绕盘(12)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压盖(13),所述压盖(13)通过锁紧螺帽(14)锁紧在缠绕盘(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莱特索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