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761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包括探头、探头伺服控制器、数据采集卡、损伤分析仪、主控计算机、外设、报警装置、存储单元、显示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卡输入端与探头连接,输出端与损伤分析仪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与损伤分析仪、数据采集卡连接,根据所述数据采集卡上传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伺服控制器对探头姿态进行控制。所述外设输入端与损伤分析连接,输出端连接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及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漏磁探伤方法,实现对轨道内部损伤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轨道巡检工作质量,提前发现并排除列车运行安全隐患。真正实现了轨道探伤过程中实时检测、数据分析、探伤信息及里程显示、信息报警及数据记录等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
,尤其涉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线路上的钢轨在承担繁重运输任务过程中,会造成各种损伤,其中有外部损伤如侧磨、轨头压溃、剥离掉块、锈蚀等。有些不可见损伤在钢轨内部,如钢轨头部在冶炼过程中残留的夹杂和白点引起的核伤,可造成钢轨横向裂纹及轨头断裂;残留的带状组织造成的轨头或轨腰水平裂纹或分层,会造成轨道垂直裂纹;还有螺栓孔周边裂纹。这些看不见的内部损伤,需要采用无损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排查。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本技术主要利用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探头伺服控制器、数据采集卡、损伤分析仪、主控计算机、外设、报警装置、存储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与探头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损伤分析仪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分别与所述损伤分析仪及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采集卡上传的数据通过所述伺服控制器对所述探头姿态进行控制;所述外设的输入端与所述损伤分析连接,所述外设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存储单元及显示单元。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包括但不限于探伤信息、里程显示。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巡检系统的依托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携带、车载、自备动力系统。更进一步地,所述探头数量为每组2个及以上,并根据检测精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巡检系统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M12航空插头或RS32或R485连接。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漏磁检测技术,当钢轨内部无缺陷时,内部磁力线分布均匀,无磁力线穿出。当内部有缺陷时,钢轨表面会有逸出的漏磁场,据此可判断轨道损伤情况,能够提前发现安全隐患,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本技术实现对轨道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轨道巡检工作质量,提前发现并排除列车运行安全隐患。真正实现了轨道探伤过程中实时检测、数据分析、探伤信息及里程显示、信息报警及数据记录等多种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1、探头伺服控制器2、数据采集卡3、损伤分析仪4、主控计算机5、外设6、报警装置7、存储单元8、显示单元9。所述数据采集卡3输入端与探头1连接,输出端与损伤分析仪4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5与损伤分析仪4、数据采集卡3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伺服控制器2对探头1姿态进行控制。所述外设6输入端与损伤分析4连接,输出端连接报警装置7、存储单元8及显示单元9。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显示单元包括但不限于探伤信息、里程显示。可以理解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在本申请中显示单元显示探伤信息、里程显示,但是不仅限于显示这些信息,有选择的也可以显示正在检测的温度等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的依托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携带、车载、自备动力系统。作为优选的,所述探头数量为每组2个及以上,根据检测精度进行调整。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整套系统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M12航空插头、RS32、R485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轨道内部损伤的无损检测,能够有效轨道巡检工作质量,提前发现并排除列车运行安全隐患。真正实现了轨道探伤过程中实时检测、数据分析、探伤信息及里程显示、信息报警及数据记录等多种功能。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探头(1)、探头伺服控制器(2)、数据采集卡(3)、损伤分析仪(4)、主控计算机(5)、外设(6)、报警装置(7)、存储单元(8)以及显示单元(9);所述数据采集卡(3)的输入端与探头(1)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3)的输出端与所述损伤分析仪(4)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5)分别与所述损伤分析仪(4)及所述数据采集卡(3)连接,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采集卡(3)上传的数据通过所述伺服控制器(2)对所述探头(1)姿态进行控制;所述外设(6)的输入端与所述损伤分析仪(4)连接,所述外设(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7)、存储单元(8)及显示单元(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漏磁探伤的轨道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1)、探头伺服控制器(2)、数据采集卡(3)、损伤分析仪(4)、主控计算机(5)、外设(6)、报警装置(7)、存储单元(8)以及显示单元(9);所述数据采集卡(3)的输入端与探头(1)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3)的输出端与所述损伤分析仪(4)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5)分别与所述损伤分析仪(4)及所述数据采集卡(3)连接,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采集卡(3)上传的数据通过所述伺服控制器(2)对所述探头(1)姿态进行控制;所述外设(6)的输入端与所述损伤分析仪(4)连接,所述外设(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7)、存储单元(8)及显示单元(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夫李时智马悦杜晓明朱明茗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