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57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脚,且支脚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采集箱,所述采集箱的上方设置有采样头,且采样头下方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通过第一支气管与液体吸收瓶连接,且主气管通过第二支气管与颗粒采集罐连接,所述液体吸收瓶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所述颗粒采集罐的下端设置有灰斗,且灰斗的出口与颗粒收集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采样箱与无人机结合,能够对高空和人们不易到达的区域进行采样,提高了采样广度和便利性,此外通过设置有液体吸收瓶和颗粒采集罐,可同时进行液体吸收采样和颗粒采样,提高了采样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大气污染采样
,具体涉及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检测防治首先就需要对大气进行采样,目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对于一些高空或人们不易到达的地方如湖泊上空等很难有效取样,且现有的装置大都采用吸收瓶用溶液吸收法进行采样,无法对固体颗粒进行有效的采样检测,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脚,且支脚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采集箱,所述采集箱的上方设置有采样头,且采样头下方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通过第一支气管与液体吸收瓶连接,且主气管通过第二支气管与颗粒采集罐连接,所述液体吸收瓶上设置有液体进口,且液体吸收瓶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颗粒采集罐的下端设置有灰斗,且灰斗的出口与颗粒收集瓶连接,所述颗粒采集罐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气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颗粒采集罐内设置有倾斜挡板,且倾斜挡板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吸附板。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吸附板与颗粒采集罐外的振动电机连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头内设置有风扇,且采样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加热装置,且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通过将采样箱与无人机结合,能够对高空和人们不易到达的区域进行采样,提高了采样广度和便利性,此外通过设置有液体吸收瓶和颗粒采集罐,在满足液体吸收法采样的同时,也能通过颗粒采集罐采集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可同时进行液体吸收采样和颗粒采样,提高了采样的多样性,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本体;2-加热装置;3-支脚;4-第一出气管;5-支撑板;6-采集箱;7-风扇;8-第一电磁阀;9-采样头;10-第二出气管;11-过滤吸附板;12-振动电机;13-颗粒采集罐;14-灰斗;15-颗粒收集瓶;16-倾斜挡板;17-液体吸收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具体地,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3,在支脚3之间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通过螺钉与支脚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上固定设置有采集箱6,通过采集箱6采集指定空域的气体,具体地,上述采集箱6的上方设置有采样头9,在采样头9内设置有风扇7,风扇7可以将指定空域的气体吸入采集箱6内采集气体,并且在采样头9上端设置有可以开启和闭合的第一电磁阀8,同时在采样头9下方连接有主气管,主气管通过第一支气管与液体吸收瓶17连接,同时主气管通过第二支气管还与颗粒采集罐13连接,具体地,上述液体吸收瓶17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液体进口可以加入想要对大气中的某种污染成分进行采样注入相对应的吸收液,且液体吸收瓶17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气管4,第一出气管4延伸至采集箱6壳体上,可以排出气体,此外,上述颗粒采集罐13的下端设置有灰斗14,且灰斗14的出口与颗粒收集瓶15连接,同时在颗粒采集罐13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0,第二出气管10也延伸至采集箱6的壳体上,可以排出气体,通过颗粒采集罐13采集的固体颗粒会先落入灰斗14内,之后进入颗粒收集瓶15内收集待测,完成大气中固体颗粒采样。具体地,上述颗粒采集罐13内设置有倾斜挡板16,并且倾斜挡板16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吸附板11,当大气通过主气管经第二支气管进入颗粒采集罐13时,进入颗粒采集罐13的气体会首先接触撞击到倾斜挡板16,此时其中颗粒较大的固体会先沉落到灰斗14内,之后气体经过过滤吸附板11,会被过滤吸附板11过滤吸附细小的固体颗粒,通过振动电机12,带动过滤吸附板11振动,会使过滤吸附板11上的细小的固体颗粒掉落至灰斗14内,进而收集到颗粒收集瓶15内,完成采样。具体地,上述第一出气管4上设置有加热装置2,并且第一出气管4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加热装置2可以是电加热管,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加热装置,在此不作限定,通过设置加热装置2,可以将从第一出去管4排出的气体烘干,避免将液体吸收瓶17内的液体带出,此外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能够在采样完成后,及时关闭第二电磁阀,避免其余气体从第一出气管4返流入液体吸收瓶17内导致采样不准确的问题;当然,在第二出气管10上也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也用于避免在采样结束后,其余气体从第二出气管10返流至颗粒采集罐13内。使用时,先向液体吸收瓶内加入想要对大气中的某种污染成分进行采样注入相对应的吸收液,通过遥控无人机,将采集箱带至指定的空域,遥控打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风扇,通过风扇转动将指定空域的气体经采样头吸入主气管,然后经第一支气管和第二支气管分别进入液体吸收瓶和颗粒采集罐,通过液体吸收瓶的液体吸收气体中的成分后,其余气体经第一出气管排出,通过颗粒采集罐内的倾斜挡板和过滤吸附板完成沉降和过滤固体颗粒后,固体颗粒回收至颗粒收集瓶内,气体经第二出气管排出,完成采样后,遥控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风扇后,再控制无人机返航,之后取下采集的样品即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未尽详细说明的地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在此不作赘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3),且支脚(3)上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固定设置有采集箱(6),所述采集箱(6)的上方设置有采样头(9),且采样头(9)下方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通过第一支气管与液体吸收瓶(17)连接,且主气管通过第二支气管与颗粒采集罐(13)连接,所述液体吸收瓶(17)上设置有液体进口,且液体吸收瓶(17)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气管(4),所述颗粒采集罐(13)的下端设置有灰斗(14),且灰斗(14)的出口与颗粒收集瓶(15)连接,所述颗粒采集罐(13)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脚(3),且支脚(3)上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固定设置有采集箱(6),所述采集箱(6)的上方设置有采样头(9),且采样头(9)下方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通过第一支气管与液体吸收瓶(17)连接,且主气管通过第二支气管与颗粒采集罐(13)连接,所述液体吸收瓶(17)上设置有液体进口,且液体吸收瓶(17)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气管(4),所述颗粒采集罐(13)的下端设置有灰斗(14),且灰斗(14)的出口与颗粒收集瓶(15)连接,所述颗粒采集罐(13)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气污染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刚朱雪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源环保工程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